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真的有诸葛亮参战并且献谋献策吗?

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


诸葛亮参与了赤壁之战,这是毫无疑问的,史书是有记载的。

赤壁之战是演义的重头戏,诸葛亮出尽了风头,但史书记载却十分的简单。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曹操南征,刘表病逝,次子刘琮率众投降曹操,刘备长坂坡大败,败退夏口。

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紧急,我请求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然后,到达柴桑,力劝孙权对抗曹操。

这个桥段,传记中有详细的记载,大家都熟知,不再累述。

尽管不像演义中说的那样,诸葛亮舌战群儒,但也很具体的为孙权分析利弊,坚定了孙权对抗曹操的决心。

孙权派遣周瑜、程普、鲁肃率领水军三万,跟随诸葛亮一起拜会先主刘备,并力拒曹。

这是传记中,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所有的记述。

主动向刘备请缨,作为使者,促成了孙刘联盟,最终战胜了曹操。

但具体战役过程中,并没有记载诸葛亮出谋划策的事。更没有草船借箭、借东风、华容道等故事。

《周瑜传》就更有意思了。

孙权派遣周瑜、程普、鲁肃带兵前来拒曹。

刘备还想摆摆谱,命人请周瑜前来说说话。

周瑜很客气地说:“军务在身,不太方便哦。”

刘备木得法子,就亲自来拜见周瑜。

问周瑜带了多少人马,周瑜说三万。

刘备一听,就急了,说:“曹操老厉害了,这点人马哪够啊?”

周瑜说:“您老人家就擎好吧,看我咋战败曹操。”

刘备又想请鲁肃来见,周瑜说:“他也在忙军务,不方便请他。你想见他 ,要不就自己去吧。”

刘备自己前去拜会鲁肃。之后,刘备带领关羽、张飞率领二千人马,跟随周瑜参与了赤壁之战,但不属于周瑜的战斗序列,不听从周瑜调遣。

这是有史料记载的。

周瑜根本就没把刘备当回事,更不可能把诸葛亮放眼里。

”既生瑜,何生亮“虽然是老罗先生杜撰的,但周瑜跟诸葛亮的关系并不融洽,这恐怕是史实。

因此,从周瑜对待刘备的态度来看,周瑜也不需要诸葛亮给他出谋划策。

事实上,赤壁之战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复杂,黄盖诈降是真的,火烧赤壁是真的,但这主意都是人家黄盖出的。

其他也没有啥大的谋略,仅此而已。

《三国志·先主刘备传》也记载,刘备派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孙权派遣周瑜、程普等率水军数万,与刘备一起抗曹。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准备向南渡江,孙权派遣鲁肃去会见刘备,传达孙权旨意,为刘备陈说成败。刘备派遣诸葛亮随鲁肃去拜会孙权,表达刘备决心抗曹的意图。

这个过程,许多史料都有记载,大同小异。

不同之处是谁最先提出的孙刘联盟抗曹的主张。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及裴松之注解记载,最初是鲁肃请求孙权派遣他为使者,以吊唁刘表的名义去窥探刘表死后,刘备、刘琦、刘琮的关系,见机行事。

在得知刘琮投降、刘备长坂坡大败欲南渡长江,去投靠交州苍梧太守吴巨时,力劝刘备联合孙权抗曹。刘备接受建议,派遣诸葛亮跟随鲁肃去见孙权,最终确定孙刘联盟,抗击曹操。

演义的影响,提升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反而把促成孙刘联盟最关键的人物鲁肃,当成了灯泡,作为打酱油的。

看一下史学界对鲁肃的定位就清楚,鲁肃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能够得到这个评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鲁肃在赤壁之战前,促成了孙刘联盟。

史料未必就是绝对正确,但对待历史人物还是以普遍公认的史料为主。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贡献,就是作为使者,在刘备与孙权之间,起到了相互沟通的作用。

既没有出谋划策,也不是最早提出孙刘联盟的人。

没有的事,既不必无中生有,任意扩大,也不必随意抹黑。

作为小说,看的是个热闹,图的是个快活,当不得历史。


豹眼看历史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据历史记载,赤壁之战主要的指挥权在东吴的周瑜手里,战役也是周瑜策划的。

