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7日,世界的希望瑞德西韋,第一次落空

一年有365天,其中一半多的日子,甭管大小,都能算個節日。今天是2020年4月27日,它的前一天,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後一天4月28日是“世界安全日”,唯獨今天啥也不是。

但在這一年這一天之前的兩個多月裡,全世界都在等待這一天——4月27日,只是,這個等待落空了。

現在全世界都籠罩在新冠疫情的陰影下,而瑞德西韋之前一直是呼聲最高,也最有希望治療新冠肺炎的藥。而今天,本該是它的雙盲實驗揭盲的一天。

但今天等不到官方的正式數據了。

在此之前的4月24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據一份世界衛生組織WHO意外披露的文件數據,瑞德西韋在中國的臨床試驗失敗。但詭異的是,WHO很快刪除了這份意外披露的文件。隨後,瑞德西韋的生產商吉列德公司宣佈不認可這份文件披露的結果。

這份文件援引的數據,就是我國試驗的數據。

其實,早在4月15日,瑞德西韋在中國進行的針對“輕度和中度新冠肺炎成人患者”和“重度新冠肺炎成人患者”兩項的三期臨床試驗均已宣佈停止,理由為無法招募到合格被試患者。

按理說,中途停止的試驗數據,自然不能作為有效的試驗數據。

這款所謂“神藥”,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各方力量參與其中,捧的人不少,但貶低的人更多。有的人希望它有效,有的人希望它無效。

在中國的雙盲試驗之外,吉列德公司還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進行了試驗,重症患者的數據,有望在這一兩個星期之內揭曉,中輕症的數據,有望在五月底揭曉。

當下靠防控,中期靠藥物,長期靠疫苗。在疫苗出來之前,遏制新冠肺炎的利器,就是藥物。

中藥深度參與了我們國家新冠肺炎的治療,據我國專家的話說,效果是相當的好。連花清瘟膠囊也將治療新冠肺炎寫到了藥品說明書裡。但可惜的是,中藥在治療新冠肺炎過程中,沒有經過世界醫藥界公認的“硬標準”——隨機雙盲試驗,以至於讓世界懷疑它確切的療效,沒有將其作為主要的治療藥物使用。

如果中藥在這次治療新冠肺炎中的療效,得到了雙盲試驗的肯定,那將在全世界醫藥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可惜這隻能是假設。

如果瑞德西韋在我國的試驗順利的話,今天就是設計的揭盲日期,也是全世界最早的揭盲時間,但因為提前終止了試驗,全世界的等待,落空了。

有位偉人說過,白貓黑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疫病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在對抗這個共同敵人的時候,我們應該有的態度是,不管中藥還是西藥,能治病的就是好藥。

屠呦呦發現青蒿素,拯救了上百萬人的生命。儘管不少人還在爭論,屠呦呦的成功,到底從我國的古典文獻中得到了靈感,還是運用了現代醫藥技術的提純工藝。但在拯救上百萬人的生命前面,這些爭議意義不大。

儘管我國已經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但對很多行業的影響,還在持續著。我們跟世界上其他深陷疫情泥沼的國家一樣,急切需要一款確定有效的藥物,不管它叫瑞德西韋,還是瑞德東韋。

除了藥物之外,疫苗的研發也在緊張進行中,並且我國已經走在了前列。但幾乎所有的專家都說了,疫苗上市,就算一切順利,最快最快也要一年以上的時間。這還是加了“一切順利”的前提。要知道,這麼些年了,人類還是沒研究出來艾滋病的疫苗。現在的艾滋病幾乎成了慢性病,就是靠藥物。

我希望接下來的揭盲會顯示瑞德西韋對治療新冠肺炎確實有效,並且是極好的效果,這樣我們就能擺脫現在這種狀態了。難道有人希望每天戴著口罩嗎?還有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你所在的公司、行業,在疫情的持續衝擊下,還能堅持多久?

當然,要最終的揭盲數據顯示瑞德西韋對治療新冠肺炎沒有效果,那我們也只能坦然接受,對醫藥公司來說,砸下去幾十億美元,耗時幾年研究的藥物失敗,是經常有的事。對全人類而言,還有那麼多的疾病無法治癒。我們唯有摒棄偏見,才能在抗擊疫情治療疾病的路上走得更遠。

疾病與疫情,是全人類的敵人。如果有一天外星人入侵地球,人類在反抗時,應該是誰的武器先進,就用誰的武器,而不是隻能用中國的武器,或是隻能用外國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