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詩詞出自唐杜牧的《阿房宮賦》,介紹的是秦帝國橫掃六國,一統天下後,徙七十萬刑徒營建阿房宮及行宮。壯美奢華的宮殿早已被歷史和塵埃掩埋,而秦帝國的輝煌卻被記載於史冊,秦都的宏偉壯麗和遷都的過程猶如是一張張征伐的戰書,九座都城的遷徙,使秦國一部部走出西垂,最終問鼎華夏。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由於秦國曆代國都遷徙、營建頻繁,所築宮殿,離宮奢華無比,加上歷史沿襲將使篇幅過於繁雜,因此本文以秦國國都地理遷徙和都城營建為主要介紹對象,秦的歷史過往為輔。

秦與趙的始祖源於黃帝次子昌意,他的後代大費(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並輔佐舜帝,並飼養百畜和訓馬,工作做的超級完美,舜帝非常滿意,賜之嬴姓。(詳細請閱中國古代都城(十一)胡服騎射 長平血歌----戰國雄趙國都之旅,)

到了商代紂王的時候,秦贏的祖先蜚廉和他的兒子惡來輔佐紂王,忠心耿耿,惡來戰死殉國,商亡後,造父侄大駱居於犬丘。其次子非子繼承了祖先的養馬基因,非常善於養馬,被犬丘當地人薦於周孝王。孝王便讓他汧渭之間養馬,並鎮守西部邊境,業務搞得很出色。大約在公元前872年,孝王封非子為附庸,城邑設置在“邑之秦”(秦亭,今甘肅張家川南),後代遂以秦為氏,又稱嬴秦,非子也被尊為秦始祖。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周厲王時(約公元前857~公元前841),因為厲王的無道統治,西戎反叛了周朝,發兵攻破秦始居地西邑(西犬丘),殘殺了大駱的族人,秦人只能避居秦亭這一小塊地方。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後,任命秦非子的孫子秦仲為大夫,秦仲討伐西戎不勝,死在了西戎之地。秦仲之子秦莊公繼承父親的遺址,終於擊敗了西戎。公元前822年,秦莊公(追認)收復故地西邑(西犬丘)。在公元前770年,因莊公的兒子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有功,被平王封為諸侯,賜岐(周原,今陝西岐山東北)以西之地,正式建立秦國。史籍將西邑(西犬丘)作為秦的第一個都城,秦襄公被認定為第一代國君。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秦的疆域最初主要在今甘肅東南和陝西西部的渭水流域,天水地區南至禮縣、北到張家川一帶,古人稱為“秦川”。立國後逐漸兼併消滅了今陝、甘境的西戎各部,並沿渭水東進跨過黃河及崤函邊塞攻晉,越過今陝西商洛地區攻楚,南下今陝西漢中地區進攻巴蜀。

