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曾幾何時,賽里斯、秦那、契丹、桃花石、震旦都是老外對遠東的稱呼。但使用者不是來自內亞的強鄰,就是獨霸他方的其他文明帝國。至於東南亞各國如何稱謂自己,很多人都漠不關心。哪怕早已達到年均新馬泰的旅遊標準,依然會不自覺的擺出天朝上國心態,不削於理解自己最能觸及的地方。


反過來,若稍微瞭解下南方小兄弟的中國稱呼方式,也能對他們天朝既視感有大概把握。


南洋大路貨:China與唐人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南洋群島的政治文化主要受殖民時代影響

在南洋各國中,普遍存在一種最常見的對華稱呼。這是由於各邦都以前宗主國的語言為模板,所以在發音上顯得大同小異。例如柬埔寨語中的Zhen、菲律賓人嘴裡的Tsina與東帝汶通行的Xina,就分別是法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同類詞翻譯。由於這些原型都屬於印歐語系的西歐分支,自然會使延伸版本也異常神似。至於曾是不列顛屬地的馬來亞和文萊,則乾脆用英語中的China指代,更富有拿來主義精神。


倒是曾為荷蘭管轄的印尼,因深受日本影響而發展出2種平行稱謂。在關係交惡時,會選擇以Cina稱呼,等到關係變好再改成Tiongkok。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大部分南洋國家的中國稱呼 源自宗主國語言

但在東西洋影響滲入前,唐人才是南洋各國的對華通用稱呼。今日常見的唐人街與唐裝,都來源這個古老習慣。相比後來才更加突出的漢人稱謂,唐人無疑才是南方島夷對上朝盛世的深刻印象。乃至成書於元朝的遊記《島夷志略》,也記載了當地對唐人群體的特別優待。儘管李氏王朝的墳頭早已長出三尺高草,但輝煌時代的印記依然在遠方得到保留。考慮到唐朝從未對南洋各邦用兵,無疑會讓那些天天叫囂雖遠必誅的崛起粉們懷疑人生。


不過,以上用詞大都出現在與東亞大陸有相當距離的南洋腹地。至於那些位於中南半島的近鄰,都會從實際視情況出發,為天朝各時代都量身定製出特色稱呼。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鄭和的大規模出海 也不能讓南洋將唐人改成明人

緬甸:妙香國和德祐的交替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緬甸的擴張 讓其開始與北方強權接壤

如同希臘-羅馬世界的“賽里斯”和中亞-東歐的“契丹”,緬甸人會選擇他們首先接觸到的地方強權,直接作為天朝象徵。作為一個非常勇武好鬥的族群,他們通過兵種分包各類封建領,建立起強大的正規武裝。隨後更是打到大理國南境的佛系撣傣酋邦,輕易讓後者向自己納貢臣服。彼時的大理國也提倡以佛治心,並標榜自己是內亞佛系文明的正統繼業者。因此以梵語號自稱犍陀羅,又被漢譯為美輪美奐的--妙香國。


於是,緬人便有意無意地在《琉璃宮史》等文獻中,稱自己成功震懾了妙香國。這個稱呼的指代範圍,後來也由大理一隅擴大到整片大陸。讓搞不清內在原理的讀者,會誤以為緬甸曾將天朝視為自己的藩屬。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緬甸對中原的妙香國稱呼 直接來自大理王國

當然,在妙香國稱呼的漫長使用期內,也曾被另一個名號中斷過很長時間。當蒲甘王朝遭遇到南下大理的蒙元時,沒有馬上意識到對方已不再是佛系食草男。反而繼續到邊境挑釁,併為此付出了遭暴打後又淪為藩屬的慘重代價。

隨即就用新詞“德祐(Tayok)”取代妙香,並也同樣被沿用至今。後世學者認為該詞就是“大元”或“韃虜”的諧音,反映出蒲甘王朝對蒙古恐怖戰鬥力的心裡陰影面積。


至於對那些元朝後才陸續遷入的勐穩或果敢華人,緬人也會視心情決定怎樣稱呼他們。如果需要強調威脅,就搬出恐怖意味濃厚的德祐。若需強調自古以來的行使主權,就一律將他們劃入緬甸國人(Burma)範疇。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在果敢地區作戰的緬甸軍隊

