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本篇篇幅较长,共10014个字,估计会用15分钟阅读

请问,在求学阶段和工作阶段,大家都获得过多少证书?包括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那为什么我们需要去考取这些证书呢?因为这些证书能证明一个人具有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或者代表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能让我们找到一份好的职业,更好的生活下去。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很多重要的专业工作,都需要资格证书,做账需要有会计证书,当老师需要有教师资格证,当律师需要有律师从业资格证书,开车需要有驾驶证,没有驾驶证就上路那叫无证驾驶,那可是关乎性命攸关的大事情。

可是,为人父母,却从来没有任何“上岗证书”。很多人都是理所当然,顺其自然地上岗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父母是一个人永远无法活着辞去的工作,交通事故危害的主要是肉体的生命,而为人父母出了问题,危害的则是人的灵魂。

现实中,无证驾驶,无证上岗毕竟还是少数,而无证上岗的父母却比比皆是。以至于,近些年,很多育儿的公众号,都在呼吁: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好消息是,新一代的父母越来越重视育儿,越来越重视学习,可是信息过载时代,各种理论五花八门,不知道如何去学习育儿知识,不知道如何去运用,不知道信息是好是坏,这篇文章将会从经典育儿理论出发,和父母们聊一聊:如何重新确立教养的目标,重新确立养育孩子的努力方向,化繁为简,去芜存菁。

做好父母的基础

为人父母,要想能干好这一无论如何都无法辞去的工作,你必须要有,学习的意识,谦卑的心态和科学的学习资源。

很多父母总保持着一个信念:当父母要学什么?我认为的都是对的,殊不知,你认为的那些只是你根据自己经验得出来的一些结论,孩子对你来说是一个你从未涉足的领域,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了解其中的大概。

最关键的一点,需要鉴定学习信息的科学性,市面上很多育儿的书,以个体经验出发,去验证一些没有经过实证育儿理论,并加以推广,还有一些育儿书或者育儿课,都是各种理论的堆砌和拼凑,看上去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父母拿过来用,却不是那么回事。

所以保持学习的意识,总是告诫自己有可能是错的,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并且确保学习资源的科学性,根据科学的原理,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养育底层方法,打造属于自己的育儿智慧,才是做好父母的基本保证。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图书介绍

我今天介绍的内容基于一本永恒的经典书籍《儿童教育心理学》,这就是科学的学习资源,本书的作者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也是后来心理学著名流派“人本主义”的先驱,心理学界泰斗级人物,一个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家,本书写于1937年,那一年也是阿德勒去世的年份,换句话说,本书是他心理学理论非常成熟后的遗作,近百年时间里,被翻译成无数的版本,经久不衰,经过时间检验的书就是“经典”。

这本书介绍了儿童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心理现象:追求卓越及其原因,也就是人类天性中都有的一种“自卑感”,作为主要的养育者,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心理机制,平衡自卑感与追求卓越之间的平衡,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社会情感,把卓越和自卑都引导到符合社会价值的方向上去。

作为一个四岁女孩的父亲和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的理科培训老师,我在四年前,准备育儿的时候就看过这本书,其中有几句话对我的影响特别深: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1、决定我们行为方向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

因为这句话,我看书关注心理学,关注认知科学和脑科学,开始了解NLP,开始学习思维模型,就是为了修正内心那些因为事实而产生的可能不正确的想法,以保证自己的行动方向是正确的。这句话也一直提醒着我,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去对待任何人,包括你的孩子,尽量回到事实本身去考量。

2、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起显示器的作用。

这句话,提醒了我,教育的主体不是老师,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学校教育保证不了孩子良好的品行,给不了孩子良好的习惯,培养不了孩子读书的习惯,不会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更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因为学校教育的KPI只有一个:分数和升学优秀率。也提醒了我,孩子在学校和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根源都在家庭教育上,所以要想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好,从小就要注意家庭教育。