春秋早期,周人退出關中地區後,秦國致力於西伐戎狄,東取周土,到春秋中期已擁有關中西部之地,政治中心開始東移。但秦在向東擴展過程中受阻於強大的晉國。幾百年間秦與晉之間戰與和交錯,時而兵戎相見,時而又締結“秦晉之好”。秦穆公時(約公元前645),曾利用晉“驪姬之亂”奪取晉河西之地,但前627年在骰山大敗於晉,遂用由余之謀伐戎“益國十二,開地千里”,稱霸西戎,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詳見前文中國古代都城(十)金戈鐵馬,魏武遺風,雄霸中原之強魏國都之旅)穆公之後,秦、晉長期爭奪河西之地,秦勝少敗多,逐漸衰落。戰國早期,自厲公至出子七代人的時間,秦長期內亂不止,無暇外顧,魏國乘機取得河西,迫秦退守洛水之西。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後來秦國內矛盾緩和,進行一系列改革,如秦簡公“令吏初帶劍”(帶劍是春秋時期中原各國貴族的習俗,是貴族身份的標誌和特權)和“初租禾”。戰國中期,秦獻公改革幅度更大。公元前384年,下令“止從死”(廢殉葬),公元前378年,秦“初行為市”,公元前375年,秦“為戶籍相伍”等,實現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逐步轉變。秦國勢大振,公元前364年大敗魏軍於石門。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為秦國打下強盛基礎的秦孝公是一位開明的君主,任用商鞅,實行變法,行什伍連坐之法和民戶分異制度,按軍功大小定爵位,獎勵耕織,使秦日益強大,屢敗魏軍,於公元前350年遷都咸陽,以此作為東進基地,並小邑為31縣(一說40縣),開田為阡陌。並實行“初為賦”。孝公死後,惠文公車裂商鞅,但變法未廢。公元前324年,惠文公稱王,連續擊破東方六國多次進攻。公元前316年滅巴、蜀,疆域迅速擴展,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大國和強國。戰國晚期,秦不斷取地於韓、魏和楚。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是中國王朝稱帝之始(按此前的“五帝”及將夏商諸王稱為某帝等均後人褒稱,不是自稱),但因戰敗放棄。次年,蘇秦、李兌合趙、齊、楚、魏、韓五國之兵攻秦,秦敗於成皋。秦被迫歸還部分趙、魏地求和,東進暫受阻。但其後六國矛盾迭起,齊燕趙互攻,秦又乘機東進。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公元前260年秦將白起大敗強敵趙國於長平,坑殺四十萬趙軍,天下大撼,無不畏秦。公元前256年滅西周君,公元前249年滅東周君,周王朝被秦所滅。儘管後來魏信陵君及趙龐煖曾聯合諸國攻秦,但未扭轉秦滅六國之大勢。公元前230年滅韓,公元前228年破趙,迫使趙公子嘉奔代自立為代王。公元前226年破燕拔薊迫燕王喜逃遼東。前225年滅魏。公元前223年滅楚。公元前222年滅燕地,所向披靡,公元至前221年滅齊,最終完成中國的統一進程,在不到十年之間,秦軍縱橫華夏,大統一中國,結束自春秋五百年來的分裂割據和混戰的局面,建立疆域遼闊的中華帝國,是彪炳千秋的偉大業績。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完成如此偉大業績的領導者就是秦王政(嬴政或趙政)秦莊襄王子,十三歲繼承王位。當政初年,國政由相國呂不韋和宦官孆寡(一說是嫪毐,另一說是孆寡把嫪毐扮成太監送給太后趙姬的)把持。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嬴政開始親政,平定孆寡(嫪毐)叛亂,驅逐呂不韋,任用尉繚、李斯等人,部署統一六國的戰略和策略,經過約10年的征戰,建立偉大的秦帝國。建國之後與群臣議定名號,取“三皇”之“皇”與“五帝”之“帝”合為“皇帝”,凡帝命均為“制”,令為“詔”,自稱曰“朕”,又廢諡號,自封為“始”皇帝。後世繼承者以數計,“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從此“皇帝”之號傳二千餘年至清代滅亡乃止,故史稱秦始皇為“千古一帝”。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夏、商、週三代的建立也是一種統一過程,但這種統一是對林立的原始型邦國的歸併(諸侯國聯合體),與秦對天下的統一有本質的不同。春秋、戰國是對周代統一的第一次大分裂。秦帝國的建立則是結束這種分裂局面的第一次大統一,因而具有重大意義。而統一的疆域又是空前的遼闊,東至於海,東北達遼東,北至漠南,西至隴西,南達嶺南,東西跨約1600餘千米,南北約2000千米,面積超過三百萬平方千米,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國,中國內地的統一疆域基本形成。秦帝國還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分全國為36郡,建立中央集權的統治制度,加強了國家政權對全國的統一管理。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這種制度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直到現在不少縣市地名還沿用當時郡縣命名。秦帝國又制訂了完備而嚴厲的法律制度,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鞏固了國家的統一成果。帝國大修馳道,整頓軍備,使國家勢力空前強大。真乃“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秦始皇是一個很有作為的政治家,他善於利用幹才,嚴厲執行律令。因秦信奉陰陽家,以秦屬“水德”,色尚黑,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故刑殺極重。因此,秦始皇又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暴君之一。秦興于軍事霸權之中,也失敗於急政暴虐之下。他絲毫不愛惜民力,不知休養生息,供養的軍隊佔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聚斂財物以滿足個人權欲與奢望,修城池、建宮室、築陵墓,為此動輒動員軍隊和刑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秦宮室數量之多、規模之大裝飾之豪華,令後世難以比擬,秦始皇陵,秦直道,長城等等均是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奇蹟。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統一六國後短短的十幾年間,即曾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到名山大川刻石紀功,炫耀個人聲威。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又派方土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尋仙山瀛洲而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他害怕百姓的反抗,明令收繳民間所藏武器和金屬鑄造為十二金人,“焚書坑儒”以割斷知識分子的口舌。秦始皇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導致帝國的迅速滅亡。秦王即位37年或即皇帝位11年(公元前210),始皇病死於巡遊中的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太子扶蘇上郡自殺,趙高專權。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秦二世胡亥繼帝位後,統治更加暴虐。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首先起義,項羽舉兵。公元前206年,劉邦軍入咸陽,秦王子嬰降,秦帝國亡。秦由公元前872年封非子算起到滅亡歷時666年,自公元前770年封為諸侯算起為564年,自建秦帝國算起則僅15年。秦王政稱皇帝時期望傳萬世以至無窮,結果僅二世而終。秦的興起是酷法嚴刑結果,其敗亡也由酷法嚴刑造成的。唐大文學家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感嘆道: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秦立國共六百餘年。在這一漫長過程中,建都和遷都有一定反覆與曲折,總計11遷,涉及9個都城。遷都總的趨勢是由西向東、由陝甘黃土高原東緣逐步移向關中平原,最終止於咸陽。這一趨勢反映秦國成長壯大並進而統一中國的過程,是以戰爭前進態勢遷都的典型。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約公元前10世紀,秦部族首領已居於西戎之地,古書有稱“西垂”“西犬丘”或“西邑”。因受西戎侵擾,約公元前9世紀前期北遷於秦亭。公元前872年非子封於秦應即指此地。公元前822年,秦莊公擊敗西戎,恢復西邑,建為都城。

這時秦已從部落式國家演變為成熟型的奴隸制國家。為向關中平原發展,前776年,秦襄公遷居汧(今陝西隴縣南千水右側)。秦襄公在此被周平王封為諸侯。公元前762年,秦文公遷居汧渭之會(今陝西寶雞縣西南),史籍未載明城名,也未提及建都。秦的勢力繼續向東移動,公元前714年,秦憲公遷都平陽(今陝西寶雞縣東陽平鎮楊家溝一帶)。公元前677年,秦德公遷都雍城(今陝西鳳翔南),秦在雍城建都時間最長,先後在此歷19公,秦穆公曾在此稱霸西戎。隨著秦國勢力的發展,東進已勢在必行,雍畢竟過於偏西。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公元前424年,秦靈公曾遷涇陽(今陝西涇陽東南),但9年後即遷回。公元前383年,秦靈公終於離開舊都雍城,遷都櫟陽(今陝西臨潼北櫟陽鎮)。櫟陽位渭河北岸臺地之上,還不是渭河渡口,戰略地位上有一定缺陷。秦孝公任用商鞅為相(大良造)實行變法,看中咸陽具有扼“被河帶山之固”,“東向以制諸侯”的優勢,於孝公十二年(前350)遷都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從此咸陽成為奏國最重要的都城,也是最後一個都城。遷都成陽是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之一,是秦國曆史發展上個轉折點。秦國從此走向富強,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又由此經過南征北戰統一中國。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據各方面的材料綜合估計,秦建都西邑前後兩段約146年,秦亭數十年,汧14年,汧渭之會48年,平陽37年,雍城285年,涇陽9年,櫟陽33年,咸陽144年。咸陽建都實質上分為兩段:秦王階段129年,秦帝國階段15年。而在9個都城中,建都時間最長且最重要的是雍城與咸陽。

西邑、秦亭、汧和平陽今甘肅天水地區古稱秦原,是秦人發祥之地。天水曾置秦州,今天水城仍稱秦城區。流經張家川縣與清水縣的後川河古稱秦川、秦水,至今還有秦安、秦谷、秦亭等地名,這大概都與上古秦部族活動有關。西周初,秦人開始步入文明社會,興建原始城邑,這就是西邑與秦亭。

秦國第一都,西(西邑)