当时刘备的兵太少,主要是配合周瑜,诸葛亮也只能个周瑜打打下手。

诸葛亮最大的作用在于促成了孙刘联盟,是一个比较称职外交官。

置于什么,草船借箭、借东风,纯属子虚乌有。火计是黄盖献的,战争是周瑜指挥的。

当然赤壁之战之前,诸葛亮舌战群儒,说服了东吴的那些反派,与吴国达成战略上的统一,这是赤壁之战能够形成的重要条件。


其实我们老说这个战役那个战役谁谁指挥的打赢了,他很厉害,他是英雄。

是这样吗?战争为了什么?“利益”,无利不起早。那么赤壁之战东吴是打主力的,然而他们得到了什么?好像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东西。


反观刘备在赤壁之战之后却崛起了。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形式上上表汉献帝,推荐刘琦为荆州刺史,然后派兵以刘琦的名义,用武力征求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太守的态度。这四个太守都先后表示归顺,只有桂阳太守赵范不太可靠,于是刘备用赵云换掉了赵范,其他的太守都没变。

后来刘琦死了,刘备成了荆州牧,事前也没和孙权商量,又西取益州,所以孙权很是不爽的,觉得刘备占了很大的便宜。


那么我们可以说这场战役虽然诸葛亮只是配角,但是他谋划的是全局,是赤壁之战之后的事,可想而知卧龙得有对可怕。


江水趣谈


我是有历史,我来回答。

诸葛亮参战了,但是只是提出了大概的策略。


刘备当阳之败后,诸葛亮只身前赴东吴,向孙权分析了形势。

他提出了几条事关战略胜负的意见:

第一,北方人不习水战,孙刘联军必能破之。

第二,曹操大军推进的过急,轻兵躁进,可以乘势击败之。

第三, 北军发生了瘟疫。

孙权同意了诸葛亮的计划后,随即派周瑜、程普、鲁肃三人率水军三万,与诸葛亮一同开赴前线,与刘备会师。

后来的事,都是刘备率军作战,诸葛亮就没有再参与作战了。至于草船借箭、火攻之类的策略,有的不是诸葛亮提出的,有的不是诸葛亮做的。就是这样。


有历史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是起到了决定性的做用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无不体现出诸葛亮神般的智慧,手拿鹅毛扇,羽扇纶巾,指挥若定。


“羽扇纶巾”,其实说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赤壁之战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荆州,刘备抛樊城弃新野南逃到夏口(今武昌)。《史记-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感觉情况紧急,主动要求到东吴“请孙将军救援”。

在当时的情况下,东吴孙权也一直在柴桑(今九江)关注着时局变化,他很清楚,曹操追刘备,战火必然燃到东吴。历史上没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精彩片段,而是诸葛亮直接与孙权对话,并劝说孙刘联合抗曹。


诸葛亮给孙权讲了,如果孙刘不联合抗曹,那么将被各个击破,不久江东基业不在了,并告诉孙权,此时联合抗班,曹操兵败,必然北退,那么三分天下就形成了。

诸葛亮联合抗曹,三分天下的战略,同样使孙权非常信服。以至于,孙权派张昭找诸葛亮,想让诸葛亮保投靠江东,诸葛亮婉言谢绝了。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的作用,应该就是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方针。至于指挥,则是周瑜带领的联军,在赤壁遭遇曹军,才开始大战,没有看到有关诸葛亮指挥作战的资料。


《史记》有赤壁之战后,曹操北退襄阳,刘备趁势收入荆州南部几郡,诸葛亮被封军事中郎将,督帅零陵,长沙,桂阳三郡的军事,征调三郡赋税,其他的没有看到诸葛亮参战,出谋划策的记载了。


路遥lgy


由于三国演义的缘故,把诸葛亮吹的是神乎其神,似乎是因为诸葛亮,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当然诸葛亮对赤壁之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赤壁之战前不久,诸葛亮投奔到了刘备的阵营。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刘备处于危难之中,诸葛亮紧急出使东吴,最终促使了孙刘两家的联合。这一行动非常的关键,如果不是这一战略的话,可能赤壁之战就打不起来了。



在赤壁之战中,主要是周瑜指挥军队与曹操进行作战,诸葛亮并没有在戏中发挥多大的作用。从历史记载上看,诸葛亮也并没有在军队中,因为诸葛亮毕竟只是文臣,行军打仗出谋划策并不是其所长。刘备死前,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中也一直负责内政,不怎么负责军事。



