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被人称作“小西施”,
十三岁为父治病沦落青楼,
民国初年嫁给四川省副都督夏之时,
创办锦江饭店、办纱厂,成为大企业家,
支持革命,协助共产党的革命宣传,
一生历经晚清、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解放战争、十年文革、改革开放,
传奇经历被拍成电视剧《世纪人生》。
青楼卖唱女、近代企业家、女权运动先驱、锦江饭店创始人、全国政协委员
每一个身份都对应着同一个名字——
董竹君!
1900年,
董竹君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
父亲是上海几万名黄包车夫中的一个,
母亲是洗衣女佣。
十三岁为父治病,
卖唱于妓院“长三堂子”,
十四岁成妓院头牌,
有“小西施”之称,
坚持卖艺不卖身,
常常唱戏至嗓子沙哑、双腿酸痛。
十四岁在妓院结识年轻有为的都督夏之时,
迅速坠入爱河。
袁世凯称帝,夏之时决定远赴日本,
董竹君却拒绝夏之时为她赎身。
她说:
“我自己会想办法逃出去,不用你花钱。以后我和你做了夫妻,你一旦不高兴的时候,也许会说,‘你有什么稀奇的呀!你是我拿钱买来的!’那我是受不了的。所以,我现在无论如何不愿意你拿钱赎我。大家有做夫妻的感情,彼此愿意才做夫妻,要不然多难听。”
她不愿像一个物品一样被买卖,
也不愿将来夏之时因为她是买回来的而看不起她,
她要的是自己的尊严和平等的地位。
她与夏之时约法三章:
不当小老婆;
去日本求学;
回国后组建家庭。
一个夜晚,董灌醉妓院看守,
脱去身上的绫罗绸缎,告别“锦衣玉食”,
身穿贴身白衣裤,带着两角钱,
坐上黄包车,逃离长三堂子,
与夏之时成婚,随后随着丈夫前往日本。
在日本,一个学习军事,一个学习管理,
看上去十分美好,
然而,夏之时有着强烈的控制欲和大男子主义,
他不允许董独自去上学,
为此请教师每日来家中授课。
1915年夏之时回国参加革命,
生性多疑的夏之时临行前给了董一把枪,
警告她:若不忠,便自行了断。
1917年董竹君完成学业回国,
青楼出身的董竹君被夏之时母亲嫌弃,
不同意她做正房,觉得有伤风化,
可是,董竹君的贤惠能干很快改变了夏母的看法,
正式成为夏家的媳妇。
童话里故事发展到这里通常是:
“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然而,可以共患难,却未必能共平淡,
生活再次给董竹君出了个难题。
董竹君为夏家连续生了四个女儿,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夏母十分不满,
甚至准备杀了孙女换孙子,
就因为有“杀掉孙女,下一胎就会是男孩”的荒谬传统。
好在董竹君最后生了一个儿子,
此事才平复下去,
然而夏家重男轻女,
不愿花钱送女儿去读书。
1927年夏之时被免职,
开始抽大烟、赌博、喝酒、发脾气,
董竹君想方设法为丈夫排解无聊和怨气,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
为了全家的生机,
董竹君先后创办了织袜厂和黄包车出租公司“飞鹰公司”,
夏之时却怀疑董在转移他的财产,
更甚者,
夏之时表现出对董出身青楼的不满。
一切的美好如今只剩下委屈、失望和不满,
心灰意冷,再无半点儿留恋,
董竹君去意已决,
带着四个女儿离家出走,前往上海,
分居五年后,正式与夏之时离婚。
来到上海后办厂,生活艰难,
即使如此董也不愿意回头求助夏之时。
后来董得到一笔投资,
1935年,锦江川菜馆正式营业,
生意十分火爆,
甚至吸引来了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这样的大人物。
据说有一次杜月笙在锦江吃饭时发火了,
追究原因,竟是因为吃客太多导致上菜太慢。
当时杜月笙就直言:
“吃客这么多,为什么不扩充?
告诉女老板,假使需要房子,我一句话。”
借着这个机会,董竹君扩大了餐馆的规模。
餐馆的生意更好了!
吸引了当时上海众多的社会名流,
连到访上海的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都特意前来品尝香酥鸭子。
投身商业之余,董竹君也十分关注女性运动和革命,
1937年与他人合伙创办《上海妇女》杂志,
积极推动妇女解放,
为此还创办了一个小资茶室“锦江茶室”,
只招收女性服务员,
即使女性只是做服务员,
在当时的社会也是难以被接受的。
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统治期间,
为共产党提供秘密集合、聚会的场所,
抗战胜利后协助共产党印刷革命传单。
新中国成立后,
董竹君将菜馆和茶室合并为“锦江饭店”,
随后将饭店、积蓄、住宅全部捐献给新中国,
锦江饭店也成为新上海第一个国宾馆,
至今仍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花园式饭店,
服务过以百计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而董竹君也连续担任了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0年,
夏之时被诬陷枪决,
董竹君听闻消息,
坐在床上一整天没有说一句话,
两人的婚纱照还摆在她的卧室床头。
1997年,没能走完一个世纪的董竹君溘然长逝,
只留下一本回忆录
《我的一个世纪》,
后人感叹其传奇一生,
将其一生经历拍成电视剧《世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