3、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指导的过程。

这句话是下一段的论述重点,且听下文分解。

我今天从这本经典的书中选了三个片段,凑成一个主线,为大家把一本原本理论性很强,高屋建瓴般的心理学教科书,提炼出精华部分,并且实用落地,分享出我看完20本阿德勒及相关内容的主题书籍后的一点育儿的感悟。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重新定义我们的教养目标

当我们被问到: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下面这些词都会出现我们的脑海里:幸福,独立,乐观,坚强,自信,善良,积极,成为自己......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这些好像都是我们的教养目标,可是,实际情况是,在我们心中最容易冒出来的想法就是:想方设法令孩子按照自己认为好的方向去顺从,一旦自身状态不好或者嫌麻烦的时候,普天之下的父母最希望面前的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正所谓,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希望孩子听话就好,用最有效快捷省事的方式,达到目的,至于那些教养目标,早已忘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相类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相比成人而言,儿童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能力非常薄弱。若要儿童自行培养这一能力,所需过程会十分漫长。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成长。然而,这里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对儿童的无知。因为成年人正确认识自我已属不易,更何况是全面地了解儿童,要在此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儿童就更加困难了。(选自《儿童教育心理学》第2页)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石碑上写着一句千年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可想而知,这是一件多么难得事情。上面这段话写在整本书的开篇,这段话适用于我们所有人,很多人自诩为“终身学习者”,通过这段话,我们都问问自己,你的学习,你的成长,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指导自己,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教养孩子的终极目标,可以发生一些调整,没有了上面那么多词语,只需要一句话:帮助孩子掌握认识自己和指导自己的能力和方法,以至于他们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和指导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

然而认识自己那么难,很多成人尚且做不到,如何让孩子做到呢?

其实就是把我们的教养目标压缩成为两个:

行为目标: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情感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与之相对应的心理目标:①“我有能力”的心理意识 ②“换位思考”的心理意识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为什么是这两个目标?

孩子最不受控制的年龄,经常被我们父母称之为:逆反期。一是自我意识萌芽的二岁左右,一是自我意识高速觉醒的十二三岁左右,这两个阶段,其实在提醒我们,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独立的灵魂,孩子终将长大,终将离我们远去,终将自己走自己的路。

父母在之前能做的就是,让他们走得稳当,而不是包办一切和控制一切。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会掉坑,会重复自己的老路,别担心。你们不是一条道上的人,你能做的只有让他自己走的时候,有足够探索的勇气和能力,在孩子做出选择的时候,你有支付他们选择的能力,而不是替他走路。

要走路就需要学会“自立”需要树立“我有能力”的信念

而且一旦你有了“自立”的教养目标,你对孩子的“成长干预”会有意识地减少,让他们真正有空间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而这种“我有能力”的心理信念,代表着上面那幅图中的哪些词语?是不是“幸福,快乐,健康,积极向上,勇气,独立,自信,自律......”都与“自立”有关。

至于“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情感”和“换位思考”,我放在后面来聊。

至此,我们重新确立了我们的教养目标:培养“自立”和“能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孩子,他具有“我有能力”和“换位思考”的心理意识,不断的认知自己,并自我指导。

说一个孩子自立,需要满足什么要素呢?

1、能够独立的做出选择

能够对那些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和必须有自己来决定的事情独立做出选择

2、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

重要的不是与众不同,而是发现并确定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和价值性,接纳真实的自己

3、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意识到人属于多个共同体的交汇,也明白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待而活。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如何教养出一个自立的孩子?

关于人的发展有一个根本事实,那就是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自出生起,人就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的美好前景。这种前景无时不在,却是无意识形成的。正是这种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人生的具体行为,甚至决定了他的思想。因为人的思想绝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与他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相一致的。

在任何环境下儿童和成人都有这样一种追求卓越的强烈冲动,并且这些冲动是无法避免的。人的本性无法忍受长期的屈从,被轻视的感觉、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总是会唤醒人们攀登最高一级目标的愿望,从而获得补偿,然后臻于完美。

实验表明,儿童的某些特征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在某种环境下,儿童感受到了自卑、脆弱和不安全后,这些感觉反过来又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于是儿童下决心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高的水平,以便获得一种平等甚至更加优越的地位。孩子这种向上的愿望越强烈,他就会将自己的目标定得越高,从而证明自己的力量。不过,这些目标常常又超出了人本身的能力界限。 (选自《儿童教育心理学》第27页)

在明确如何教养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两个核心概念:自卑感和追求卓越。

什么是“追求卓越”?

