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大水利工程复工率达到100%,作业人员到岗3976人到位率99%

4月20日,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79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重大水利工程复工复产情况。


湖北省重大水利工程复工率达到100%,作业人员到岗3976人到位率99%


湖北省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全部复工复产达效

发布会上,湖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静介绍,目前,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荆江分洪区近期重点项目、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这5个湖北省纳入国家172项重大节水供水项目的在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已经全部复工复产达效。

2月下旬以来,省水利厅通过调度视频会等方式,有序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督导重大水利工程有序复工。

3月6日,黄盖湖防洪治理工程(湖北部分)按下“重启键”,此后,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荆江分洪区近期重点项目采取“点对点”运输方式,建设管理和施工管理人员率先到岗履职,优先安排非武汉居住地和工程就近地区人员返岗工作,保障人员、设备和原材料供应的措施逐步落实到位。3月25日,荆江分洪区近期重点项目开始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标志着湖北省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全部复工复产。

至4月中旬,经参建各方共同努力,重大水利工程复工率达到100%,作业人员到岗3976人,到位率99%,实现复工复产达效。

李静表示,下一步,省水利厅将对项目度汛要求和重要节点目标进行全面梳理,采取有效措施克服疫情对工期的影响,确保工程安全度汛,确保重要节点任务按期完成。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做好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各项保障

李静介绍,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工期有所延误,为更好完成2020年度建设任务,一是各建设单位要调整优化施工方案,突出关键线路,增加作业面,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加强资源配置,增加技术人员和劳务作业人员,增加机械设备,增加作业时间和作业强度。比如碾盘山枢纽工程建管局,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赶工计划,增加一台大型混凝土浇筑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近20%;三是强化安全质量管理,按下水利建设“快进键”的同时,要做好安全防范、排查风险隐患,压实安全责任,保质保量完成全年水利建设任务。

鄂北局:有信心也有能力如期完成2020年鄂北全面通水的目标

鄂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鄂北工程的建成通水将对促进鄂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基础保障和支撑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工程计划今年实现全面通水,但由于疫情影响,施工一定程度滞后,2020年鄂北全面通水的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以下简称“鄂北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庆国在发布会上表示,有信心也有能力如期完成全线通水目标。

3月下旬至4月初,鄂北局组织专班到工程现场,研究解决施工单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施工原材料供应生产企业供应链问题,积极协调地方政府和卫生、交通、水利等部门,打通原材料供应的断点堵点,让施工单位尽早步入正常建设轨道。

4月上旬,根据各施工标段复工实际情况,及时调整2020年建设实施方案,重新编制实施组织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保障措施;组建工作专班常驻工地,与施工单位同吃同住,抓实抓细各项措施落实,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滞后的进度补回来,确保全线通水目标顺利达成。

截至目前,鄂北工程全部施工标段均实现正常作业,返岗复工人员累计达到2530人,现场施工机械设备220台(套);浇筑混凝土1200立方米,完成建设投资2000万元。

围绕“三增一延”抓落实 把洪湖东分块蓄洪工程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湖北省洪湖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毛向云介绍,为全面完成今年工程建设投资任务,将通过组织参建单位分析形势,研究对策,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管理措施,主要围绕“三增一延”抓落实。


“三增”:一是增加施工段面。在26公里堤防工程全线,一字排开,加开工区,实行全段面作业,全方位施工。二是增加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增加管理人员约80名,增加施工人员510人,压实工程建管责任和疫情防控责任,倒排工期,掀起施工高潮。三是增加机械设备。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增加挖掘机、推土机、碾压机、运输车辆295台套,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施工作用。


“一延”是适当延长施工时间。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取人歇机不歇的形式,延长施工时间,早开工、晚收工,向时间要工程量和效益。除此之外,还要在运输道路保畅、土场土料保护、后勤协调保障上做足文章,为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