西邑位今甘肅禮縣東北30千米的紅河鄉,東北距天水約60千米。古文獻中亦稱“西”“西垂”和“犬丘”“西犬丘”等。《秦始皇本紀》稱秦襄公、秦文公死均“葬西垂”,是歸葬祖塋。據情況估計,“西垂”“西犬丘”大概都是地域名,隨著聚落演變為城邑,才有西或西邑的稱呼。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約前9世紀初,秦人曾遷秦亭,前872年,非子就受封於秦西邑亭。此後西邑被西戎侵佔。前822年,秦莊公收復西邑,建為都城,至前776年秦襄公遷居汧為止,秦人以西邑(西犬丘)為都城分前後兩段,共近150年。由於西邑是秦部族發祥地,是首先建立的秦都城,可稱“秦人第一都”,在秦國曆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即使後來秦人進入關中平原因祖塋宗廟在此,西仍是重要城邑。祖塋已被考古證實。後來秦漢時期在此設西縣,屬隴西郡,是沿用西的舊名。三國曹魏繼之,西晉起已無西縣之名,故城淪為廢墟。歷千餘年的變遷,廢墟似已無遺蹟。民國八年(公元1918)曾有“秦公簋出土於天水西南鄉,蓋銘文有“西”邑地名。建國後據《水經注》的記載推斷位置,曾發現若干商、周時期文物,但未證實有大型遺址。1993年,在邊境口岸追緝走私盜賣文物的行動中,查獲一大批秦先世文物,並查明來自甘肅禮縣,引起文物考古部門注意,隨即進行發掘。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這是一處規模巨大的秦先人墓地,位於禮縣東約11千米的長道鎮永坪鄉西漢水北岸的大山堡子山坡。考古證實為商、周時期秦墓群,墓葬密集,已被盜墓者嚴重擾亂。挖掘凌亂,滿山狼藉,令人惋惜和觸目驚心,損失極其慘重。清理三座古墓均破壞的很嚴重。發掘證明是秦先人墓群,大墓墓主可能屬秦國君主。秦早期墓葬的發現表明今禮縣及天水地區確為秦人發祥之地,西邑應在其附近。

秦都秦亭

據《水經注·渭水》的記載:古秦亭應位於張家川城南,秦谷之南及秦川之東一帶。該地地勢較為開闊,西有後川河(秦水)可作為防禦西戎的屏障,東北有隴山,可阻擋北方戎族進攻。河谷川地廣闊,水草豐美,是發展畜牧和農業、興建城邑的最佳之地。該地原有秦亭故城遺址,現已湮沒。約公元前9世紀,秦人為避西戎從西邑遷於此,至公元前822年秦襄公收復西邑止,秦在秦亭建都歷四世數十年。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秦都,汧

汧《帝王世紀》雲:“秦襄公二年(前776徙都汧”。《括地誌》則稱:“故汧城在隴州汧源縣東南三里”。所指汧故城就是秦都汧城,位今隴縣境,漢時為汧縣,但古縣城應位千水河南,今隴縣城則位河北。《史記秦本紀》載:文公三年(公元前763),文公率兵七百東獵,一年後至汧渭之會,他說到:“周王把我秦的祖先封於此地,後來經過戰鬥和發展而成為諸侯,先公遷居於此,並占卜為大吉之地,於是開始營建城邑”。秦在汧建都由前776至前762年,歷二世計14年。

秦都平陽

據《史記·秦本紀》載:“寧公二年,公徙居平陽。”平陽地理位置載於《括地誌》:“平陽故城在岐州岐山縣西四十六里,秦寧公遷都之處。”學者認為,今陝西寶雞縣東渭河北岸有個陽平鎮,就是古書所指陽平鄉所在地,鄉里有個“平陽聚”,大概就是秦平陽故城遺址位置。今故城遺址不詳,但在陽平鎮附近考古迭有重要發現。1978年在陽平鎮楊家溝太公廟村發現春秋早期(秦武公時期)的銅器窖藏,當是秦建都平陽前後遺物。德公元年(相當於前677年),已遷都雍城,並居住在大鄭宮。秦在平陽建都歷二世37年。

秦都雍城(鳳翔)

今陝西鳳翔位於關中平原西的渭北黃土臺地上,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山地丘陵海拔標高達1600米,最高峰1678米。黃土臺地完整開闊,一般海拔標高700-1000米,鳳翔城位海拔800米。臺地南方為渭河沖積平原。負山面水,形勢險要,地勢高亢平坦,而水源並不缺乏,為建都提供較為優越的條件。自春秋以來,先後有春秋及戰國的秦國及五代岐國在此建都,為時達百餘年之久。此外隋代唐弼在此起義,立李弘芝為帝;“安史之亂”中,唐肅宗及朝廷要員曾駐蹕於此,設為別都。因此,鳳翔是關中除西安、咸陽以外的重要古都之一。鳳翔在夏代屬雍州,商屬岐州。雍與岐之名來源均甚古。春秋早期,自西周王朝滅亡,周人退出關中平原後,秦人由今甘肅東部秦川之地(今天水地區)崛起,逐步向東推進,勢力達到關中平原。

經約百年的逐段遷徙,在公元前677年,秦德公正式遷都雍城。遺址位今風翔南3千米的馬家莊、南古城一帶,是風翔建都之始,至今已有2600餘年的歷史。雍城是秦國曆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都城,建都年限長達近300年,先後歷19位秦公,是秦國建都年限最長的都城。秦中後期的宗廟一直設在這裡,秦國地位的急劇變化和最初的改革也發生在這裡。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春秋中期,秦穆公開始向東擴展,力圖佔據全部關中地區,但受阻於晉。公元前627年,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大敗秦軍於崤(今河南西部崤山)。穆公採用由余之謀伐戎,由矛頭向東轉而向西,於是“益國十二,開地千里”,稱霸西戎,也成為五霸之一。但晉強秦弱,在與晉的爭奪中秦始終處於劣勢,甚至古蜀國開明氏盧帝也曾“攻秦至雍”。進入戰國,初期秦長期內亂,當時最強大的魏國趁機取秦河西之地,迫秦退守洛河以西;厲共公所取南鄭(今陝西漢中)地也開始反叛;公元前430年,西部義渠王起兵攻秦,秦國處於憂患之中。公元前424年,秦內亂中秦靈公曾短期遷都涇陽(今陝西涇陽西),9年後靈公死,簡公復遷回雍城。簡公開始了秦的改革過程。實行“令吏初帶劍”,次年又實行“初租禾”。

公元前384年,秦獻公上臺伊始,即下令“止從死”,廢除了自秦武公以來實行294年的人殉制度,以後若干年又頒佈利於生產發展的“初行為市”“為戶籍相伍”等法令。作為改革措施之一,公元前383年,獻公即位的次年將都城由過於偏西的雍城遷到關中平原中心部位的櫟陽(今陝西臨潼渭河北櫟陽鎮)。雍城結束作為秦都城的歷史。秦帝國亡後,漢在此設雍縣,三國、西晉、十六國均繼之。