简单来说就是“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

什么是“自卑感”?

就是当我们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根据阿德勒的观点,这两个状态是人的天性。从出生开始就有的天性,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是动物界中,是个体达到成熟所需时间最长的,也造成了没有哪种动物像人类的孩子出生那样无助,那样需要帮助。

这里讲一点点进化的故事,有研究表明,我们在进化过程中,有一个异于其它动物的进化:一个又大又脆弱的大脑,需要一个坚硬的外壳来保护。而进化过程中的另一个变化:直立行走却让我们的骨盆变小,产道变小。此时就产生了一个生物学上的矛盾:

等着幼体发育成熟再出生,大脑袋无法从小的产道中出来,于是,进化过程中,我们人类的生物学选择就是:提前让幼体出生。这也就带来了另一个后果:幼体降世后的不成熟。

自然界中其他哺乳动物几乎降生后几天到几周就能独立活动,而我们人类需要很多年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一个没有完全成熟的幼体,离开母体后,天然地产生不安全感,无力感,对外界环境的陌生和不适应,无法控制,会自然产生一种“自卑感”:周围的人都能说话,而我不会!周围的人都能自己移动,而我不行!我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法控制,做不起来,爬不动,手举不起东西.......

这些完全不受父母控制的,产生于婴儿内心的“自卑感”,促使他们去追求“卓越”,什么卓越?能够自己说话,于是孩子开始呀呀学语;能够自己走路,于是孩子努力学习走路,根本不需要父母去催促或指导;能够控制自己的手,于是孩子不停地拿他看到的一切,拿了扔,扔了拿,都是天性使然,无须任何指导。

这一对天性,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一个成人,因为某种能力的欠缺而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而出现了“自卑感”,那么追求卓越的心理状态,促使他学习,努力,让自己的那种自卑感消失,因为这种感觉让自己觉得很不安全,当追求卓越到了一定的层次,又会出现新的“自卑感”,促使自己继续努力,消除这种“自卑感”,周而复始,来回穿梭,于是就出现了“个人成长”。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而作为家长,如何面对自己孩子的这个天性呢?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做到下面两条就可以了:

1、既不批评也不表扬,而是鼓励、鼓励、鼓励

2、尊重、尊重、尊重

先来说一说尊重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到真不容易。

什么是尊重?

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能力。尊重就是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尊重就是努力去发现那个人本身的价值,并且进一步帮助其成长发展。

前段时间很火的电影《哪吒之魔童转世》,哪吒之所以性格那么乖张,那一次出门,全城群众的恐慌以及一群小孩的侮辱和谩骂,起了决定性作用。

无视孩子的合理要求是尊重吗?怠慢孩子生气的情绪,轻视孩子的恐惧,是尊重吗?用绝不敢施予另一个成年人的方式对待孩子是尊重吗?被孩子打断怒不可遏是尊重吗?给孩子的不恰当行为下定义,说教,说服,建议,讲道理是尊重吗?

尊重是接纳,接纳孩子的行为,接纳孩子的感受,实事求是地看待他的每一个行为,把他当一个独立的人看待。换一个思维方式就是:如果面前是一个成年人,他做了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反应?

