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張桂生

在閩西新泉流傳著一首有趣的歌謠,“新泉仔,真豪放,十月十三蒙天帳;門前三河水(朋口河、廟前河、羅地河),說話響叮噹.......”

此歌謠說的是每年農曆十月十三日在新泉有一個盛大的廟會,十里八鄉的村民不約而同湧向新泉鎮,一時間豬肉脫銷了,豆腐賣完了,蔬菜緊張了,昔日存貨多多的各類啤酒紅酒也告急,大街小巷、村道小路車流滾滾、人滿為患,家家殺雞宰鴨、戶戶置辦酒席,不論是張姓楊姓,還是馮屋曹屋,或是高樓大廈,抑或低矮平房,幾乎家家高朋滿座、賓客盈門,一桌坐不下,安排二桌三桌,甚至十桌八桌。桌上美食佳餚滿滿的,花樣多多的,還有新泉的特色小吃捆粄、包粄、黃粄、餈粑、米凍粄(米豆腐),比春節還要豐盛,酒好、菜好、情意濃,客人們一個個喝得東倒西歪、踉蹌而歸。酒足飯飽之後,一些比較悠閒的女兒女婿磨磨蹭蹭不肯回家,帶著孩子逛逛新泉街,走走紅軍路,泡泡溫泉浴,晚上游歷萬人臺、大榕樹、宗祠廣場,看看打醮,觀摩文藝演出,品味木偶戲劇,然後吃吃新泉美食小點才意猶未盡“夫妻雙雙把家還”。這就是新泉民俗“十月十三”廟會的真實寫照。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十月十三”廟會是有一番來歷的,體現的是新泉人正直、厚道、熱情、好客、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與明萬曆三十年間(1600年前後)在連城縣任職的縣令徐大化有關。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新泉地理位置獨特,三條河流從不同方向流到村中匯聚,穿村而過,每年的洪澇災害,讓黎民百姓年年饑荒,又無計可施。宋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一場特大洪水,新泉東南與西、北三村被淹沒,大量民房倒塌,新泉湯背寨(今新泉村半島)環村土質城牆在特大洪水的肆虐下化為烏有,流寇土匪時常襲擾新泉,勞苦大眾終日人心惶惶。公元1600年,浙江紹興徐大化從京城降職任連城縣令。上任後,前來新泉瞭解民情,知道百姓疾苦,而後找張姓族人,商議解決之道。他建議圍繞東南村沿河築一座城牆,防匪御澇。張姓族人非常贊同徐大化的建議,任務按家庭分配到戶,有錢的人出錢,沒錢的人出力,歷時六個多月,一座一千六百五十丈的磚石砌築的城牆拔地而起;再經二個月,將五個城門的城樓建好,俗稱“新泉新城”,五個城門分別是晉明門、集慶門、朝宗門、日新門、擁金門。從此,百姓免遭洪澇之害,流寇土匪也不敢隨意攻入城內作惡,新泉人過上平安的日子。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為感激知縣徐大化為新泉張姓百姓做好事,經張姓族親商議,在被洪水淹毀的原普真廟舊址(現新泉張氏家廟所在地)建一座徐大化生祠。祠內安放徐公的塑像,還置放許多供迎神打醮時可以移動的木質菩薩,新泉人把徐公當作神和菩薩一樣來敬奉。在新泉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新泉人始終記得徐大化所做的善事而頂禮膜拜,在上了年紀的人們口中有一句“你不懂,去問徐公”(即徐大化)的口頭禪,把徐公當作“包治百病”的“全能冠軍”。每年農曆十月十三日徐大化生

日之時,舉行隆重的迎神打醮活動,紀念徐公的功績。這是新泉由來已久的“十月十三”民俗的起源。

徐大化很欣賞新泉張姓百姓知恩知報的舉止,以淵博的風水學知識研究新泉村的地貌,告訴張姓宗親,生祠旁邊的山地是一塊風水寶地,用於建祖祠,百年之後,張姓裔孫會人才輩出。該山場為七世祖月塘公所有,作為榮興公的後人,他積極捐款獻地用於建祠堂;且他的兒子、孫子為建祖祠亦不遺餘力,祖孫三代團結張姓大眾全心全意建好該祠。大宗祠分三個階段建造:第一階段,蓋了一字坪三間房屋,即上廳、左右廂房;第二階段,建祠堂圍牆;第三階段,建兩邊過道、下廳、大門,擴建中亭。從萬曆45年(公元1617年)開始興建,到順治8年(1651年),歷時34年方才竣工。張氏家廟的建成,與早期建成的徐公祠成連為一體,因而這裡成了“十月十三”廟會的活動中心。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新泉“十月十三”的廟會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時代不同,活動內容有所增減和化。主要活動項目有三:

