个人成长的系统思维

01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每隔几年都会淘汰一批人,没办法,我们只能选择不断地成长。李笑来老师讲过,七年就是一辈子,成长也是一样,每隔几年就要上一个台阶,不断地更新自己。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方式,也都有自己成长的领域。随着时间的验证,每个人成长的结果和速度却大不相同,有的人快,有的人慢,有的人取得的成长效果好,有的人取得的效果差。出现这样的现象说到底还是由我们对于成长的认知能力差异和由认知能力所形成的心智模式的不同所导致的。

而本文所要说的系统思维就是一种心智模式,也是在长期系统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智模式。我认为系统思维是属于深度思考,也是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之一。


个人成长的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

拥有系统思维习惯的人,在考虑一件事情时,不是只考虑一个点,一个线,一个面,而是一个立体,一个整体。而且系统不仅仅是一些事物的简单加总或集合,而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且存在因果关系的要素构成的,是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存在。

系统思维能够让我们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打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单点思维定式,能够纵览全局,看清事件背后的结构和逻辑,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

其实在我们中华文化和哲学中蕴含着大量系统思维的智慧。比如天人合一的思维,阴阳平衡的思维,以及中医看病的思维等等,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告诉了我们系统思维的智慧,只是我们很少运用罢了。

在丹尼斯·舍伍德的《系统思考》一书中,系统的讲到了系统思考的概念,如何画系统循环图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画那些复杂的系统循环图,但是系统思考这种思维理念对我们在生活中和个人成长中也会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那么关于个人成长,我们该如何运用系统思维呢?

02

1、建立正向增强的成长系统(正反馈循环系统)

说到在成长方面的系统思维运用,我们不得不提到李叫兽(原名李靖)。最早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他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在营销方面的思考和观点非常有见地。后来25岁成为了百度最年轻的副总裁,现在已经离开了百度。

李叫兽在很多方面的思考都是非常具有系统思维特性的。在他的《职业生涯真的可以被规划吗?》这篇文章中,针对“策略性”地进行职业规划时提出了三个原则:寻找缺口、扬长避短和行动协同。其中讲到第三个原则“行动协同”举自己学习成长的案例时就是运用了系统思维,也就是正向增强的循环系统。

他的行动协同中的三大策略是:商业分析自媒体、写书、做互联网营销项目。这三个策略之间就是做了A会增强B,B又会增强C,C又会增强A,进而会不断循环反复,形成了一个正向增强的反馈循环系统。

个人成长的系统思维

通过写书可以增强自媒体粉丝数量,自媒体粉丝数量增加可以增强做互联网营销项目的能力,做互联网营销项目能力的提升又能为增强写书能力,为写书提供大量的案例的经验。不断反复循环,不断增强。逆向循环也是正向增强循环系统,不断增强。

李叫兽的这个循环系统就是运用系统思维最好的案例,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思维和方法。

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我们无论是在知识体系的构建、认知能力的提升还是技能的学习,都需要这种正向增强系统思维成长策略,而不是只在单点上发力,这样你的成长就会更加快速和有效。

拿认知能力的提升为例,我们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循环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理论学习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理论认知,进一步加强理论认知水平,理论水平的提升又进一步指导实践能力。如此不断循环反复,就形成了认知能力提升正向增强的循环系统。李笑来老师在分析一个问题时给出的方法是:不断思考、观察、分析、总结、补充,再思考、再观察、再分析、再总结、再补充。如此循环反复就会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和认知。

我们发现生活中有一些人特别爱看书,爱学习,但是他的认知水平好像并没有提升多少,光是知识的累加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学习了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你学的知识能否改变你的行动和认知,能否指导你的实践,通过实践再去领悟新的认知,进而升华你对知识和理论进一步理解。

所以说,懂得应用系统思维的人,不只会学习新知识,还能用新知识指导和改变自己的行动。

聪明的学习者能够将知识变现,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这对搭档就是最好的知识变现的实践者。通过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和理论,甚至是跨学科的生物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知识和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股票投资实践,长期股票投资实践又丰富和升华了自己所用的知识和理论,不断地正向反复循环带来了证券投资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

