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慢、錯過識字敏感期?家長了解認知規律,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識字慢、錯過識字敏感期?家長了解認知規律,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寶妹比較小的時候就對字感興趣,但因為我總覺得識字不用太早,自己又嫌麻煩想偷懶,既使意識到她識字敏感期的到來時,我並沒有趁機去引導,白白錯過良機。

轉眼間,孩子就大了,想著讓她在上小學前實現自主閱讀,卻發現她的識字量還遠遠不夠。於是,從去年開始,開始將識字提上日程。

沒想到,孩子對此壓根不感興趣。若強逼她認字,她分分鐘能情緒爆發。怎麼辦?難道就此放棄?

剛好前段時間看完了《認知天性》一書,它是由11位世界前沿認知心理學家花費10年科研心血,總結出的認知規律。在書中介紹了人們學習的普遍誤區,揭露學習的本質,並給出了對應的學習策略。

瞭解到人類普遍學習規律後,我決定帶著寶妹換個方法再試試,沒想到真的效果顯著。

識字慢、錯過識字敏感期?家長了解認知規律,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先來說說我們識字路上踩過的坑

誤區一: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一開始,我挑選了一套她比較喜歡的識字教材,每天按部就班地帶她指讀課文,再指讀後面的生字。每一課都是花上幾天時間一遍遍重複,直到她認識大部分生字。

剛開始,她還比較配合。但是讀了幾遍後,她很快能“自主閱讀”了。然而,這並不代表她已經認字,而是因為她已經能背下整篇文章了。隨之而來的麻煩就是:因為熟悉,她開始懈怠了。不願再跟隨我指讀了,甚至有時我還沒開始指讀,她就自己把整篇文章“讀”完了。

唯一的好處是:她十分樂意這種學習方式。畢竟,很輕鬆,她只要張張嘴,大部分時間都是我捧著書本在看。但是一段時間讀下來,她壓根沒認識幾個字。

《認知天性》裡提出(本文除特別說明,所有引用皆出自《認知天性 》一書):

重複閱讀與集中練習會讓人越做越熟練,在這個毫無挑戰的過程裡,你會逐漸產生“已經記住了”的錯覺。但實際上這種方法達不到真正的精通,也無法產生持久記憶,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大腦偏愛懶惰模式,一旦進入熟悉期,它能懶則懶,對於沒有難度的事情,它會放棄思考。而沒有主動思考的重複練習,很難真正學習到新的知識。

這就像生活中很多人一樣:看似十分勤勉地學習、工作,但卻始終收效甚微。因為大腦只是停留在表層習慣動作,沒有深入思考,只是原地打轉,自然就不會有進步。


識字慢、錯過識字敏感期?家長了解認知規律,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誤區二:總想輕鬆應對

剛開始陪寶妹認字時,很難看到效果。並且,時間久了,孩子也不願配合。畢竟,當她對認字沒興趣時,一味地強迫要求只會招來她的逆反心理。於是,我和她兩人都覺得累,又將這事擱在一旁。

去年無意中試用了一個識字APP,她很喜歡,每天都說要用電腦識字。我一看:不錯呀,居然主動要求認字。而且,每天學幾個,積少成多,時間一久,居然她認得了一些字。這比我自己教給力啊,不但效果顯著,而且母慈子孝。在試用結束後,二話不說,掏錢買了會員VIP。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學的字越來越多、難度也越來越大,我發現她更多地是被遊戲吸引,而不是裡面教的字上面。而且,事後發現認得的字也不多。於是,我果斷中止了。

回想一下,孩子本身的專注力和自控力有限,如果只是單純地將她丟給電腦APP,她很容易被眼花瞭亂的畫面所吸引,不經意間就忘了初心。最後,很自然地就只是關注那些好玩的遊戲關卡,並且最為關鍵的是:既使是識字遊戲,她也沒有動腦筋去想,而是一個個點擊答案去胡亂猜測。這其中,真正花費心思去思考的部分,可想而知少之又少。

學習越輕鬆,效果越不好。

學習就是一個挑戰天性的過程,只有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是深層次的,效果也更持久。

識字慢、錯過識字敏感期?家長了解認知規律,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誤區三:沒有及時複習

剛開始用APP識字時,最先學會的“雲”、“日”、“月”、“田”這幾個字,她記得最為清楚。之前我還會時不時問她一下,每次她都能答對。

後來,因為棄用APP,再加上她對識字的反感,期間我們就暫停了識字。最近再重新開始認字,卻發現這幾個字她都忘了,更別提後面學會的字了。

識字慢、錯過識字敏感期?家長了解認知規律,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根據認知規律,運用腦科學,重踏識字之路

學習的三個步驟:編碼、鞏固、檢索。

想讓學習成果牢固可靠,我們要做兩件事情。首先,在把短期記憶重新編碼並鞏固成長期記憶的時候,我們必須把這項工作做紮實。其次,我們必須把這些資料與不同種類的線索聯繫起來,以便我們今後回憶這些知識時能夠遊刃有餘

看完《認知天性》後,我重新規劃了寶妹的識字路線,帶著她再次出發。

一、編碼:認識新字,形成短期記憶

大腦把感官感知的東西轉化為有意義的心理表徵,這一過程就是編碼。

而大腦中的這種新表徵稱為記憶痕跡,屬於短期記憶。

現實生活中,我們自己有過這樣的體驗:

