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太子与中书令,分析篇——这个皇帝善良吗?

笔者,最近很喜欢看《鹤唳华亭》这部电视剧,现在只看到33集,这部剧,剧情紧凑,去掉一些为迎合观众而特意设置的反转剧情,可以称的是进来一部难得的精品电视剧了。

《鹤唳华亭》太子与中书令,分析篇——这个皇帝善良吗?


更令笔者喜欢的是,其中的智斗,细品下来,背后的逻辑关系是成立的,这对于近来的国产电视来说,可谓是一股清流了。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更喜欢其中,太子与中书令两派的斗争脉络,以及皇帝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的分析。

《鹤唳华亭》太子与中书令,分析篇——这个皇帝善良吗?


笔者此文,以皇帝的视角,来梳理一下太子和中书令的斗争脉络。

从剧情中,我们现在可以得知:皇帝,作为上届冠军,联合大将顾思林,前任中书令顾玉成,斗争掉了前任太子,才登上了皇位。那么,此时,皇帝的权利的基本盘是什么呢?

《鹤唳华亭》太子与中书令,分析篇——这个皇帝善良吗?


答案是;顾思林的军权,前任中书令顾玉成的相权,正是顾思林军队带来的声势让他登上了皇帝位置,顾玉成的相权帮皇帝能够坐稳,皇帝与顾思林妹妹的结合,当然也可能有感情的因素在里面,所生皇子被立为太子,无一不是加强这种联系的表现,正是这样,皇帝才可能坐稳皇位。这同时也是,皇帝和顾家,双方的关系最为甜蜜期。

那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

皇帝在坐稳了地位后,才发现这个取得的这个天下表面上姓萧,实际上是姓顾,顾氏不但掌握军队,而且朝堂中的大多数文臣也是顾玉成的门生,这种可怕的局面,让皇帝寝食难安,顾玉成还好,一直是清流代表,年纪也已经老迈,野心不会很多,他的儿子顾思林就太可怕了,不但正值壮年,而且掌握了本朝大多数的边防精兵,其人品,面前尚可,但是,他的手下呢?对我这个皇帝有忠心吗?万一哪天也给他来一个黄袍加身呢?他会拒绝吗?他能拒绝掉吗?这就太可怕了。

《鹤唳华亭》太子与中书令,分析篇——这个皇帝善良吗?


正是有此顾虑,于是,我们的皇帝大人,超乎常态地提拔李柏州,用他挤掉了顾玉成的中书令,做了实权宰相,而且还进一步放权,让李柏州以一届文臣,有了一只私人部曲的精兵,放在京城的外围,监视顾思林的边防精兵,于此,这个皇位,才坐得稍微安稳些。

当完成这些布局后,皇帝陛下的年纪就到了电视剧里的设定了,老年帝王,这一时期,他对朝政的把控力度下降,李柏州已经全方位的压制了顾思林,不但党羽遍布朝堂,而且他的精兵比任何一支京城部队都更有战斗力,好在,自己,为了防备他和顾家和解,把他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长子,防止了他和顾思林文武合璧,皇帝陛下的心细程度,由此可见。

在接班人的问题上,两派进入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这一时期,皇帝的策略仍然还是“制衡”,让两派斗起来,自己做一个裁判员,适当情况下,帮帮胜利者,对失败的一方稍加贬斥,但,仍加以保全,由此,来让自己的江山稳固。

那为什么李柏州就被送上了断头台呢?

《鹤唳华亭》太子与中书令,分析篇——这个皇帝善良吗?


各位看客,请注意一下,电视里背景是,长洲之战一直没有平息,皇帝陛下缺钱缺兵,这明显不能朝太子去要,太子那点家底太有限,那就只能朝李柏州一派动手,这些年的放任,到了收获的时候了,于是,陆英出场了,要来了安平伯的全部财产,然后让太子冲在前面,收走李柏州的私人精兵,到了这个时候,一个没有军权、没有家底的文臣,还敢在朝堂上耍当年的威风,皇帝,自己都不用动手,让太子监国,自己就外出待几天,李柏州,就这么被送上了断头台。

那么目前的胜利者,太子呢?

《鹤唳华亭》太子与中书令,分析篇——这个皇帝善良吗?


恐怕皇帝陛下,还会扶植新的势力来制衡太子。太子 觉得没有中书令,天下就无难事了?这是不可能的。皇帝为了保证自己,不像李渊那样做太上皇,就一定会不断敲打太子,看来我们男主的眼泪在未来的剧集中还会长流的,男主这么好的演技,值得期待。

太子:“爹爹,为何你总是喜欢弄哭我呢?”

皇帝;“来,擦擦眼泪,在爹爹活着的时候,乖乖地当个“工具人”哦,”

太子;“爹爹,你不是让我做一只乳虎吗?”

皇帝;“太子,你真是让我太失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