用这种反应去对待你的孩子,与他互动,他就能感受到尊重。而尊重是会传染的,你尊重孩子,孩子也学会了尊重你,学会了尊重他人。

尊重孩子就是界定好什么事情是家长的,什么事是孩子的,让孩子处理属于自己的各种事务,这个过程孩子自己面对困难,自己承担选择后的后果,自己体验成功或者失败。

尊重孩子就是让孩子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父母的信任,这种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的信任,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于是,在这种信任的包围下,孩子有了安全感,成就感,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勇气,他就能在自卑与超越之间来回穿梭,这可是促使人进步的原动力啊。

再来说说批评惩罚和表扬。

批评惩罚按照程度从浅到深,依次有如下的表现:讲道理、说教、大声呵斥,面壁、体罚、打屁股、扇耳光、暴力......

首先这些方式的目的是让孩子中止不当行为,或者改变行为方式,但是会有效吗?没有,知识“迫使孩子承受了某种不愉快”。

批评惩罚令人愤怒

,这是成年人都能感受到的事情,它是一种权力使用的榜样,最终会失效,因为权力开始减弱,你对孩子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直至一无所有,那是你发现你的话在孩子那里就是一阵风甚至连风都不是,过去的那些批评惩罚只会恶化亲子关系

批评惩罚会让孩子忽视行为本身的错误,把注意力放在惩罚如何不公平以及下次如何逃避处罚上,增加孩子逃脱和躲避惩罚的能力,也成为孩子撒谎的强烈诱因。

批评惩罚会引导孩子将注意力放在行为主体上,即孩子自己上,孩子越来越不关心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让孩子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表扬呢?表扬也好不到哪去!

这里的表扬包括各种奖励:实物奖励、象征性奖励、口头奖励

因为奖励能带来外部动机,它能成功带来暂时地顺从,但是永远不会帮助某人对某项任务或行为产生责任感

,一旦没有报酬和激励,就是去了做这件事的理由。

人做事时受到的奖励越多,越容易对这件事失去兴趣,因为此时主要目的“获得奖励”,这个目标已达成,为了得到奖励,他会无所谓做任何事。

奖励会制造“维持原有成绩”的压力,从而阻挠其将事情做到极致,一旦开始想着如何持续受到正面评价,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爱冒险,而冒险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奖励,会让孩子不自觉地把自我价值的控制点选在了外在:别人会怎么想呢?以至于只有得到他人的认可是,才觉得自己有价值,导致行为方式都是为了他人而改变,总是寻求他人的认可,于是竭尽所能地去回避挑战,以维持他人心目中认可的形象,甚至“谎报成就”

那么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到底怎么做呢?

鼓励、鼓励、鼓励

将成就和努力联系在一起时,孩子知道努力能对事情起到激发和促进作用,他们会内省自己的每一次改变,“我是怎么想的”,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觉得自己的价值无须他人认可,变得越来越自信、自立。

一、描述事件过程,语言的主体一定要是孩子。

你这次考试考了95分,我觉得很开心,也替你高兴,加油。这种是鼓励吗?不是,这种表达的主体是父母,是老师。这是表扬。言外之意是:“我对你很满意”。是评价性的。

对于孩子的成长,进步,成功,都要详细描述事件的过程,而且明确孩子为主体:结果+因为你的付出/行为。不要表达成:结果,我觉得如何如何!!

比如:你这次考试考了95分,这是你最近一段时间投入学习,调整学习方法,坚持使用错题本带来的结果。这就是鼓励。鼓励的主体是孩子,更具体,是描述性的。

二、借花献佛式的鼓励

用别人的评价比说话人的直接评价更有说服力。所以鼓励时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组织语言,会更好的起到鼓励的作用:

①描述其他人是怎么说的

鼓励孩子时,不说自己的感受和评价,而是转述别人的感受和评价,但是一定要是真实发生了的。

举一个夸孩子的例子,有一天下午,三岁的孩子和我在书房一起看了近两个小时的书(她用点读笔看牛津树),当我们结束看书的时候,我是这么说的:宝贝,你和爸爸一起看了这么久的书,这个过程中,宝贝认真而又仔细地看着自己的牛津树,我把这件事情告诉妈妈,妈妈在上班都惊呆了,她都佩服你可以这么长时间的专注。女儿特别开心地接受了我的鼓励,以至于现在进书房就会自动安静地看书。

