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足球沦落至此,青训根基正处于“自我怀疑”期

“到了每一个特定的时候,每一种不同的足球文化都会对自身产生严重的怀疑,并且将目光投向外来足球文化的‘更圆的月亮’。”——《倒转金字塔》

根据乔纳森-威尔逊先生的论点,可以想到的是,如今的德国足球锋线无力,充斥着“六边形”球员,而且后腰和中锋奇缺,这个阶段正是所谓的足球文化的“自我怀疑”期

德国足球沦落至此,青训根基正处于“自我怀疑”期

俄罗斯世界杯,对德国足球无疑是一次震荡。巅峰之后必是衰落,这亘古不变的道理也在德国延续,没有人能够持续保持最好状态。对于德国足球来说,不是不能接受衰落,只是不想就这么掉下神坛,而且掉落得如此之快。

滑铁卢产生的“自我怀疑”

人才济济的日耳曼战车在小组赛中耻辱性的爆冷出局,随后在全新开展的欧洲国家联赛中,日耳曼战车继续走下坡路,直接惨淡“降级”。

回顾过去的这两年,从世界杯历史上的最大失利,到如今欧国联接连遭遇滑铁卢(一场不胜),德国足球这一系列“出乎意料”的表现,让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这些年一直引以为豪的青训工作,真的就像看上去的那么美好?

德国足球沦落至此,青训根基正处于“自我怀疑”期

厄**因为“种族歧视”风波退出国家队、勒夫则是公开表示不再征召穆勒、博阿滕、胡梅尔斯三名当打之年的功勋球员,这意味着曾经属于“2009黄金一代”的时代正式结束(09一代的故事我们会在下期或者下下期讲述,敬请期待)

从2018年开始,德国足球进入了新的蛰伏期,刚入选国家队的“新兵蛋子”们,除了“野路子”的戈森斯以外,无一例外都是德国青训的优秀产物,却又附带着德国青训显著的缺点——他们过于“流水线”了。

没有痛定思痛的青训计划,就没有否极泰来的世界冠军

2014年,德国在巴西摘得大力神杯,打破了欧洲球队无法在南美大陆夺魁的魔咒。24年,一个人从出生到走向社会,蛰伏了小半个世纪的日耳曼战车,终于依靠成熟的青训体系和坚定的改革方向,在巴西开花结果。

德国足球沦落至此,青训根基正处于“自我怀疑”期

《重启:德国足球如何东山再起并征服世界》这本书详细记录了德国青训发展的细节,时任德国足协主席的布劳恩给时任列支敦士登主帅的教练迪特里希-魏泽打电话,要求他想出一个可行的青训体系出来,为2006年本土世界杯做准备。

在德国青训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魏泽迅速拉起自家队伍,经过9个月的观察后,提出了建立全国足球青训网的计划。

“每个小孩都能够在自家方圆25公里内找到一个地区训练中心,这一点坚决不可以动摇。”这是魏泽青训计划的核心,向全国各地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俱乐部与地区足协共同努力,在德国足协统一领导下,这次举国上下的青训发展成效显著。

德国足球沦落至此,青训根基正处于“自我怀疑”期

这类的青训培训中心多达366个,每年1300名德国足协的青训教练带领60万名青少年苗子至少训练一次。如果说原来的德国青训还只是一片湖,现在的青训已经被德国足协积累为汪洋大海。

一切都准备好了,剩下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开花结果的时节。

多位置人才匮乏,难再现出色成绩

德国足坛名宿费舍尔表示:“德国还有不少优秀的中场球员,只是他们没有能够在俄罗斯充分展现实力。但我们却没有世界级水平的中锋,只有一个戈麦斯。”

没有核心级球员、缺少顶尖人才的问题,不止出现在中锋位置上。在近年来德国队的大名单中,已经没有了前锋和中场的区别,“中前场”这个词代替了所有,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鲜明的信号。

德国足球沦落至此,青训根基正处于“自我怀疑”期

近几年,谁是德国的“终结者”困扰勒夫许久,无锋阵这个产物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或者是一拍脑门就想出来的东西,其实蕴含的更多是对现实无可奈何,这个问题其实在德国队各年龄段都爆发出来。近年来,德国U17青年队在欧青赛小组赛回家;U19青年队在欧青赛以1-4接连惨败荷兰和英格兰;U20世青赛,德国也在1/8决赛也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赞比亚。

流水线规划,四不像结局

为了顺应现代足球“技术流”的发展趋势,德国足协做出了如下规划:小球员们不应该过早地接触“大场地”,而是应该被限制在“小区域”内,重点培养小球员们对球的传递以及控制,对脚下技术狠下功夫。

德国足协这样的安排,的确调教出不少适应狭小空间、机动性强的球员,他们在比赛中更擅长需要不断地换位穿插跑动,尽量快速简洁的一脚出球。

德国足球沦落至此,青训根基正处于“自我怀疑”期

在15岁之前,培养德国小球员的终极目的竟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室内足球运动员。截止到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为了进一步贯彻“小区域”培养政策,德国足协建造了超过2500块室内五人制足球场,还有与此相匹配的各级梯队,包括足球夏令营中的各种各样的五人制足球赛。

如此一来,小球员们在“小区域”(室内五人制足球场)中练就了一套不断穿插跑位、快速出球的技能。但把这样的球员放到“大场地”(十一人制足球场)中时,就显得有些“鸡肋”了。毕竟,一击致命或是攻城拔寨的中锋,在室内五人制的比赛中根本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这也就是为什么除了已经退役的克洛泽和告别国家队的戈麦斯,德国队现在所谓的“前锋”们都不擅长头槌破门,背身拿球的能力也稍显逊色。更不要提在身体对抗中屡屡处于下风了,不光是维尔纳,就连被勒夫“驱逐”出队的穆勒也存在这个问题。

德国足球沦落至此,青训根基正处于“自我怀疑”期

也就是说,即便是穆勒回到国家队,没有莱万的支持和帮助,对体系的支持和帮助就会大大降低。

改革过于极端化,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四不像”。

下一期,我们接着讲青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