迎神打醮保平安。在封建社會,黎民百姓民不聊生,因而文盲居多,認識世界的水平有限,把神當作人類的保護者,寧願平時省吃儉用,也要積極參與敬神打醮,每隔一段時間就舉行一次迎神打醮的活動,念祭文,燒紙錢,安撫慰勞虛無飄渺、來去無蹤的神靈,讓其保護黎民百姓出入平安,遠離災禍。這種現象全國各地普遍存在,新泉客家也是如此。新中國誕生了,崇拜神靈保平安的歷史早已經過去,相信科學在新泉現代人的心坎裡紮了根,十月十三迎神打醮卻當作一種傳統民俗節日保留下來,現在發展成為拉動經濟發展、促進親朋好友相互交流的積極平臺。“十月十三”即將來臨的九月底,新泉相關的鄉紳們就開始忙乎了,制定計劃、發動捐款、聘請道士、安排場地、置辦物資。醮場一般設在祠堂裡,免去搭置遮風擋雨天棚之麻煩。上世紀文革前,醮場一般設在大宗祠(張氏家廟)的中亭,並且保持了相當長的時間。文革中,打醮場所被佔作糧庫,也無人敢組織打醮這一類的“封建迷信”活動。改革開放後的1982年,新泉“十月十三”的迎神打醮活動逐步恢復,因原有醮場不適合打醮,故打醮沒有固定場所,於是,新泉三個村二、三十座祠堂先後有過設壇打醮的歷史。近二、三十年“十月十三”打醮一般都在連南河西岸“仙獅金”寺廟後面的“城隍廟”舉行。當然,也有的醮場設在露天,如北村崗頭的大榕樹廣場,新泉土地祠的狹小巷道。醮期一般為三天,前二天為齋期日,不論是道士、醮務人員,還是三個村的所有村民,人人吃素,家家戒葷,如有違反者,定遭眾人譴責。某一年,發生一個趣味故事被炒得沸沸揚揚,有一村婦帶著供品到醮場燒香祈福,一粒鞭炮飛馳而來,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這個村婦帶來的供品裡,“叭”的一聲開炸了,還炸傷祈福的村婦。事後,細心的醮務人員在其被炸壞的盤子裡發現蛛絲馬跡,原來煎炸供品的油是豬油,被“神”發現了,光天化日之下竟敢用葷油做供品糊弄神靈,給一點小小的懲罰。雖然此故事純屬子虛烏有,但也有教育人們做人做事應當誠心不得弄虛作假之功效。醮期的最後一天是開葷日,剛好是十月十三日這一天,十里八鄉的親朋好友雲集新泉山坳歡天喜地過大節。正是“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歷史上最大型的活動是1938年“十月十三”打大醮,從農曆十月十日至十六一連打了7天。因打醮時間長,又值十月秋天豔陽高照,天乾物燥,氣溫偏高,不論是打醮的道士和一班醮務人員,以及廟會期間在張氏家廟前擺攤設點進行物質交流的人們,個個汗流浹背,悶熱難當。於是聰明的新泉人跨街拉上棚布遮陽。一家開了先例,者緊緊跟上,一時間整條街包括半片街都是白帆蒙天,減少陽光輻射,成為“十月十三”廟會的一道風景,歌謠中的“十月十三”蒙天帳因此而來。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唱戲彩街造氣氛。白天熱熱鬧鬧的“美酒佳餚”並沒有盡興,晚上還有更精彩的活動內容。張氏家廟前的戲臺張燈結綵、彩旗飄揚、彩幔高懸,文藝演出在這裡舉行。入夜,戲臺上掛起了四盞煤油汽燈,放射出奪目的光芒,還發出“吱吱”的叫聲。演出的劇種大多為漢劇,歷史上,新泉有一個漢劇班子,雖然幾起幾落,

但也演出了不少劇目,深受新泉人的喜愛。文革那些年,反映歷史故事的古裝戲劇不能演出,取而代之的是革命樣板戲《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洪湖赤衛隊》,每年“十月十三”連城縣歌劇團就會到新泉演出,名曰“用無產階級思想佔領思想文化陣地”。改革開放後的“十月十三”廟會晚上的文藝活動越來越豐富多彩,年年都有新花樣,有時節目多一點,有時少一點,節目的多寡要視組織者的工作力度而言。節目主要有放電影、木偶戲、歌舞表演,甚至舞龍舞獅犁春牛等等。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物質交流生意興。“十月十三”人流量大,不失時機做生意,好好掙它一筆,這是新泉人對“十月十三”廟會樂此不疲的因素之一。每年的廟會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個體工商戶雲集新泉,開車載來的,摩的拉來的,自行車馱的,肩挑手提的諸多商品,一齊湧進古老的街道,真可謂琳琅滿目,山上採的野果,地裡摘的蔬菜,田裡挖的特產,外地進貨的吃、喝、拉、撒、住、玩、看、樂的產品應有盡有。這幾天新泉幾十家美食門店也是座無虛席、餐餐爆滿,掙得個盆滿缽滿。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新泉“十月十三”廟會之謎


日益富裕的新泉人正在籌劃著新一輪的“十月十三”狂歡節。

感謝《湖西之聲》等媒體及《鷺島新泉》提供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