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研人才紛紛來中國工作,說明了什麼?


日本科研人才紛紛來中國工作,說明了什麼?

圖為實驗室

近日,據媒體報道,日本的高端科研人才寧願拋家也要來中國,這令新任首相菅義偉想不通,為何一海之隔的鄰居成為了最吸引科研人才的國家?專家表示:在大國科研,有三大優勢。

日本正面臨著科研人員無用武之地的局面,一方面一海之隔的大國正在全世界招攬高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在日本大學等機構很難找到科研相關的工作,所以使得日本研究人員更傾向於渡海向西,而且這一傾向正在漸漸成為一種趨勢,那麼這麼多日本科研人才紛紛來中國工作,說明了什麼?

日本科研人才紛紛來中國工作,說明了什麼?

圖為科研人員

在日本,研究機構的老齡化慢慢成為一個留住人才的巨大阻力,2016年日本大學教員中40歲以下的人所佔比例為百分之23,是歷史最低水平,年輕人難以獲得職位,另外受限於科研預算相對較少,研究能力很強的人卻總申是請不到研究經費,而崗位數量的稀少又導致研究者難以找到工作,這讓大量的年輕研究人員另尋出路,或是選擇轉行,或是選擇前往別的國家,而這時海那邊鄰居拋出的橄欖枝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中國的政策和研究環境成為了最吸引人的地方,這是兩個顯著的優勢,年輕的研究人員在這裡不僅有屬於自己項目的單獨實驗室,還可以獲得豐厚的薪水和分配住房,雖然要求非常嚴格,但也樂於在這裡紮根進行研究,另外對一些已有所成就的年長日本科學家來說,中國的年輕學生更有熱情和幹勁,這使他們願意每年花一半的時間在這裡開展研究工作,另外,國際化的前景是較為封閉的日本科研環境無法比擬的,這也是第三個優勢,更多的日本科研人員為了追求交流而來,而像這樣的日本研究人員還在慢慢增多。

日本科研人才紛紛來中國工作,說明了什麼?

圖為信息時代的數據化趨勢

人才的流向折射出的是不同的國力和態度,2018年日本的科學技術預算僅為另一國家的七分之一,而社會環境的不同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年輕人的想法,有統計表明日本科研的黃金期正在衰退,其活力和投入都遠遠低於其鄰居,這在慢慢摧毀日本科研的根基,擇優而研的趨勢既是現實也是無奈,泡沫之後失去的20年對日本的影響在逐漸顯現,而這正在慢慢變為歷史的進程。

日本科研人才紛紛來中國工作,說明了什麼?

圖為大數據時代示意圖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如果滿足於已有的成就固步自封,那麼終將被創新的浪潮所淹沒,信息時代的科技發展已經是指數級的速度,此時基礎科研人員的流向往往代表著科技發展的方向,日本科研人員的選擇也是時代的選擇,大數據之下,集思廣益更能夠更好地創造新的未來,篳路藍縷,更望明朝,所有人都在盼望著,期待著下一次科技進步所帶來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