②重点描述孩子的行为带来的影响,也可以进一步描述给其他人带来什么影响

比如,有一次,我家孩子主动要求要抹桌子和扫地,当她完成任务,我们是这么操作的,我采访她妈妈:“请问妈妈,宝贝今天的表现,给你带来了什么帮助?”妈妈欣喜地说:“宝贝帮妈妈抹桌子和扫地,让我打扫卫生的工作比预计时间早完成了半个小时,然后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午餐,这样爷爷也可以在小区楼下拉二胡玩得更久一点。”

通过这样的描述,没有任何夸大的赞赏,但是让孩子感觉到的是自己行为带给他人的帮助,孩子会产生真实的成就感,而且主体还是孩子。

③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感谢,感谢他行为带来周围人的影响

三、让孩子自评,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变化

和孩子一起约定一个任务,制定一个表格,然后让参与评价,评价自己的表现,也评价父母的表现,在记录中,孩子看到自己的变化,也可以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制定好了任务,主体就是孩子,家长切忌变成“监工”。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与社会和谐相处

正如我们所知,人类达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最长。其中的原因并不在于儿童在长大成人之前有无数的东西需要学习,而是因为人的成长发育需要很长的时间。儿童需要父母保护的时间要远远长于其他任何生物,这是因为他们身体器官的发育依赖于父母的保护。如果儿童没有这样的保护,人类就会灭绝。我们可以把儿童身体上的脆弱期视为把教育和情感联系起来的时刻。由于儿童身体的不成熟,教育是异常必要的,教育的目的产生于这样个事实,即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克服儿童的不成熟。教育的目的必然是社会性的.

我们所有的教育规则和教育方法绝对不能忽视群体思想和社会适应的思想。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总是赞美那些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总是唾弃那些对社会不利或有害的行为。

我们所观察到的全部教育方面的错误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在我们看来,它们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利的。无论哪一项伟大的成就,包括人的能力的发展也都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情感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选自《儿童教育心理学》第81~82页)

教育的目的必然是社会性的,人的能力的发展都是在社会情感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这是原文中的话,这里有一个词:“社会情感”,什么是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就是一种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一种心理能量,它是人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一种愿望。

阿德勒的解释是说,人类从成为群居群体以后,内部必然会形成一种规则,维持整个群体的只需,而之前我跟大家介绍过,人类的幼体出生后是整个动物界中最无助的,所以需要成人帮助其了解这些规则,发展促进幼体遵守这些规则和秩序的能力。

语言能力是不是社会情感?是,一个独居的人不需要说话,也能活着, 语言是人类群居的产物。

赚钱能力是不是社会情感?是,一个人的世界,纸币就是真的一张纸。

与人合作的能力是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是?同情心是不是?不抱怨的能力?......

社会情感细分开来就是:沟通表达,与人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决策判断,逻辑思考,亲社会行为(同情心,乐于分享,利他,有爱心等)

仔细一想,孩子其实最大的学习项目不是学科知识,才艺表演,兴趣爱好,而是社会情感的学习。

研究表明,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应该是低龄儿童父母关注的重点,如果奠定了很好的社会情感基础,对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加入社会情感能力偏弱的话,人的其他能力,如理解力,逻辑推理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群体中,孩子才能通过不断地与他人接触和交往,不断地运用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各种背景知识,孩子才会感受到他和很多人组成一个一个的共同体,自我中心才会弱化,才会感受到群体的归属感和个体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如何发展孩子的社会情感呢?