總計秦都雍城前後兩段共285年(一般稱294年,未扣除靈公遷涇陽)。可以說鳳翔歷史上建都最重要的朝代是春秋、戰國時的秦國,最重要的都城遺址是雍城遺址。遺址位鳳翔城南、雍水河以北、紙坊河以西的黃土臺原之上,故城中心馬家莊,北距縣城3千米,雍城北垣已介入明清鳳翔府城南垣之內。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雍城建都280餘年,但使用時間要長得多。秦後期遷櫟陽咸陽之後,雍城宮殿及宗廟並未廢棄,一些傳統重要禮儀仍需到祖廟舉行,如歷代秦王政的二十二歲“冠禮,嬴政當上秦王的第九年(前238),年屆22歲的他,當年四月去雍城蘄年宮,就曾在祖廟行了“冠禮”。秦亡後,雍城還曾作為歷代郡、州、縣治所,直到南北朝以後,治所移今縣城,雍城才逐漸廢棄成為廢墟。

秦德公遷都雍城時,宮城內只有一個宮殿,稱為大鄭宮。歷代諸公續有興建,如宣公的居陽宮,康公及共公居住的高寢、桓公居住的太寢,秦悼公時期擴大增築雍的城池。後來躁公居的受寢、惠公建蘄年宮、孝公建橐泉宮、昭王建棫陽宮等。因此秦雍城是在長期使用過程中逐步建設起來的。

1973年對雍城遺址開始勘查發掘,證實故城平面近方形,東西長約3300米,南北寬約3200米麵積近11平方千米,與西安明城相近,是一座相當大的城池。

各牆中以西牆保存最好,夯土牆殘高1.0~7.9米,寬3,.0~8.8米,牆中段發現一城門,門道寬10米。城的東、南兩面以紙坊河及雍河為屏障,西城外有城壕,長約千米,寬約12.6~25.0米,深5.20米。城內證實東西南北向街道各4條,每條寬15~20米,長約3000米。街道縱橫交錯,分別通向宮殿區、市場及城門。

雍故城內的重大發現是證實先秦宗廟的存在。古代宗廟是都城中的最重要建築,是都城的標誌,所謂“邑有先君之主曰都”。過渡型都城即以宗廟為中心。雍城秦宗廟位於城中偏北處,馬家莊北0.5千米的臺地上。分為三組建築呈“品”字形排列,佈局規整,左右對稱,各自繞有迴廊,最外又環繞夯土圍牆。圍牆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87.6米,南北寬76米,面積6657平方米。整個建築由大門、中庭、祖廟、昭廟、穆廟構成。大門位南牆正中,門道寬18.8米。中庭長方形,南北長34.5米,東西寬30米。中庭北居中坐北朝南的一組主體建築為祖廟,面闊20.8米,進深13.9米,建築內部由前堂、後寢、夾室、迴廊組成,結構複雜而規整。廟後還有一較小宮室,用途不明。祖廟前中庭發現181個祭祀坑,多數殘存人骨及牛羊骨,為祭祖時使用。祖廟中庭以東為昭廟、西為穆廟,大小、形制與祖廟大體相同,左右對稱排列,宏偉而規整。宗廟圍牆東西各設有二門。

已知雍城宮殿群集中於馬家莊、姚家崗及高王寺三處。馬家莊宮殿群在宗廟周圍,主體在其西部。宗廟的東西側均有宮殿相連,遺蹟已不清。宗廟西500米有南北長326.5米、北寬86米、南寬59.5米、面積21819平方米。是帶有圍牆的大型宮殿群建築基址,內部用隔牆分為5座院落和5個門庭,坐北朝南,自南而北為外朝朝廂、內朝、中庭及寢宮五個部分,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完整的先秦宮殿,也是雍城內已證實的最大宮殿群。宗廟東15米另有一組宮殿建築基址,已發現南門塾及其東西兩側圍牆,西側圍牆長11米,西端與西面圍牆直交。西牆分南北兩段南段長16.50米,北段殘長526米,南北兩段圍牆之間有門址一座,寬2.60米。在此宮殿之東50米又有一處宮殿建築群基址,發現有夯土牆基和祭祀坑等,時代與上述兩宮殿去西交基址相同。馬家莊宗廟遺址及東、西兩側500米處的宮殿群基本排列在一條直線上,當屬同一建築系統,應為雍城內宮城位置。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雍城宮殿還在郊外發現,環城高地上有宮殿遺址,尚未完全探明。城址南向東邊社村,西邊的和村發現成片夯土及“械陽”“年宮”瓦當,應該是昭王建棫陽宮城遺址,西南16 千米處千河東岸長青鄉孫家南頭堡子壕發現大型建築群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出土“蘄年宮當”,應為惠公所建蘄年宮遺址。今鳳翔城西南隅有一大土丘,歷來稱“秦穆公冢”。經探測實為-一大型宮殿基址,學者推斷可能為橐泉宮。

另外雍城遺址北部翟家寺、棉織廠、鳳尾村一帶發現戰國時期居住及市場建築遺址。其中鳳尾村遺址現存面積達4萬平方米,大部分為貴族居址。這一帶地區可能是秦代雍城市場所在地。經過發掘考古,市場面積達3萬平方米,說明當時經濟交流十分繁盛。市場中出士秦半兩錢及蓋有“咸陽口裡”印文的陶器底部殘片等。市場遺址位於秦公朝寢之後,符合“面朝背市”之制。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雍城北面是秦國公室的“北園”,為狩獵區,稀世的文物“秦石鼓”(石鼓文)就出土於此。城址的北邊(今鳳翔城關鎮北街)曾發現銅器窖藏,出土許多青銅生產工具,有夯土基址日昭廟及戰國時期瓦片等,可能是春穆廟秋戰國時期的銅器作坊遺址。城址西南角灰坑中出土大量銅門兵器,如鏃、戈、矛、刀、劍, 工具、車具,還有陶範、石範。因此,這一帶可能是一處兵器作坊遺址。

秦雍城遺址規模宏大,城市功能分工明確,有罕見的宗廟、成組宮殿群,顯示先秦都城規劃與建設達到極高水平,出土文物極豐富,是春秋時期最重要的諸侯國都城址之一,1988 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秦都,涇陽

