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項鍊》:讀不懂馬蒂爾德的虛榮與不幸,說明你還太年輕

《項鍊》是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於1884年的短篇小說。小說以一條華美的鑽石項鍊作為線索,側面描寫了法國不同社會階層,人們的生活、情感以及人性背後的慾望。

馬蒂爾德因為丟失了一條“假”鑽石項鍊,不得已用自己的十年青春和辛苦勞作來償還。小說看似對人性之中慾望和虛榮的批判,實際上宣揚真誠和勤勞,才是為人之本。

年少懵懂,我一直將《項鍊》看作一個年輕的女人為自己的虛榮心買單的故事。如今重讀《項鍊》,我從這本看似批判社會虛榮風氣的小說中,看到了更多關乎人性與救贖的內涵。

莫泊桑《項鍊》:讀不懂馬蒂爾德的虛榮與不幸,說明你還太年輕

一條假項鍊看盡眾生相,馬蒂爾德的虛榮裡寫著全社會的慾望

“項鍊”是整篇小說的串聯線索。女主人公馬蒂爾德因為一條鑽石項鍊走上人生的高光時刻,最後也因為這條項鍊而跌入人生的谷底。

馬蒂爾德的命運看似是因為項鍊而急轉直下,事實上,這條項鍊只是她命運悲劇的一個觸發點。而虛榮心,才是真正讓她萬劫不復的根源。

一個女人,貧窮又美麗,是一個悲哀又危險的事實。小說裡這樣寫道:

“女子原就沒有什麼地位,她們的美麗、她們的嬌豔、她們的丰韻就可以作為她們的出身和門第。”

馬蒂爾德的痛苦正是來源於這種認知與現實生活的衝突。她以為,自己生來就是為了享受這樣的豪華生活。

因此,面對餐桌上的家常便飯,她自然而然地幻想出山珍海味;放眼家徒四壁的居所,她習以為常地渴望著富麗堂皇的廳室。沒有漂亮的衣裳,也沒有精緻的珠寶,而她恰巧偏愛這些。

馬蒂爾德對物質的慾望遍佈在生活的每一個細枝末節裡,當這些東西得不到滿足,她終日鬱鬱寡歡、萎靡不振。

馬蒂爾德的悲劇看似始於虛榮,但又不止於虛榮。小說除了講述慾望對人的支配和影響,同時也在向人們昭示,人人皆有慾望,慾望本無罪。

在小說中,馬蒂爾德是個風姿綽約的女性,她渴望享受優渥的物質生活,渴望人們承認她的魅力。然而,階級和出身讓她的這些願望盡數落空。馬蒂爾德的慾望真實,但並不可恥,因為小說中的每個人身上,都充斥著各自的慾望。

馬蒂爾德的丈夫是一個小公務員,處於社會中下層,某種程度上也難逃“虛榮”的桎梏。當所有人都覺得部長的舞會千載難逢,他也千方百計地去攀附,弄到一張舞會請帖,證明自己的能力,博取太太的歡心。這種隨波逐流的攀附,何嘗不是虛榮的一種?

馬蒂爾德的好友弗雷斯蒂埃太太,作為上流社會的貴婦,竟會以一條假項鍊來充當數萬法郎的真品,以此彰顯自己的富有和尊貴。她身上虛偽做作的一面,在慾望面前也昭然若揭。

通過弗雷斯蒂埃太太這個形象,我們窺一斑而可以知全豹。在80年代的法國社會中,無論是底層還是上流社會人士,整個社會瀰漫著一種浮華的風氣,人們內心狂熱的慾望呼之欲出,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戴著虛榮的標籤。

莫泊桑《項鍊》:讀不懂馬蒂爾德的虛榮與不幸,說明你還太年輕

但是,追根溯源,虛榮是慾望衍生出的產物。虛榮不值得提倡,人性的慾望同樣也不該被批判。


在真實的慾望之下,真誠和勤勞既是為人之本,也是解救之道

莫泊桑塑造了馬蒂爾德這一形象,表面上是寫她被物慾所支配的人生,事實上卻在寫是歌頌她於物欲橫流的世界中,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的可貴。

小說通過不同角度的對比,呈現了一個關乎人性和救贖的主題。作者通過明暗兩條脈絡,凸顯了馬蒂爾德和弗雷斯蒂埃太太之間的價值觀以及人性差異。

為了參加舞會,作為平民階層的馬蒂爾德去富人階層的朋友,弗雷斯蒂埃家裡借了一條“假”鑽石項鍊。不幸的是,在舞會結束後,她弄丟了項鍊。馬蒂爾德和丈夫選擇傾家蕩產,償還給朋友一條真項鍊。

諷刺的是,弗雷斯蒂埃身為別人眼中的貴婦,竟然會去買一串仿製的假項鍊,這看似令人大跌眼鏡的真相,其實是作者埋下的一條暗線。

這個謎底在小說的最後,被弗雷斯蒂埃太太自己揭開。她一開始就知道項鍊是假的,但卻不會告訴其別人這是冒牌貨。

她究竟買過多少假首飾,我們不得而知。這個情節也揭露了上流社會圈子中,人們為了追求體面,使用虛偽的手段競相賣弄、相互攀比的本質,作者藉此批判了一種浮華、務虛的社會風氣。

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馬蒂爾德的真誠顯得尤為可貴。她在丟失項鍊的第一時間,沒有逃避,沒有欺騙,而是本著誠信之心去彌補。

