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进入补肾误区——六味地黄丸

鉴于大家对补肾类方剂比较感兴趣,特此科普,以避免大家进入中医误区,合理使用中医药,避免滥用,目前市面上诸多补肾药物广告,夸大其词,引人噱头,应擦亮眼睛,避免盲从!


避免进入补肾误区——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来源】乃宋代著名医家,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中的方剂,钱乙在《金匮要略》肾气丸的基础 上化裁减去桂枝、附子二味,名之“地黄丸”,用于治疗肾怯诸证。《小儿药证直诀笺正》云 “仲阳意中,谓小儿气甚盛,因去桂附而创立此丸,以为幼科补肾专药”。

【组成】熟地黄 山萸肉 干山药 泽泻 牡丹皮 茯苓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

【功用】填精补肾

【主治】肾精不足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 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儿囟门不合,舌红苔黄,脉沉细数。

【方解】君药:熟地黄 滋阴补肾 填精益髓

臣药:山茱萸 补养肝肾 兼涩精

山药 补肺脾肾

三药合用,肾肝脾并补,称“三补”,熟地量大仍以补肾为主。

佐药:泽泻 利湿而泄肾浊,减熟地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都可泄肾 浊,助真阴复位,丹皮清泻虚热,制山萸肉之温涩。

三药合用,共成“三泻”。

六药共用,补泻兼施,泄浊以生精,降火以养阴,共奏滋肾之阴精而降相火之功


避免进入补肾误区——六味地黄丸


【常见误区】

1.盲目进补。自古以来,无论古人以及今人都很注重房中养生,我国古代先贤更是有许多著作《房中补益》、《玉房秘诀》、《玉房指要》、《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等等,但鉴于我国的保守文化使然,许多古籍皆以失传,但通过药补的方式来实现房中养生,还是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不然损伤人体正气得不偿失,也误会了伟大的中医药文化。

2.药补乃为次,是药三分毒,中医药通过植物或动物药之偏性发挥作用,若机体无阴阳失和之性,也不提倡服用,这一类的话可以考虑中医导引呼吸吐纳之术,八段锦,五禽戏等,结合现代力量训练,一静一动,张弛有力。


避免进入补肾误区——六味地黄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