秦建都涇陽年代有二說,一說由秦靈公元年(前424)至獻公二年(前383);另一說僅靈公一代,秦建都涇陽僅一代9年。秦昭王時曾封其同母弟公子市為涇陽君,也把都城設在此地。學者指出秦都涇陽位今陝西涇陽縣境,具體位置在縣城東南涇河南岸的餘家堡(也稱作徐家堡),後來秦惠文王在此築望夷宮。遺址上發現槽形板瓦殘片,其形制與風翔秦雍城遺址內馬家莊宮殿群建築基址所發現者相同,證明為靈公遷涇陽時所築。遺址東西分佈約1000米,南北最寬處有1200米。餘家堡村東600米處發現大型宮殿建築夯土基址,東西長98米,南北寬34米。其形制與已發掘的秦都咸陽宮殿基址相似,可判斷其修築於戰國晚期,應是望夷宮的宮殿的遺蹟。

秦都,櫟陽

櫟陽故城遺址位今陝西臨潼渭河北櫟陽鎮東的古城屯,俗名“古兒屯”,是戰國時秦國故都,也是漢初塞王及劉邦漢王王都,西漢建立後又曾作為臨時都城,4代政權建都於此,共39年,是關中重要的城邑。《史記,秦本紀》載孝公語曰:“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至秦孝公十二年(前350)遷都咸陽為止,秦在櫟陽建都33年。

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立司馬欣為塞王,封地為咸陽以東,都城設在櫟陽。當年漢王劉邦進攻關中,司馬欣投降,塞王建都櫟陽還不到1年。劉邦取櫟陽後,即以之為都城。是楚漢相爭時的後方基地。劉邦漢王階段建都櫟陽3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稱帝,初都洛陽,後改都長安。因建長安城,暫都櫟陽。前200年,長安城長樂宮落成,並築未央宮始正式從櫟陽遷都長安。西漢王朝以櫟陽為臨時都城近2年。劉邦徙居長安後,太上皇(劉邦的老爹)留居櫟陽。太上皇崩,高祖葬太上皇於櫟陽北原,東華光武帝封景丹為櫟陽侯。景丹死後三世,無嗣國除。廢櫟陽為萬年縣。此後萬年縣歷三國曹魏、晉十六國一直到隋不變。唐改櫟陽縣,至元代始廢。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大秦帝國》這本書中描繪商鞅初到櫟陽,發現城小民寡,相對雍城和咸陽,櫟陽的確是座小城。在1964年和1981年進行的兩次發掘,推斷出櫟陽故城為東西向的長方形,經過考古學者綜合兩次探測結果,認為城址平面確為東西向長方形,東西長度約2800米。南北寬度約2232米。面積不是太大。櫟陽故城東南1500探出戰國墓葬50座,多為小型墓。城址西北的漢太上皇陵及昭靈皇后已進行發掘,情況不詳。

城中部以北的地區為櫟陽宮所在地,南北長約900米東西寬約800米。遺址應為宮城內的建築。可能是秦寢宮所在地。櫟陽故城東南150米探出戰國墓葬5座,多為小型墓。城址西北的漢太上皇陵及昭靈皇后陵已進行發掘,情況不詳。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秦都,咸陽

咸陽位今陝西關中平原中部的渭河北岸,是一座歷史悠久、古代文物極為豐富的城市,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據畢沉《關中勝蹟圖志》注引《三秦記》載:因咸陽位於“九嚶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另外一個說法是,咸陽曾出土黑陶文“鹹亭陽裡”字樣,“鹹亭”是一個大聚落名,“陽裡”是其中的一個裡。很可能是在“鹹亭”的“陽裡”中建宮立都,因而得名“咸陽”。

《漢書·張良傳》稱咸陽“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地勢十分優越,自古以來被譽為“九州之上腴”,遠在四五千年以前,這裡已經有人類活動,咸陽附近就存在一些規模不大的仰韶文化遺址。

商代,這裡是程國和崇國佔有之地。周文王滅崇後在此建程邑。武王滅商,文王的庶子高封於此,建立畢國。畢的版圖包括程邑在內的渭河兩岸廣大地區,史稱“畢程”或“畢郢”。又因城邑建於渭河臺地之上,又稱“畢陌”或“畢原”。西周滅亡,平王東遷洛邑,將岐周之地賜與秦,為秦人走出陝甘黃土高原創造了條件。秦襄公二年(前公元776),秦國都城遷至汧(今陝西隴縣南),進入關中平原西緣。襄公十二年(前766)“伐戎而至岐”,已向關中平原進軍。秦武公時,經過四代人的努力,終於將西戎逐出關中。政治中心也步步為營,逐漸東移,由汧、汧渭之會、平陽而到達雍城。秦人在雍城立國近三百年,徹底掃除西戎勢力“益國十二”,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並大力實行政治改革,發展經濟及軍事實力,進入戰國後成為“七雄”之一。但與東方諸強國相比,還相當落後。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痛感“諸侯卑秦,醜莫大焉”,下決心變法圖強。商鞅應募入秦,助孝公改革,改革的重大措施之一就是遷都。《史記·秦本紀》載:孝公十二年(前350),“作為咸陽,築冀闕,秦徙都之”。秦人從此“據河山之固,東向以制諸侯”,發展成為強國,最終統一中國,遷都咸陽是秦國曆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咸陽居關中平原中心部位,戰略地位重要,東向作戰是進可攻,退可守。與六國連年交戰,勝多敗少,而六國的組織進攻往往成效不大。正如賈誼《過秦論上》所說:六國“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咸陽又是經濟富庶之區,沃野千里,水源豐富,便於興修水利,發展農業。

著名的“鄭國渠”建於秦王政時期。秦滅巴蜀後還修建舉世聞名的“都江堰”。通過“以牛田,水通糧”,大量採用鐵器,生產力迅速發展秦的國力超過六國。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拔宜陽”打通進攻中原的通道,戰國時代整個公元前3世紀整體上是秦國節節勝利和六國敗亡的歷史。而所有這些業績都是以咸陽為基地完成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帝國,咸陽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由一個局部王國的都城上升到全國性都城地位。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咸陽則是“中華第一帝都”。這一地位超過“七大古都”中的安陽和杭州,是除西安、洛陽、開封、北京、南京之外唯一的中原統一王朝都城。須指出,一般文獻將咸陽建都併入西安而取消咸陽的古都地位是不對的。咸陽成為中原王朝都城時,今西安僅是其郊區或“京畿”的一部分。承認西安而取消咸陽是本末倒置。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秦帝國的建立促進了咸陽的發展。秦始皇挾滅六國之權勢,所聚斂的巨量財富,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大建“馳道”。修建瓊樓玉宇,鱗次櫛比,綿延數百里,修築了當時中國最巨大的宮殿。咸陽不僅成為全國政治中心,也是經濟和交通中心。主要馳道順著黃河谷地東出函谷關,向東越山西高原而止於碣石,向北直通河套與塞外;向南越秦嶺至於巴蜀。