莫泊桑《項鍊》:讀不懂馬蒂爾德的虛榮與不幸,說明你還太年輕

馬蒂爾德不是在為自己的虛榮買單,事實上,馬蒂爾德所的是對善良和真誠的一種堅守。

小說還描述了馬蒂爾德還債前後的模樣變化。十年前,她貌美如花,但也虛榮浮華,終日活在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對現實生活的埋怨之中;十年後,她粗聲大嗓,容顏不再,但卻腳踏實地,充實而圓滿。

正如小說結尾,當馬蒂爾德成功還債,告訴弗雷斯蒂埃她這幾年的經歷時,她感到一種自豪而天真的快樂。這種快樂正是她在此前的生活中從未有過,通過勞動實現自我價值而獲得的快樂。

那一刻,我覺得她不是在被命運蹂躪,相反,她獲得了自我救贖的成功。

比起購買虛假項鍊的弗雷斯蒂埃太太,馬蒂爾德活得更加真實誠懇。我們無可避免地都會受慾望的支配,但是要牢記,真誠和勤勞才是為人之本。


人生就是從偏誤邁向正軌的過程,知錯能改的人都值得尊重

莎士比亞曾經說:“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

莫泊桑《項鍊》:讀不懂馬蒂爾德的虛榮與不幸,說明你還太年輕

馬蒂爾德用她的一生向讀者昭示了幾個的道理。

貧窮不是原罪,盲目攀比,心為物役才是最大的悲哀。

一個人的慾望和虛榮僅一步之遙。物質的慾望人人都有,但是一旦盲目追求過了頭,就成了華而不實的虛榮。

貧窮並不可怕,追求優越的物質生活也無可厚非,但是一種不加剋制,不曾建立在現實合理性的物質追求,只會讓一個人慢慢脫離現實生活的奮鬥,成為物質的奴隸。

心為物役的背後,是一個人對自我價值認知的偏差。

一個人,過於虛榮,說到底,是未曾真正認清自我價值。虛榮的東西都是表面的、物質的,當一個人認為生活的核心是物質的滿足,那麼,這個人的精神世界已經極度匱乏,除了物質以外,他找不到其他能讓他滿足,實現自我價值的東西。

正如在馬蒂爾德初期的生活中,她渴望通過婚姻改變自己的命運和出身,她對自我價值的認知不過是成為有錢男人的附庸,成為漂亮女人羨慕的對象。

“她覺得自己生來就是為了享受這些東西的。她最希望的就是能夠討男人們的喜歡,惹女人們的嫉妒,她楚楚動人,她希望到處受歡迎。”

在這一段心理描寫中,馬蒂爾德已經完全將自己物化了。在她的一系列幻想中,包含了對物質的追求,卻絲毫沒有體現對真實勞動與奮鬥的認可。

在某種程度上,馬蒂爾德將一個女人的成功歸結為容貌的出眾和婚姻的成功,因為這兩點結合,便意味著不勞而獲的物質生活享受。這樣一種錯誤的價值定位致使馬蒂爾德覺得生活黯淡無光,人生了無希望。

相比之下,夏洛蒂·勃朗特《簡·愛》中的簡才是一個自我意識極強的女性。面對身材矮小,樣貌平凡的事實,簡不卑不亢;面對鉅額財產的誘惑,她堅定地選擇親情;面對羅切斯特的追求,她既不為其財產而動心,也不為其殘疾而離棄,只是發自本心地選擇了婚姻的尊嚴。

莫泊桑《項鍊》:讀不懂馬蒂爾德的虛榮與不幸,說明你還太年輕

在簡身上,我看不到她的生活有一絲半點被物質慾望捆綁的跡象。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她都能活出生命的灑脫。當人們普遍追求物質,趨之若鶩之際,她只是順從內心,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價值認可,因此,沒有什麼物質的誘惑能夠奴役她。

那麼,作為一個平凡人,我們又該如何擺脫物質的奴役,正確實現自我價值呢?

從務虛到務實,人要學會知足常樂、驅使慾望,而不是淪為慾望的奴隸。

在小說的結尾,馬蒂爾德經過十年的辛苦勞動,從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對生活不滿的幽怨美少婦變成了一個勤儉持家、堅強又粗暴的家庭主婦。馬蒂爾德經歷的這十年,其實也是尋找自我價值的一個過程。

在丟失項鍊之前,她過著沒有目標、沒有理想,也沒有實際勞動經歷的生活。在這樣的虛無生活中,各種不切實際的慾望充斥著她的腦海,她的生活,一片黑暗。

項鍊的丟失,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也在同時給予了她生活的目標與奮鬥的動力,在這個過程中,她逐漸成長,從務虛走向務實。

隨著真實的勞動與人間的疾苦降臨到她身上,那些不切實際的慾望就此離她遠去。生活的打磨讓她成為一個堅毅的婦人,苦難之中,那些往日她難以體察的微小幸福終於一個個地在她心頭復活。

莫泊桑《項鍊》:讀不懂馬蒂爾德的虛榮與不幸,說明你還太年輕


馬蒂爾德也終於明白,那些空中樓閣一般的慾望,永遠不如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讓她幸福。

十年中,馬蒂爾德成功地從一個被慾望驅使的人變成了一個驅使慾望的人。在奮鬥的過程中,她的慾望給予了她無比明確的目標和信念,支撐她度過一切艱難時光,面對一切挑戰。

其實慾望並非痛苦的根源,真正的痛苦是一種除了慾望以外,既無目標,也未曾努力和奮鬥過的人生。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賬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