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過”何以成為口頭禪

  在現在的課堂上,特別是在低齡學生的課堂上,老師說一,學生不敢說二,長期以往便形成了老師的權威教學,學生將老師定義為真理的代言人。

老師是絕對的真理?

  記得在高中時候,某一次政治老師在講解考試習題時,其中有一個選擇題的答案,老師說選“C”,而班上很多同學則認為該選“D”,這時候分歧就出來了。老師不斷強調“C”是正確答案。隨著老師一遍遍的強調,班上反對的聲音漸漸弱了,但還有幾個聲音堅持著。經過一番爭辯之後,“C”“D”之爭終於有了結果,正確答案是“D”,原來是老師拿錯了習題答案才鬧出了這次烏龍。很慶幸,在老師的權威之下,我們沒有服從老師的絕對真理,而選擇了真正的真理。

“老師說過”何以成為口頭禪

  有一位老師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問題:“圓錐的高有多少條?”一名學生回答:“老師說過,圓錐的高是頂點到底面圓心之間的距離。因此,圓錐的高只有一條。”後來,不少學生回答問題時,都以“老師說過”開始,再說出相關定律、定義或公式。

  童聲本悅耳,可“老師說過”在課堂上反覆出現,成為學生的口頭禪,深感刺耳。這些定律、公式、定義並非教師的發明,學生特別強調“老師說過”,顯然是對教師的迷信——老師說過的,都是正確的。

學生應該尊重教師,但不能迷信教師。

  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中有一篇文章《我最好的老師》。該文講道,懷特森先生是一名科學課教師。第一天上課,他講授了一種名叫“貓蝟獸”的動物。他一面侃侃而談,一面讓學生傳看一個顱骨。學生都認真做了筆記,結果是,隨堂測驗所有學生都得了零分。懷特森先生解釋說,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他故意編造出來的,這種動物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因此,學生記在筆記本上的全部都是錯誤信息。學生根據錯誤的信息得出的錯誤答案,就不應該得分。他由此告誡學生: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具有質疑精神。

“老師說過”何以成為口頭禪

  懷特森先生用這種方式提醒學生,教師的話未必都可信,用以培養學生不迷信權威、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勇於向權威挑戰的精神。可是,有些教師總想方設法告訴學生:“老師永遠是對的,你必須聽我的。”正因如此,有的學生才把教師的話當 “聖旨”,把“老師說過”當成口頭禪。

  “老師說過”成為學生的口頭禪,暴露出教與學的諸多問題:一是教師一言九鼎,牢牢掌握著課堂的話語權;二是學生迷信教師,過度崇拜教師;三是學生缺乏質疑精神,思維固化。

  如果教師只是沾沾自喜,學生就容易產生“迷信效應”。一旦學生對教師過度迷信,就會成為一種病態,生病的不只是學生,還有教師。

學生崇拜教師實屬正常,關鍵在教師如何看待、引導。

  一、鼓勵學生向老師“挑戰”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在《師說》中說過這樣的意思,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處處都比弟子強,對知識的掌握有先有後,對方法的研究有深有淺。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善於質疑,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敢於向老師挑戰,不一味盲從,敢於發表與老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二、鼓勵學生向課本“挑戰”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張載曾說過“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需疑”。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課文作者和教材編者雖大多是寫作大家、專家,但因受歷史的侷限或其它原因,其作品絕不能說就完美得無可挑剔。從某種意義上說,作品永遠是“半成品”,都有改進和完善的可能。孟子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教師要鼓勵學生不迷信課本,敢於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語文教材中課文的標點、詞語和註釋,數學教材中的定義都可能會有錯誤,要教育學生敢於指出,說出自己的看法。

  三、鼓勵學生向權威“挑戰”

“老師說過”何以成為口頭禪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次大哲學家羅素到中國給大學生講學,一上臺就問“2+2=?”,這是個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問題,而在場的竟無一人敢回答。原因是什麼?因為羅素是個大權威。最後,羅素笑著告訴大家“2+2不就等於4嘛”。可見,權威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那麼否定權威,向權威挑戰,對於小學生來說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們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這種挑戰意識,鼓勵學生不迷信權威,通過猜想和發現,敢於懷疑權威的結論,要通過自己的思考,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鼓勵學生破除迷信,敢於向權威挑戰,本是教育的應有之義、教師的應盡之責。

  一位教師曾這樣說過:“我想培養不迷信老師、不迷信課本、不迷信權威的學生。”如果教師都能以此為座右銘,培養尊重教師但不迷信教師的學生,那麼“老師說過”就不會成為學生的口頭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