秦始皇五次大規模出巡,都是利用馳道進行的。秦建都咸陽期間,社會文化也獲得發展。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基本都到過秦都。秦人典籍藏於咸陽丞相府、御史臺和博士處,使咸陽成為秦文化的中心。咸陽的文化生活也相當豐富,咸陽宮裡充滿輕歌曼舞,民間的角抵、散樂、百戲也相映成趣。

當然,秦始皇嬴政也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暴君,急政暴虐導致秦帝國的迅速滅亡。對咸陽來說,秦是興於此也亡於此。《史記·項羽本鹹紀》載:公元前206年,“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秦想傳於萬世,但僅二世而亡。咸陽帝都一舉化為灰燼。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朝中建議自洛陽遷都關中,都城向地勢更為優越的長安轉移,揭開關中平原建都新的一頁,咸陽結束其建都歷史。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總計秦在咸陽建都分為兩大階段,秦王國階段129年,秦帝國階段15年,合計144年秦亡後,咸陽地位一落千丈。漢在此設新城後改渭城縣。唐復設咸陽縣,城址西移10千米至今咸陽位置。由西漢至隋唐的千餘年間有16個封建王朝(政權)建都西安,咸陽為“京畿”之地,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很多帝王和皇親、大臣、貴戚死後大多葬於咸陽北原,僅漢唐兩代皇帝陵即達27個,陪葬墓256處,形成極其壯觀的帝王陵墓群。1952年,咸陽設市,建成為陝西中部新興工業城市。

秦咸陽故城是隨著秦國的發展壯大在一個半世紀的時間內逐漸建設起來的,並非有規劃地一次建成。兩千餘年來,渭河河道不斷北移,將城池大部淤毀。加以秦滅亡時被項羽“犁庭掃穴”搞個精光。史籍記載又不太詳細。因此,整個秦咸陽城的形制、範圍與佈局至今仍不太清楚。大致說來,今咸陽東長陵車站、窯店鎮和尚家村車站一帶及其南北地域,至少是咸陽故城的一部分。

秦咸陽故城規模相當大,是戰國時期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據推測秦都咸陽大約為南北寬6.7公里,東西長7.2公里,鼎盛時有人口七八十萬,比戰國時期最大的齊臨淄城人口還多,甚至可能還多於西漢早期的長安城。郭城內宮殿多集中於城北臺地之上,以今窯店鎮一帶最為密集。其中的一座“宮城"為規整的長方形,經測量東西長1048米,南北寬近600米。有人判斷這裡是咸陽故城中的一處“宮城”。史書記載,宮城有三門,即司馬門、棘(戟)門(今咸陽東北黃家溝、倉張村一帶)和雍門(今塔兒坡)。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郭城的遺址現在基本無存,但《史記白起列傳》載:秦昭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陽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著名學者曲英傑認為這指的是郭城西門。《滑稽列傳》則記載,秦二世想給城牆刷漆的記載,也應指郭城。原郭城位古渭河北岸,但自秦漢以來,渭河河道已北移5.5千米,基本將郭城全部沖毀,現在是以遺蹟難尋。咸陽的建築群有東西對稱分佈跡象,表明有南北向中軸線。秦咸陽故城的建築形制對後來漢長安城的建設產生一定影響。儘管城址已不完整了,但仍有大量遺址存在,出土文物豐富,對研究秦代歷史和中國古代建築史均有價值。1988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咸陽宮殿

咸陽宮室眾多,可分為城內與城外兩大部分。城內遺址又可以分為“咸陽宮”及“六國宮殿”。這些宮室是分三個階段逐步建成的。

第一個階段是秦孝公遷都咸陽,“築冀闕宮廷”,咸陽城僅有雛形。第二個階段是秦惠文王到莊襄王期間,以昭王時期為主,“新作宮室,北逾涇,至於離宮三百”。第三個階段是秦帝國時期,秦始皇建築的宮殿,宏偉而豪華,數量也最多,使咸陽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壯麗的都城。在所有宮殿中,以四處規模最為宏大,是咸陽城主殿,這就是:咸陽宮、六國宮殿、信宮和阿房宮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咸陽宮位秦咸陽故城內中部偏北處的黃土臺地上。始建於秦孝公時期,秦始皇大規模擴建,成為咸陽城內的最大宮殿群。是秦始皇帝議決政事之處。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孝公時主建“冀闕宮廷”,始終是咸陽宮城的主要建築。所謂“冀闕”,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即魏闕也。……當記於此門闕”。因此這是立於宮城門前大道兩旁的多層建築物,是國王頒佈教令,臣下待詔聽命之處,也是王權的象徵(類似於明北京的承天門)。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考古探測在窯店鎮東北牛羊溝兩側發現對稱的東西對峙的兩個夯土臺基遺址,被認定為“冀闕”遺蹟,牛羊溝則是秦原穀道通過之處。根據遺址可復原為一組跨越穀道的以飛閣連為一體的上下三重的高臺建築。遺址土臺夯土築,夯層厚6-9釐米,土質純淨,相當堅實。臺東西長60米,南北寬45米,高6米。夯土臺頂是宮殿基址,由1室構成,結構相當複雜。高臺中央是由版築厚圍牆環護的宮室主體,東西長13.4米,南北寬12米,室正中有直徑60釐米的“都柱”遺蹟,地表為硃紅色的“丹地”,這應是皇帝使用的廳堂。出廳堂東門為過廳,過廳之南為寢宮。廳堂西為斜坡道,可走上西部高起的平臺。臺西又有南北向的兩間房子。下部臺基北側有2大室,南側由東西向似為浴室的房子和三間居室構成,應為后妃居處。臺基下部的南、西、北三面有迴廊環繞,是聯繫各房間的通道,還有散水遺蹟。宮內牆壁塗白粉後再繪壁畫。壁畫用黑、赭、黃、大紅、硃紅、石青、石綠幾種顏料。畫面有直紋、曲線紋、幾何紋構成的圖案。夯土臺基西南有另一座宮殿基址,彼此有夯土連接。已發掘出西閣道長324米,寬5米。左右殘壁繪滿壁畫,為秦王車馬出行圖,上繪車馬、人物、花木、房屋等,秦代宮室壁畫的發現,在中國建築史和美術史上均有重要價值。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咸陽宮用磚種類繁多,質地堅硬,色多青灰,表面飾有花紋。分方磚和空心磚兩類。方磚有的飾太陽紋、米格紋、雙勾紋、渦紋和方格紋;空心磚常飾回紋和菱形紋,少龍紋和鳳紋。瓦有板瓦及筒瓦和瓦當,多青灰色。瓦當常用單線或雙線分成4個扇形區,內紋、植物紋和鹿、馬、鳥、蟲等動物紋。由於磚飾及瓦當飾古樸精美,均為重要的秦代文物。宮殿還發現陶水管道和排水池。部分地段出土少量銅質建築構件。