还有的人只知道每天不断地工作和实践,很少去反思,去总结那些底层的规律性知识来进一步指导实践,导致成长的上限不高。在职场中这样的例子很多,许多人干了一辈子,还只是在基层徘徊。就是因为除了实践干活之外,还要学习、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你在某一领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再进一步指导实践才能不断地正向循环起来。

我身边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一个大型餐饮饭店干了十几年职业经理人,比较善于思考和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于是后来辞职创业,做起来餐饮咨询策划,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相互加强,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餐饮策划认知和知识体系。

孔子《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是一个认知能力提升的正向反馈循环系统,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会不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2、系统思维重要的是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找到系统的关键解

《系统思考》一书的作者指出,系统思考重要的是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而不是各个事物自身。正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才构成了一个系统和整体,如果不存在关系,就不是一个系统。

系统中的事情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并且不只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部分之间相互连接的反馈回路网络关系。

因此我们看待一个问题时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通过系统思维去找到是什么引起的头痛,找到事物的关键解,做到标本兼治。

个人成长也是一个道理。通过系统分析,找到那个制约你成长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小小的干预,就能够显著地改善你的成长结果。

我们拿学习知识来举例,大家都知道学习知识非常有用,都想通过学习不断成长。知识积累增强认知水平,认知水平提升加快你的成长效率,成长效率的提高又会加快知识的积累。这是一个典型的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许多人都在做着这样的循环反复,但是每个人成长的效率和效果却并不一样,那么这个系统的关键解在哪里呢?如何做一个改变就会大大改善结果呢?

事实上,并不是你记住了更多的知识或累加了更多的知识就能够提升认知水平,进而提升成长效率,这其中还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点就是你学习的是什么的知识,这个很重要,你对知识的辨别能力很重要。

互联网上那些碎片化信息就不是你应该学习的知识,这样的信息积累的再多也没有用。那么学习和积累什么样的知识才更有价值呢,或者说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呢?

答案是我们要学习那些底层的临界知识,比如二八法则、复利效应、系统思考、进化论、概率、阴阳之道等等,这样的知识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能够在很多事物上应用。

比如复利效应,许多人都知道复利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其实复利效应在学习成长、理财、写作能力提升、运动健康、网站访问量等等方面都遵循复利效应。

当这样的底层知识你积累的越多,你的认知水平提升的就会越快,学习这样的知识才是系统的关键解。

第二点是学习了知识后要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一点很重要,一旦你积累了足够多的底层知识,并且又能够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网络系统里就会生出更多的知识,也就会更有效地提升你的学习效率和认知水平。

事实上,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往往并不是知识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这也是学习知识系统的关键。

3、系统是循环的、动态的,成长系统也是如此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动态循环的,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即时反馈非常重要。我们要养成观察系统的结果,并进行独立思考和快速试错,对系统进行调整。

在你的成长系统中, 也是持续变化的,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反馈,调整和修正。

当我们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学习过程也是一个系统,我们要快速试错,及时反馈,不断修正,也就是要进行刻意练习,学习的效果才更有效。

做创业也是如此,就像《精益创业》里讲的循环系统,最小化产品方案,快速进入市场试错,快速迭代,以期适应市场。就是下图中描述的循环系统。


个人成长的系统思维

《精益创业》—(开发—测量—认知反馈循环系统)

快速反应,快速迭代,不断循环实验,是精益创业的核心理念,企业唯有快速顺应时代才能赢得未来。

个人的成长系统也是如此,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实践中试错,再回到认识上去升华,最后形成自己的心智模式。

系统的动态循环特征其实也是启发我们,成长是永远的修行,没有终点。

成功只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成长是需要持续精进的。

03 结语: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交通系统、气候系统、生态心态,细胞系统等等,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是由一个个系统组成。有的复杂,有的简单,我们就是处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之中。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这也是构建自己深刻洞察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每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个系统,认知的成长,知识和技能的习得,都需要进行系统思考,通过系统思考能让你拨开迷雾,找到成长的关键,建立成长正向反馈循环,及时反馈、修正,实现人生的飞跃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