首先明确所有的社会情感中,最与人合作和解决问题,是人际关系中的基本课题,而这两个课题中,语言表达和理解他人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从这两个角度,分享两个实用的教养手段。

第一个,ICPS(I Can Problem Solve)“我能解决问题”游戏体系

这个体系我借鉴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的方法,先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孩子的字词表达能力,在遇到人际问题的时候,思考该做什么,思考解决一个问题的不同方法,考虑行为的后果,以及找到问题的原因,也能判断一个选择或想法的好坏,认识到其他人也有感受,并能考虑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我整理了几个书中的游戏练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原书的内容,自行添加。

练习一:字词游戏,用下列六对字词造句,父母和孩子互相造句,时机成熟就能用这六对字词的句子解决问题,至少让孩子表达上清晰很多

是/不(没) 和/或者(还是) 一些/所有 之前/之后 现在/以后(稍后) 相同/不同

练习二:用开心、伤心、生气、骄傲、沮丧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也可以先从游戏开始,到绘本,到动画片,角色扮演或者玩偶假装游戏。

练习三:用五个词语中的一个,和孩子说三件事,然后加到四件事,五件事......一直到孩子记不住为止,然后角色互换,让孩子来说。

练习四:升级版字词游戏:加入下面五对字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时间 如果/那么 可能/或许 为什么/因为 公平/不公平

练习五:为什么游戏:家长描述一件事,孩子负责问“为什么”,适当的时候,互换角色。

练习六:考虑后果游戏,之前/之后,故事接龙,如果....那么可能就会....

重点不在解决问题,而在引导孩子如何思考.

总原则:①尊重 ② 不评判 ③学会提问

总流程:①明确问题 ②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③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④预估解决办法的后果

第二招,换位思考游戏法

换位思考跟尊重一样,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但是合作是最基本的人性体验,会催生参与者对他人的善意视角,它会鼓励信任,体贴,开放的交流和最终的互惠互助。

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强化合作,而非竞争,而合作的心理基础就是强大的换位思考能力,当孩子有足够的换位思考的能力,则他的同理心,同情心也会衍生出来,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也得以增强,并催生出“对他人慷慨”这种利他心理,这种建设性的心理为孩子与社会和谐相处提供了足够的心理能量。

换位思考不是简单的换个角度,而需要完全走出自己的视角,思考别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最不寻常的能力之一。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上面这些图就表明,同一客观事实,从不同角度看,看到的结果不一样,而决定人们行为的往往是对事实的看法。所以要想与他人和谐相处,必须了解他人耳中、眼中、心中、的事实:

1、换到对方的空间,从他的眼中去看这个世界

2、换到对方的人生经历中, 生活阅历中,认知水平下,身份背景下想象,想象他是如何思考和理解这些事情的

3、换到具有他的性格特征,价值取向,去思考他此时的感受。

难吗?难就对了,你并不孤独,这个世界都很难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也不需要真的完全变成对方,我们需要的是这个“换位思考”的意识,有了,你的社会情感发展就会比没有强。

自己都没有,如何教会孩子呢?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树立榜样,请父母自己先具备“换位思考”的意识。并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做给孩子看。

其次,需要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这里有两个关键,游戏,引导。

引导需要父母有较强的提问引导能力,没有怎么办?看到这里的父母,一定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赶紧学起来,推荐一本比较好的训练提问力的书《高绩效教练》,里面有很多问题清单,可以很好的帮助父母学会如何提问引导。

游戏一:和孩子一起讨论书、视频、动画的各种角色,鼓励孩子从不同角色的角度去思考,得出不同角色在同一情境下的感受和观点。记住,是讨论,不是你问他答,是一起讨论。没有对错,不加评判。

游戏二: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对他人的情绪敏感,温和地引导他们将注意力放在他人的语气、表情、肢体语言上,这些他人可以是现实中的人,也可以是视频,电影中的片段,和他们一起分析他人在想什么,此时的感受是什么。

游戏三:角色扮演,从孩子看过的书、视频、动画中取材,和孩子情境重现,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把情景演一遍,演过之后,再互换角色,再演一遍,尽量挑一些有冲突的片段,演完之后,和孩子一起分析角色的感受。(这也可以取材于孩子自己发生过的事情)

游戏过程中牢记:告知胜于怒吼,解释胜于告知,讨论胜于解释,和孩子讨论他可以讨论的一切。

至此,我把这本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一些心得和做法分享出来,最后用下面一句话结束这篇分享。

赋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