泰國老撾:秦與華的平行對立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泰國和老撾也對華人有兩種稱呼

與緬甸情況類似,以傣系人群為主要居民的泰國和老撾,也有2種稱呼天朝的名稱。但並非承前啟後關係,而是從古至今都被平行運用。


第一類就是音譯中的”,也有Jin、Chin等不同方言發音。主要泛指大部分華人,有時也特指講閩粵方言或自海路前來的華人移民。但這個詞的出現時間較晚,很明顯也源於China等印歐系詞彙。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來自海上的秦人 通常比陸上來的華人地位稍低

第二類被音譯為“華”,同樣也有Hoa、Haw等不同方言發音。主要特指那些操雲南方言的漢回群體,偶爾也用於描述講西南官話或自陸路前來的華人移民。該詞來自成書於13世紀的《蘭那法律彙編》,並在老撾、撣族和傣族中廣泛使用。有人覺得其源於漢語中的“胡”字,同樣是元朝擴張的影響力產物。但也有人覺得來自漢語中的“河”字,源於南詔時期的主體人群-河蠻。當然,還有人判斷該起源自西南先民語言中的“人群”讀音--夥。但因過於牽強附會,基本沒有什麼人會贊同。


由於“秦”和“華”會受到不同待遇,就必然引起部分激憤青年的心存不滿。但這主要是因為當地人都比較清楚,後者大都是一些在遠東內鬥的落敗者。加上他們與其他定期從海路抵達的群體有較大差異,所以就很容易被觀察者區分出來。反倒是那些從內陸逃難而來的人群,因為容易同沿途的原有居民混雜而獲得親近。但也會傾向於折中調和而自稱為秦-華。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紮根數代的移民後裔 往往將兩種稱呼合併使用

越南:從北朝到Trung Quoc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越南對中原的態度 是非常矛盾的融入+對抗模式

當然,在中南半島諸國中,還是越南與天朝關係最為緊密。古時就有小中華雅號,今天還是屈指可數的同志加兄弟。然而縱觀漫長曆史,兵戎相見和惡語相加都是家常便飯。尤其是體量較小的越南,所以長期被上國的“華夷之辯”置於歧視鏈末端。於是就只能以媳婦熬成婆的心態,對這套話語體系進行逆向工程。


起初,越南往往將中原帝國稱為北朝,並將來者都歸類為北人。相應的,那些被對方控制的時代,就會多出北屬抬頭。這樣的操作,原理就是襯托自己的小中華+南國身份。其中隱約透露的含義,就是一方面要融入華夷體系,同時也不放棄對抗色彩。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將宋軍稱呼為逆虜的李常傑

隨後,由於雙方的力量出現細微變化,越南人又接連搬出了逆虜和吳等新詞。例如在與北宋爆發的熙寧戰爭中,大將李常傑就寫下了著名的《南國山河南帝居》。他在詩中便公然稱宋軍為“逆虜”,開創了自行扭轉歧視鏈的第一槍。


到了明朝的永樂年間,針對南京宮廷發表的《平南露布》,越南又針鋒相對地寫下《平吳大誥》。其中的“吳”字,就直指朱元璋稱帝前曾使用的吳王封號。等於是嘲諷朱家天子,不過是謀反竄上的地方割據勢力。其嘲諷力度之強,連罵朱棣是篡位者的帖木兒都要自嘆不如。

島夷天朝觀:從稱呼看東南亞諸國眼裡中國形象變遷

直接嘲諷明粉是僭主集團的 《平吳大誥》

隨著越南逐步融入近現代國際體系,落後的華夷之辯就不再為他們所看重。對中華的稱謂也改用成了拉丁化的越南文--Trung Quoc。儘管總有天朝上國的精神臣民,始終為這個昔日藩屬捨棄方塊字而耿耿於懷。但他們卻沒有意識到,恰恰是在文字完成西化改革後,有90%越南人擺脫了文盲身份。


這位浴火重生的同志,也不再以低級趣味的文字遊戲來羞辱老大姐,其結果無疑是對大家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