當接觸一個完全嶄新的領域時,一開始時那些從未了解過的事物感覺很抽象,很難對其留下印象。一旦新知識能與已理解事物產生關聯,就更容易瞭解並接受,從而形成更深的印象。

對於初識字的孩子來說,一個個字就是個陌生、抽象的符號。如果只是單純地去記住這個字,在腦海裡只是一個個散落的點。如果我們能夠幫助他們與以往經驗建立聯結,讓散落的點串起來,形成一個知識鏈塊。孩子們不但更容易理解,而且能夠形成畫面感,在腦海裡形成更為深刻的印象。

剛學習生字時,我會聯繫實際,用生活中她比較熟悉的事物來解釋這個字。比如,學習“發”字,我就會一邊摸著她的頭髮,一邊說,“你的頭髮就是這個‘發’”;“我們做包子的時候需要發麵、發酵,也是這個‘發’”,“你去探險的時候,經常會發現一個寶藏,這就是‘發現’的‘發’字?”……

然後,寶妹也會自己提問:

比如,學習“早”這個字,“是‘早上’的‘早’嗎?”“是‘洗澡’的‘澡’嗎?”“我愛吃紅棗,是這個‘棗’嗎?”在一次次提問中,一個個抽象的漢字,當她自己主動聯繫到現實中的實物後,就變得具體而生動。而且,當會組詞以後,她有時還會造句,這就變成主動思考、主動學習了,對字的認識和理解就更為深刻。


識字慢、錯過識字敏感期?家長了解認知規律,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二、鞏固:多樣化、穿插練習

把心理表徵的短期記憶強化為長期贏過的過程,就是鞏固。

在親子閱讀中,碰到寶妹已經認識的字時,我就會不定時地指著其中一個字讓她讀。當然,以尊重她的意願為前提。她興致好、配合度高時,就讓她多指認幾個字;反之,則我負責讀。這樣,她毫無壓力,並且不經意間地將認識的字再次鞏固了。

除了讓她指讀,有時還會拿出字卡出來做遊戲,比如:將十個字卡擺在桌面上,我念字讓她來找;或者,我拿出一張讓她讀;或者我們將字卡拼成詞或句。

也有很多人利用生活中的機會,請正在識字的孩子念出身邊出現的字,比如:物品的包裝袋、路牌、書的封面。這些不經意間的小測驗,既讓孩子收穫了成就感,體會到自己識字能帶來的切身變化;又能進一步地鞏固所學字詞。

從掌握知識和長期記憶上看,穿插練習遠比集中練習的效果好。

通過難度較低、集中式的練習學到的東西,被編成一個更簡單、相對來說更直白的心理表徵。


識字慢、錯過識字敏感期?家長了解認知規律,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三、檢索: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在別人教給你答案之前,先嚐試自己解決問題。這樣效果會更好,哪怕在嘗試中會犯下一些錯誤”。

中文分級雖然不如英文那麼多、那麼專業和精彩,但對於孩子識字來說,也還是很好的助攻工具。分級繪本的字數少,字大,並且重複率很高。

根據孩子的水平,我從最基礎的第一級開始。孩子此時大概積累了四五十個識字量,而這些已經足夠開始閱讀第一級了。

和以往不同,這次拿到新書我就第一時間給她,說這是你可以自己讀的書了。如果碰到不認識的字,告訴媽媽,媽媽教你。

她翻了一下,每頁的字數並不多,而且很多都是認識的。於是,在我的鼓勵下,她半信半疑地決定試一下。

一開始,當她碰到不認識的字時,我又忍不住去告訴她。但讀了幾天,不認識的那幾個字總是卡殼。有一天,她讀到“好”字,又卡住了,剛好我在喝水,沒有提醒。於是,她自言自語:“等一下,我想想……”想了一會,問“是‘多’嗎?”我說不是;她又繼續想,是“‘看’嗎?”就這樣猜了幾次,最後終於想起來了。後來再碰到“好”字,雖然有時還會要停下來想一下,但讀幾遍下來,這個字就認識了。

再後來,碰到她不認識的字,如果硬是想不起來,我都不會直接念出,而是給她動作或表情提示,她再來猜測。很快,“看”、“笑”、“找”等字就認識了。


檢索時付出的認知努力越大,記憶效果就越好。

反覆檢索可以加強記憶。

練習從記憶中檢索新知識或新技能是有效的學習工具,也是保持長久記憶的有力武器。

努力檢索有助於人們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產生更持久的記憶。

反覆檢索不僅能讓記憶更持久,還能讓知識在更多變的環境中更容易被檢索,而且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


識字慢、錯過識字敏感期?家長了解認知規律,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識字慢、錯過識字敏感期?家長了解認知規律,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最後:強調努力、鼓勵孩子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寶妹對於認字的熱情空前高漲,並且持續不斷。尤其是在她自己完整讀出第一本中文分級繪本(大概五、六十個字左右),她體會到了自主閱讀帶來的樂趣,以及那種通過自己的努力攻克難關的成就感。如今,她仍在努力地學習,計劃著多久以後,可以看“媽媽看的書”了。

當孩子取得進步時,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能激起他們更大的學習熱情和對自己的信心。當然,這個讚揚是肯定孩子的努力,而非讚美孩子的智力。

正如《終生成長》一書的作者德韋克所說,“強調努力是給予孩子一種他們能控制的變量,對於孩子來說,這種變量很稀有;而強調天生的智力則是將它置於孩子的控制之外,對於應對失敗、迎接挑戰來說沒有好處。”

當然,這套認知規律還可以應用到孩子甚至成人的其他學習中,本文只是通過孩子識字的過程來拋磚引玉,希望可以給家長更多的啟示。

識字慢、錯過識字敏感期?家長了解認知規律,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作者介紹: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親子閱讀推行者,育有一枚小書蟲。帶娃之餘,努力用文字分享自己所學所用。感謝點贊、轉發或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