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知识: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

既然我们要学习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就应该先了解一下它的概念。医德基本原则是医德规范体系中居统帅和主导地位的最高规范,简称医德原则。它是某一医学发展阶段及特定社会背景之中的医德基本精神的集中反映,是医德规范体系构建基础和直接根据,是调节各种医德关系都须遵循的根本准则和最高要求。包括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公正原则。中公教育的医考专家就病历书写与保管进行了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进行复习。

首先是尊重(自主)原则,尊重原则是指医患双方应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强调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实践中,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及其自主性的尊重。主要表现为医师尊重患者的自主性,保证患者自主、理性的选择诊疗方案。

医务人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平等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格与尊严;

2.尊重患者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

3.履行帮助劝导、甚至限制患者作出不当选择的责任。

其次是不伤害原则,不伤害原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治、护理过程中避免患者受到不应有伤害的伦理原则,是医学原则的基本原则。

针对不伤害原则,医务人员需做到:

1.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动机和意识,坚决杜绝有意和责任伤害;

2.提供最佳的诊治、护理手段,防范无意但可知的伤害;把可控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3.不滥用辅助检查、药物及实施手术。

第三是有利(行善)原则,有利(行善)原则是指把有利于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切实为病人谋利益的伦理原则。

针对有利(行善)原则,医务人员需做到:

1.医务人员的行为与解除患者的痛苦有关;

2.医务人员的行动可能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

3.医务人员的行为对患者而言利大于弊;

4.病人受益且不会给别人带来太大的损害。

最后是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公平、正直地对待每一位病人的原则。包括形式公平和内容公平。

针对公正原则,医务人员需做到:

1.根据公正原则,运用自己的权利,尽力实现患者基本医疗和护理的平等;

2.态度上平等地对待一切患者(包括社会弱势群体,老人、儿童、精神病及残疾人等);

3.出现医患纠纷,以及在医护差错事故处理中,坚持实事求是,站在公正立场上。

吉林卫生人才网为您总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