所以在赤壁之战中,很大的可能性是诸葛亮并没有参加这次战役,但是前期的初始终于确实促成这一战略的关键。


星河谈史



赤壁之战是“三国”的重头戏,在演义小说中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进行叙述。诸葛亮在里面更是出尽了风头、秀尽了操作。

那真实的赤壁之战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诸葛亮在里面究竟担当的什么角色?对战役又有什么贡献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末将以为,整个赤壁之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孙刘联盟

建安十三年(208)刘表病逝,鲁肃便向孙权建言。

鲁肃认为刘表一死,其二子肯定不和,加上还有一个刘备。倘若荆州内部不和,我们就趁机向荆州用兵;倘若荆州内部和气,我们就与他们结盟,共同对付曹操。

在不清楚荆州内部的情况下,鲁肃决定亲自去荆州,以为刘表吊丧为名探查一下情况。结果鲁肃才到达夏口,曹操就已经兵至南郡了,刘琮已经降了,刘备也跑了。

鲁肃感受到了曹操用兵之神速,于是,在没有向孙权请示的情况下就直接与刘备提出结盟(也来不及向孙权请示了)。

其实对于鲁肃提出的结盟正合孙权和刘备之意。因为刘备走投无路了,孙权面对强大的曹操也急需其他势力相助。

所以说,孙刘的联盟最大的功劳在于曹操,是曹操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促成的孙刘联盟。

刘备有着坚决的抗曹决心,但孙权较为犹豫,甚至还处在一个观望态度,想再看看,再等等(其实孙权观望的是江东内部,他等的是希望更多人的支持。)

这边诸葛亮以使者身份随鲁肃来到了江东,诸葛亮的到来以及那番对形势的分析增强了孙权的信心,孙刘间正式达成联盟。到后来,周瑜再从军事角度进行了分析,这才让孙权直接拍了板,开战。



第二阶段:陆战

赤壁交兵的第一战就是曹操对刘备的陆战。

此时的曹军各种劣势已经显现出来:水土不服、疫病爆发、荆州不稳。曹军士气低迷、战斗力下降、部队凝聚力不够。加上当时孙权出兵攻打合肥,曹操分兵前往支援,不料中了孙权的调虎离山之计。

曹操首战失利,败于刘备。

这一败,虽然曹军在兵力上损伤不大,但是士气、信心几乎全部丧失。

反观孙刘联盟士气高昂,首战告捷打出了气势、打出了信心。

曹操为了暂避锋芒,于是退至江北。

第三阶段:水战

丢了“一血”的曹操实力仍然不容小视。接下来的水战自然就是看周都督表演了。

两军对峙,黄盖向周瑜献上诈降之计,并在投降的时候趁机放火。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

曹操这边,退又觉得不甘心;进又没有突破口。当黄盖献上投降书的时候,竟然蒙住了曹操,曹操大概以为又是一个“许攸”吧!但曹操也没有完全相信,面对黄盖的来降船队,整个曹营还处在一个观望态度的时候,火就已经烧起来了。

曹操这才意识到,这仗没得打了,来日方长吧!于是退军了。

第四阶段:瓜分荆州

曹操虽然走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荆州几个重要的地方。他留下曹仁屯于江陵。

此时周瑜便把全部精力投放在与曹仁的较量。这让刘备有机可乘,趁势拿下来江南四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周瑜也击退了曹仁,拿下了南郡。

至此,赤壁之战结束,曹孙刘三家瓜分荆州。

刘备占有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和部分江夏。

曹操占有南阳、襄阳、南乡和部分江夏(襄阳和南乡都是从南阳郡和南郡划分出来的)。

孙权占有南郡南部和部分江夏。

赤壁之战没有“巧借东风”、没有“舌战群儒”、没有“草船借箭”......

