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他們還年輕,時光匆匆,帶走追夢少年,致敬Beyond

1993年對有些人來說是悲傷的一年,因為那一年有兩個人去世,一位是奧黛麗赫本,另一位是黃家駒。

那一年,他們還年輕,時光匆匆,帶走追夢少年,致敬Beyond

初識Beyond是源於一張DVD,2003年北京工體演唱會。同年beyong還在香港紅磡,吉隆坡莫迪卡球場,廣州天河體育場等地開演唱會。那是黃家駒逝世十週年。一場沒有黃家駒的演唱會,一個沒有黃家駒的Beyond。Beyond超越Beyond也成了演唱會主題。這屬於後Beyond時代,自2003年的演唱會之後2005年三人又做一場巡演。只是已沒了有家駒的輝煌,從此Beyond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那張DVD只有A面,沒有B面,多年之

那一年,他們還年輕,時光匆匆,帶走追夢少年,致敬Beyond

後在網絡上搜尋找到完整的演唱會視頻。一首《海闊天空》開場,狂勁的開頭,然後三位清唱將歌迷帶入節奏。這首歌也成了自己的最愛,在在KTV的第一首歌必須是《海闊天空》。

家駒還在嗎?還在,加強說我們永遠是四位一體的,一首《抗戰二十年》就說明了一切,這首歌是家駒遺作,在逝世十年才推出。影像還原技術讓家駒又一次站立在大家的眼前,一首《抗戰二十年》,成了他留給我們最後的禮物。二十年不短,二十年的成長,十年的懷念,轉到的都在眼前。

生命是一場旅途,是否選擇後悔,用生命編織的歌曲傳唱於世間,信念就是支撐他們一切的理由。愛香港,因為張國榮,愛搖滾,愛Beuond。

90年代100人中會50個人會唱他們的歌,在華語歌曲中

那一年,他們還年輕,時光匆匆,帶走追夢少年,致敬Beyond

Beyond的歌傳唱最為廣泛,沒有之一。

他們是最純粹的歌者,不傳唱愛情,以勵志歌曲作為主唱。歌詞往往能引起社會共鳴,催人奮進。

《大地》是Beyond出道至1988年,最成功的一首歌,亦奠定了Beyond在香港樂壇的地位,同時成為Beyond的成名曲,從此也開創了流行歌曲非抒情時代。也是一個絕對理想主義的時代,做音樂的夢想不變,堅持理想主義,就沒有思想的禁錮。

一首《不再猶豫》表達他們對音樂的立場,堅持走自己的音樂風格,不去跟風追捧。這就是價值所在,歌聲高亢不低沉,是骨子裡的精氣神。

香港對的繁華離不開娛樂,在燈紅酒綠,交杯換盞的氣氛下呈現更多的是浮華。Beyond對這一切有著刻意的逃避,並做一首《俾面派對》予以諷刺,說到“香港沒有真正的音樂,只有娛樂圈”,表達對香港樂壇的不滿。

1990年香港電臺一檔《愛心第一旅》節目邀請Beyond成員遠赴非洲,途中他們聽到曼德拉事蹟,創作《光輝歲月》,以致敬曼德拉推翻南非白人種族主義統治的決心。1991年Beyond作為香港世界宣明會代言人再次前往非洲做親善訪問。目睹非洲戰亂的現狀,因為語言不通,問翻譯愛與和平怎麼說,在翻譯的幫助下,十分鐘寫出《Amani》這首反戰歌曲,因為通俗易懂,孩子們很快就學會。訪問結束回香港後Beyond出現在各大慈善活動,併成立“第三世界基金”用於救助在戰亂中無家可歸的婦女孩子。

沒有人的人生是容易的,Beyond成員也一樣。1991年一部《莫欺少年窮》上映,該片講述了吳家駒、譚貫中、陳自強和葉世榮四人的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雖然電影略顯誇張,但也反映四人為最求音樂夢想的不易。

香港從不缺乏商業氣息,一切都可與商業化,原創往往得不到重視,翻唱日本歌曲反而會得到娛樂公司的推崇。音樂本身的價值被忽視,這與Beyond的理念相違背,在1992年Beyond簽約華納,將事業重心轉移至日本。

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Beyond在日本的發展並不順利。第一張專輯《超越》,反應平平,隨後推出第二張專輯《樂與怒》,不久在參與一檔類似衝關的節目中意外墜臺,經過6天的搶救,但無力迴天,至此便與世長辭。

“疼,保重”是家駒對弟弟和全世界的道別,再無多言。

那一年,他們還年輕,時光匆匆,帶走追夢少年,致敬Beyond

93年香港香港開了一場沒有歌星的演唱會,卻是最動人的演唱會,2600人,只播放家駒生前歌曲,沒有過多的言語。歌迷大喊“回來啊”,手作“我愛你”姿勢,高呼“家駒”,表達自己對家駒的思念。

劉德華說“家駒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正真的明星,是他帶領我進入了音樂的殿堂”。

羅大佑說“香港沒有真正的音樂人,除了家駒,這樣的人降臨在人世間,本來就是一個奇蹟,上帝不會在派一個音樂天使下凡了”。

張國榮說“Beyond他們的精神是中國人應該有的,我打心眼喜歡他們”。

家駒是香港的搖滾教父,開創香港音樂里程碑。Beyond的靈魂人物,只是天妒英才。一個樂隊傳奇已不再,但卻影響了幾代人。他們是音樂與生命的結合,生命與心靈的碰撞。那一年他們還年輕,是一群為夢不斷追逐的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