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算什麼?內驅力讓孩子贏得人生

兒子的幼兒園老師說:很多公辦幼兒園的孩子,大班時就轉到私立幼兒園或者培訓機構,進行幼小銜接。通過半年或者一年的學習,教會孩子50以內的加減法,漢語拼音,學前600字,古詩詞背誦等等。

幼兒園老師問:從孩子的教育生涯規劃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幼小銜接?怎樣進行幼小銜接?

我回復:需要啊!幼小銜接最晚要從小班開始!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啟動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贏得人生。

幼小銜接算什麼?內驅力讓孩子贏得人生

幼小銜接的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提前教會孩子知識,而是為了“點燃孩子內心的火焰”。通過家長有意識的引導,培養,肯定和堅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願意用一生去了解世界,探索未知。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第一類孩子:自覺性特別好,自律性很強,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主動,做作業主動。這些孩子進入大學後,主動規劃學習生涯,學習和就業都一路領先;
第二類孩子:需要父母管理和監控,由父母制定目標和學習計劃,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都比較弱。父母一時沒看住,孩子就玩手機,打遊戲。這類孩子進入大學,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嚴格管教消失,內驅力缺乏,目標感消失,無所適從,只能繼續打遊戲。

這兩類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答案隱藏在“內驅力”裡。內驅力是一種由內而外、自覺自願、樂觀積極的不朽動力,不僅包括有力的自我驅動,還包括有效的自我約束

幼小銜接算什麼?內驅力讓孩子贏得人生

第一類孩子的內驅力就很強:他們主動(有力的自我驅動)且自律(有效的自我約束)。心理學上的“過度辯證效應”——過多外界的獎勵,會損害人們的“內驅力”。也解釋了第二類孩子失敗的原因:(家長或者老師),用“過度的外在推力”,傷害了他們的“內在動力”。

在實踐和學習過程中,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呢?


※在孩子的興趣培養過程中,做到積極的鼓勵和讚美

有一次我陪著兒子去上畫畫課。休息間隙,看到一個小女生在哭。
孩子媽媽:你看看老師是怎麼畫的?改過來不就行了嗎?女孩子邊哭邊說:我就是不改。女孩媽媽:那還畫什麼畫?越畫越錯!

畫畫有對錯嗎?沒有。哪怕是同一個主題,每個孩子,都會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思維形式,畫出自己的風格。

幼小銜接算什麼?內驅力讓孩子贏得人生

如果畫畫有標準,那我兒子的畫作一定不屬於優秀,但我總能找出肯定和鼓勵的話語。兒子對畫畫課充滿期待,平時也喜歡畫畫。

我:你能給我講講你的作品嗎?我覺得細節太多了,有些不理解。(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思路)兒子:這是大海,這是帆船......
我:為什麼海水的顏色都不一樣?有的藍色,有的是.....,這是什麼顏色?(認真說出我的意見:海水顏色不一樣,並期待孩子的回答)兒子:這是青色。等你到海邊仔細觀察一下,海水的顏色真的是不一樣的。
我:你真是個特別擅長觀察的孩子呢。從哪個角度看海水會是藍色呢?(真誠讚美孩子擅長觀察的個性)(引導孩子進行理性思考)孩子:從天上看?從遠處看?從地圖看?


愛因斯坦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興趣培養過程中,一定要積極的鼓勵和讚美。不是每一個學畫畫的孩子,都能成為畫家。但是,他們可能成為科學家,運動員,考古學家,作家,教師......

家長是最瞭解孩子的人,一定要儘可能去發現孩子的優秀特質,並盡所能去鼓勵和讚美孩子。鼓勵和讚美不是一味地誇孩子做得好,真聰明,而是正面地、真誠地表達你對孩子作品或者表現的評價。

幼小銜接算什麼?內驅力讓孩子贏得人生

千萬不要用打擊的語言,澆滅孩子對世界表達和探索的火苗。在鼓勵和引導中長大的孩子,會帶給家長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每日的陪伴中,培養孩子堅持的習慣

有些習慣的養成並不痛苦,比如閱讀。家長只要從小堅持給孩子讀書,就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把兩三歲的孩子抱在懷裡,拿出繪本,一起親子共讀吧。父母繪聲繪色地讀文字,孩子津津有味地看插圖。這些美妙的故事,精彩的畫面,幸福的感覺,會牢牢地印在孩子的腦海中。

父母堅持陪伴孩子讀書,會形成孩子愛聽書、看書的習慣,這就是閱讀習慣的培養。

幼小銜接算什麼?內驅力讓孩子贏得人生

全國小學和初中“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說:高考考試的要求超過我們教學水平了,怎麼辦呢?我覺得還是要靠閱讀!只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了,我們在面對各種考試尤其是高考時,才能遊刃有餘,不畏不懼!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有些習慣的培養非常的枯燥,比如,運動技能的培養。每一項運動,在沒有享受到打敗對手的快感之前,都是非常枯燥的。

兒子是半年前開始練習乒乓球的。起初,他是因為喜歡看大家對打,主動提出要學習乒乓球。可是學了很多節課後,教練還是要求練習託球,練習步伐,練習接球.兒子有些煩躁了。

我們的做法是製作好習慣養成的表格,讓孩子通過每天打鉤培養習慣。每天的打鉤內容,有練習乒乓球、閱讀、家務等。

每一週,我都會總結孩子的習慣養成表,鄭重地肯定和表揚孩子在這一週內做出的堅持。兒子在每週的總結中,非常有成就感。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每日練球的習慣。

堅持練習會讓孩子的課堂表現優越。來自老師的肯定等會正向反饋,會激勵著孩子繼續堅持練習。莫言曾經提到自己會喜歡寫作,是因為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很喜歡他,把他的文章當做範文讀出來。每個孩子都會有莫言一樣的感受。

幼小銜接算什麼?內驅力讓孩子贏得人生

持續獲得正向激勵的外驅力,讓孩子強化目標感。內驅力則支持著孩子堅持下來。孩子最終獲得的不只是目標的達成,而且獲得了為了目標而堅持的習慣。


※明確教育的最終目的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那,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片雲推動另一片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我們都在努力尋找和提供最好的教育。蘇格拉底曾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最好的教育,需要父母和老師們手持火把,引燃孩子們的火種,喚醒孩子們的內驅力。這才是教育的根本,這樣的教育(幼小銜接)才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