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江南''究竟包含哪些区域?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在课本上读到的那首《江南可采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那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将温润清丽的江南女子于湖水中泛舟采莲的景象描绘栩栩如生,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无数关于江南的旖旎想象。那么究竟么是江南呢?江南又包含哪些地方呢?

中国历史上的''江南''究竟包含哪些区域?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江南的传统观念,本是人们在约定俗成中形成的地域概念,指长江以南的广泛区域。但是历史上的江南,他不仅不存在这种泾渭分明的地理分界线,其所指射区域含混不清。他的区域概念更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与其说江南是地理概念,毋宁说其是经济概念以及文化概念。

江南一词最早见诸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但彼时语境与现在的语境有很大的区别。当时用来专以此词来指代楚国的长江以南地区。大致包含今湖南、江西以及湖北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与当时的吴越之地基本等同。

而汉代以降,人门开始更加广泛的使用江南一词。江南的范围将跨越了长江的荆州以及襄阳包含其中。

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一词的使用频率开始减少,更多的是用江东江左来代替。但是此时的江东、江南更多意指政治概念,而非地域。三国时期,江东概念多指东吴政权。而到了南北朝时期,恰如 《南齐书》记载吴人之语说的那样“江南地方数千里, 士子风流, 皆出其中。”而此时的江南多是相对于北方的政权来说南方朝廷的,是以建康为中心的吴越地区。

中国历史上的''江南''究竟包含哪些区域?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唐朝时江南的概念又有了进一步变化,与当时的政治区域划分相联。江南作为监察专区名称始于唐朝。而这和唐朝根据山川形便,将天下分为十道有关。我们可以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以及《唐六典》以窥一二,其中提到了唐代江南道的地理区域以及相关的沿袭。

地理区域大地是指长江中下游之南,南岭之北,东至大海的区域。而此时江南地区开始有了一个比较确定的内涵。但是令人讶异的是,这种情况到了中唐晚唐又有了改变,江南越来越多的用来形容长江以南的吴越地区。而此时的江南也从单独的地域影子中脱胎而来而具有文化上的意义。

白居易所写的那句能不忆江南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生动的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温润清丽。而此诗中的江南更多的意为文化区域而非地域概念。

宋元江南概念继续接续唐朝,但由于随着南方的经济发展逐步超过北方,而江南此语日益包含着经济因素以及文化因素。

而自明至清,江南的心脏却恰恰和位于浙江以及江苏两省的太湖流域地区重叠,而论及行政区划分苏州、松江(上海)、嘉兴等府涵盖了江南的核心地区。而棉花、丝绸等的生产使得江南变成了当时最富庶、人口最密集、城市化程度最高还有最有变化的区域。他并不仅仅是地理区域,而是经济生产消费模式和文化特性的结合体。

中国历史上的''江南''究竟包含哪些区域?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恰如高彦颐在其《闺熟师》中所写的那样,江南是一个特定的名字。他是一种流行的诗意暗示、想像出的丰富形象、享乐主义和肉欲的美丽。这些都是少数人的特权,也只有少数人能够转向于这些丰富多彩之中,所以,江南的界限以及地域永远是充满争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