我们纵观整场战役,似乎诸葛亮什么都没做!其实也不是这样的。

首先,对于孙刘联盟的促成,诸葛亮是有功劳的。诸葛亮给孙权输送的信心不亚于在军事上给他增兵。有时候,精神上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诸葛亮虽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的战术制定。却在战略及后勤方面助刘备成功翻身。

刘备之前屡战屡败的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也没有稳定的后勤补给。这些问题,诸葛亮统统给他解决了。

有了稳固的后方和一条稳定的后勤补给线,才能保障前线的顺利作战。而且,趁着吴魏交兵之机,南下取江南四郡也是诸葛亮给刘备的战略意见。

从此刘备有根据地。

在整个赤壁之战前后,诸葛亮的功劳还是不小的,只不过没有演义小说里讲的那么出彩而已。


茶余饭后历史小话题,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参考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仁传》、《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诸葛亮传》、《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其余,黄盖、吕蒙、甘宁等人物传记也有记载。


左将军


没有,诸葛亮的作用仅仅作了孙刘两家结盟的信使,真正促成孙权联刘抗曹决策的也不是他,而是鲁子敬,在别的一大帮东吴高知专家的七嘴八舌、高谈阔论投降主义路线中,唯有鲁肃想主公之所想,急老板之所急,设身处地的说服孙权定下了打的决心。而诸葛亮在这整一过程中作用不大,还缺乏经验,没有为刘皇叔把战后的势力范围划分这件大事给搞定,以至于战退了曹操后两家差点儿大打出手,还亏得三国第一好人的大名士鲁肃再次出马,帮刘备集团谈判代表诸葛亮摆平了自家鹰派力量,在谈判桌上签订了协议,给刘备缓冲时间能够拿下西川和汉中。


颤动的丹田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唯一的贡献是通过出使东吴,坚定了孙权联合抗曹的信念!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茅庐以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好像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叱咤风云,是个关键的角色,其实不然。正史与小说相差甚远!

在初出茅庐的阶段,诸葛亮只是一个刚刚出道的“谋士”,根本没机会参与刘备的军务。诸葛亮出山后不久,刘表死了,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失势、兵力单薄,没有立足的地方。此时,诸葛亮二十七岁,他自告奋勇,亲自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诸葛亮果然了得,利用犀利的语言,使孙权坚定了联合抗曹的信念。曹操被打败后,诸葛亮也因此被刘备提拔为“军事中郎将”,这一职位品级其实不高,与“军师”相去甚远。

可以这么说,促成孙刘联盟,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最大也是唯一的功劳。至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一系列传奇故事只是小说的创造,不是真实的历史。

真正在赤壁之战中有杰出贡献的是东吴大都督周瑜

周瑜针对曹军战舰首尾相连的特点,采纳属下黄盖的计策,预备蒙冲、斗舰(大型战船)数十艘,船内堆积草料,泼上膏油;又令黄盖伪书诈降,带领船队冲入曹军水寨,点燃火船。火借风势,引燃了岸上的营房。曹营顷刻间陷入一片火海,兵马烧死、溺死者无数。曹军溃败,周瑜顺势挥军北击,攻克曹操大将曹仁把守的南郡。战场上,周瑜策马临阵指挥,被飞来的箭射中右肋,伤势严重,却一直坚持留在军营,继续指挥作战。可以说,赤壁一战真正的英雄是指挥官周瑜!

《三国演义》小说中,将周瑜描写成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事实上,周瑜胸襟宽广,而且多谋善断。据正史《三国志》记载,周瑜“性度恢宏,大率为人”,礼贤下士,深得众人爱戴。


正史风云


赤壁之战的神来之笔是孙刘联盟,占了绝大多篇幅,而打仗只写了一个层次,可见诸葛亮出使东吴是重头戏,诸葛亮是头功咯。而有的人则千方百计贬低诸葛亮,说他是管后勤的,刘备真的疯,三顾茅庐请一个后勤人员?不知这些人读过《隆中对》沒有?有的人不懂政治,根本不知道孙刘联盟是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孙权开始被曹操吓破了胆,经张昭等人的鼓惑,准备投降曹操了。诸葛亮既要说服孙权,又要舌战群儒,多么艰难呀。周瑜火烧赤壁,只是突破了曹操的防线,诸葛亮又埋伏多路劫杀,使曹操抱头鼠窜,逃回了北方。





朵朵佬爷


历史上可能没有借东风,但肯定为联吴抗曹作出了贡献。试想一下,刘备一败涂地之际,绝对派一最信任,可托付生命的人出使吴国,说服孙刘联合。诸葛亮恰恰担任了这一角色,这固然有其兄作“内应”,但本人无胆识无口才,不可能担当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