六國宮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臨滑,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今咸陽東面渭城灣至楊家灣之間的北原就是秦時的“鹹北阪”,六國宮室分佈於咸陽宮東西兩端,在柏家嘴及毛王溝一帶,建築基址密集,平面佈局各異有六國文物出土,大概就是六國宮室分佈的地區。如在柏家嘴及毛王溝宮殿遺址中有燕與楚國的瓦當出土。長陵車站北恰魏村則出土具齊國風格的雙鹿樹枝紋、樹枝菱角紋和雲水紋瓦當。長陵車站東北路家坡發現楚國金幣“陳愛”。咸陽東塔兒坡秦墓曾出土魏安邑下官鍾和修武耳杯等銅器及三晉銅器,這裡可能是秦遷關東十二萬戶豪富居住之所。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信宮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第二年在渭河南建築的一座規模巨大的宮殿群。《史記》中有“作信宮渭南,已更命信宮為極廟,象天極。自極廟道通酈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信宮築成,皇帝朝會與舉行盛典由咸陽宮轉移到此。秦王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著名的郡縣制與封建制的爭論並導致“焚書坑儒”案就發生在這裡。始皇后期改信宮為極廟,是祭祀天神的場所。朝會與慶典改在阿房宮進行。信宮遺址今已蕩然無存。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阿房宮是秦宮室中最宏大和最豪奢的宮殿,咸陽城外離宮數量巨大,為後世所難比擬秦都不少重要宮室在今西安(西郊15公里處,咸陽市東南15公里處)。而在西安範圍內,最重要的是阿房宮。阿房宮不是一個宮殿,而且是一座宮城,是秦代最壯觀、最豪華和規模最大的宮室。秦始皇后期的朝會、慶典、議事和經常居住的地點,被稱為“阿城”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阿房宮位今西安西部, 始建於秦惠文時。《三輔皇圖》稱:“阿房宮亦曰阿城,惠文王始建,宮未成而亡,始皇廣其宮”。如果從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中對阿房宮的大規模建築描述的營建年代是公元前212年,建築意圖和擴建情況及形制規模是:秦始皇嫌咸陽人多,而先王宮室過小,便用刑徒70萬人,“在北山採石,巴蜀及荊楚提供木材,“前殿東西500步,南北50丈,上可坐百人,下可建五丈之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阿房宮主要由宮城(阿城)前殿及其他附屬建築組成。西、北、東三面有牆南面無。周長五里一百四十步(約合2148米),牆體高八尺(約1.9米),上寬四尺五寸(約1米),下寬一丈五尺(約3.5米)。秦末被項羽焚燬(值得商榷),宋以後已變為農田,僅留若干遺址。前殿是阿房宮主體建築,現存夯土臺基東西長1300米南北寬500米,臺高在10米以上,總面積60餘萬平方米,規模之巨確實驚人,是一座罕見的巨型建築基址。傳說宮門立有用從全國收繳來的銅器鑄成的12座“金人”。整座宮室為一大群宮苑包圍,前殿遺址東側有“始皇上天台”,也是一座宮殿建築臺基。其他大型建築基址留存至今的還有十幾座,共同構成阿房宮的群體建築。不僅宮內,從咸陽到驪山還建造了宮苑幾十座,逶迤相連達30餘里,離宮別館彌山跨谷,遙相聯結,表現秦帝國不可一世的氣魄也反映其驕奢淫逸的暴政,秦始皇併為完成阿房宮的全部工程,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東巡途中駕崩,九月葬於驪山。秦始皇去世時,阿房宮尚未修成,工程被迫停了下來,秦二世胡亥將所有刑徒都調往驪山加緊完成始皇陵的營建。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四月,秦始皇陵主體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時的阿房宮工程已停工了7個月。為實現先帝的意願,秦二世從陵墓工程中調出部分人力繼續修築阿房宮。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起義爆發,秦帝國在崩潰危急的狀態下,阿房宮工程被迫停止了。但是,秦朝統治集團內部在這種時候對阿房宮是否繼續修建這個問題上還嚴重的分歧。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勸阻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宮,觸怒二世,三人被送交問罪處死。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八月,趙高作亂,將二世劫持在望夷宮,逼迫二世自殺。二世既死,阿房宮最終完全停工,直到秦帝國滅亡。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關於項羽是否燒燬阿房宮現在有爭論,在戰亂的年代主體的一些建築遭到破壞是肯定的,但是根據《漢書·東方朔傳》的記載,大部分“阿城”在西漢中期還依然存在。十六國時期西燕的皇帝慕容衝還在“阿城”種了幾千株鳳凰樹。甚至到了隋末李世民領兵時,還屯兵於此。直到宋代阿房宮才徹底的消失在歷史之中。

秦離宮(行宮)

秦國力強盛,也是一個奢靡成風的國家。大興土木建築離宮是其主要表現之一。從中國整個歷史來看,歷代帝王均築離宮,但數量之多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和分佈之廣都很難與秦國相比。秦建離宮始於惠文王時期,據《三輔皇圖序》載:“惠文王初都咸陽,取岐雍巨材,新作宮室。南臨渭,北逾涇,至於離宮三百。”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其分佈西迄寶雞,東至臨潼。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歷史上罕見的大規模修建建宮殿。《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史記正義》引《廟記》雲:在關中“北至九曖、甘泉,南至長楊、五柞,東至河,西至汧渭之交,東西八百里,離宮別館相望屬也”。難怪唐著名詩人李商隱在《咸陽宮》一詩中寫道:“咸陽宮闕鬱嵯峨,六國樓臺豔綺羅,自是當時天帝醉,不關秦地有山河。”寫盡了秦宮室的繁華與奢侈。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秦離宮大部已湮沒無聞,古籍中留有宮名的還有數十座,如西安附近的阿房宮、興樂宮、六英宮、華陽宮、芷陽宮、長安宮(以後建為漢長安城)、南宮、宜春宮(以後是漢杜陵)、曲臺宮,鳳翔附近的橐泉宮、蘄年宮、棫陽宮、回中宮,寶雞附近的虢宮、羽陽宮,咸陽城郊的蘭池宮、望夷宮、信宮,臨潼北的步高宮、步壽宮,淳化北的林光宮(以後漢建為甘泉宮),乾縣北的梁山宮(以後是唐乾陵)。關中離宮建於平原已基本無遺蹟。

比如洛南秦離宮,據《中國文物報》報道,在今陝西洛南發現一座大型秦代宮殿遺址,位縣城西被稱為“李密冢”的高丘上。遺址主體為一長方形高臺基,西高東低,分兩階段。臺基東西長5米,南北寬45米,面積2400方米。臺基西部高處高於地面11米,其上分佈少量繩紋瓦礫。表土之下有一厚約40釐米的紅燒土層,其下為倒塌的建築堆積和建築地面,可能是秦末項羽屠咸陽時被焚燬的遺蹟。遺址採集到戰國晚期至秦代的瓦當、板瓦、筒瓦、鋪地磚、空心磚殘塊。建築地面經過打們於學神表擊阻磨,平整光亮,顯示秦代宮廷建築的高超水平。臺基中下部距當年地表有3米多,推測該建築至少有三層。臺基四周也有秦瓦礫分佈,其中向東延伸最遠處可達百米之外,向西250米,因此離宮範圍相當大,超過臺基數倍。臺基四周還發現有礎石一類的巨石埋藏,一般距地表0.5米。出土建築材料及構件與秦咸陽宮遺址出土者相同證明離宮建於秦始皇當政時期。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最北邊的碣石宮位今河北北戴河至遼寧綏中濱海一帶。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始皇之碣石……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堤防。”也就是說秦始皇在拆毀關東諸侯的城郭,破壞護城河道的同時建設了一座龐大的碣石行宮。

後世漢武帝、魏武帝、唐太宗等威名卓著的帝王均曾來此“觀滄海”,使離宮之名噪於天下。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秦碣石宮的範圍實際上西起河北秦皇島北戴河金山嘴,東至遼寧綏中黑山頭、牆子裡,長約40千米。(就是現在著名的東戴河,萬家鎮的止錨灣,)西距山海關15公里。此遺址群範圍南北長4公里,東西沿海岸3.5公里,面積達15平方公里(14萬多)包括六處大型宮殿遺址,分佈在石碑地、黑山頭、金絲屯、瓦子地、紅石砬子和周家南山等處。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離宮大門或前殿在西部,而主體建築在東部。西部建築以北戴河宮殿遺址為中心分佈於金山嘴至橫山一帶。1986年在橫山發掘出建築群址的後半部約16萬平方米。其中有組兩座東西長52米,南北寬172米,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的大型宮殿,似為宮延正殿。基址出土大量秦漢瓦當、瓦片空心磚部分直徑超過40釐米的瓦當與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出土者相同。東部主體宮殿位於綏中縣萬家鎮牆子裡村的石碑地,東距緩中56千米,西距山海關15千米。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這是一組完整的有宮城的結構複雜規模龐大的宮殿建築群。已查明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在沿海14千米範圍內還佈置有其他從屬建築,是一處巨大的離宮型都城。該離宮由碣石門及碣石宮兩部分組成石碑地就是碣石門遺址,是《史記)中所說秦始皇“刻碣石門處。今殘跡猶存。面對碣石門為大型宮殿群,周有長方近曲尺形宮牆,內分佈棋盤式的夯土臺基,中部又有南北向長400米寬6米的中央大道貫通。位於南部正中的方形夯土臺基特別高大,是戰國盛行的高臺宮觀建築。臺(墉)各邊長40米,四周有柱礎,具有內外廊結構。出土塌落宮殿的屋頂瓦礫和揭露出地面臺階、陶井儲冰設施和排水系統等的遺蹟。所出土秦瓦與陝西臨潼秦始皇陵陵園建築所用者相同。其中巨型夔紋瓦當直徑達60釐米。殿址東西及其北部連結附屬建築,有西漢瓦件出土,證明離宮始築於秦而沿用至漢。主殿西2000米的黑山頭岬角有西闕遺址。闕樓築於海濱高臺地上,由前後三層殿屋及迴廊組成。主殿東側相應部位的止錨灣紅石崖上有東闕遺址,發現秦漢空心磚臺階、菱格紋鋪地磚和帶陶文的板瓦筒瓦等建築材料。宮城以北為大片瓦渣地,大約是漢末曹操軍東征出關時的兵營遺址。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整個碣石宮建築結構富有秦代特色,特別是東部建築保持秦咸陽“一主雙闕”的秦代傳統建築格局,其規模又為秦代諸離宮之冠僅次於咸陽都城,因此建築遺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考古學家蘇秉琦指出,碣石宮遺址不僅是秦代離宮的典型,而且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紀念性建築,也是秦帝國的象徵,是中華多民族統一國家發展里程上的一座豐碑。1988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國對公室的營造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秦國的歷史猶如天上閃亮的流星,在黑暗的宇宙中漂流蟄伏千年,劃過大氣層的最後時刻爆發出耀眼而短暫的光輝。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秦在歷史上的功過孰多孰少我沒有資格去評論,但是秦帝國結束自春秋五百年來的分裂割據和混戰的局面,建立疆域遼闊的中華帝國,秦國為後世確立的中國大一統思想足可以彪炳千秋。

中國古代都城(十三)置六國宮殿於咸陽,集民力以築阿房。秦都記


最後同樣附上唐杜牧的《阿房宮賦 》著名的一段話來作為對秦國的評說吧,“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資料來源

《中華古國古都》

《資治通鑑》

《史記,秦本紀》

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