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為啥拼命想讓孩子融入"優等生"圈子?"共生效應"請了解一下

"你看你這次的考試成績,又退步了不少!什麼情況呀?你看看這個同學多優秀,回回拿第一,你能不能爭口氣呀!"老王又在審訊小孩了。類似的情況在周圍鄰居眼中已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但讓老王驚訝的是平時再怎麼和兒子唸叨,兒子都不會反駁。今天兒子像吃了炸藥一樣,直接朝老王吼了一聲,說到"他們那麼優秀,你怎麼不找他們當你兒子呀!"此話一說出口,算是徹底把老王給震住了。

家長為啥拼命想讓孩子融入

其實,老王只是眾多家長中的一個典範,他們為了促進自家孩子的各方面條件,總喜歡拿別人家優秀的孩子和自家孩子作比較,稍有不足之處,就要各種方式鞭策他們,讓他們跟上"優等生"的步伐,並且融入到他們的圈子中。從心理學上來看,老王的行為就是"共生效應"所引發的現象。

家長為啥拼命想讓孩子融入

那麼,何為共生效應呢?瞭解一下。

《共生理論小型經濟》中就有解釋,它所產生的自然現象主要是相互機制,組合在一起生存發展。在自然界有這麼一種現象,單獨生長的植物同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的植物相比較時,會顯得單調且矮小,而眾多植物生長的卻是枝繁葉茂。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但實際上,不僅只有植物會有這種反應,人類同樣會產生"共生效應",主要表現為以人才引人才。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至1982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的一個經典典型。

記得《塔木德》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學會嗥叫;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你就會受到良好的影響。人類天生就具備感染力,若是一開始就選擇和優秀的人待在一起,對自己必是有益;但若是選擇了一條"不歸路",則很有可能會就此步入深淵而無法自拔。那麼,"共生效應"會帶來哪些消極影響呢?

家長為啥拼命想讓孩子融入

1、 對任何事情失去原有的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孩子因為剛來到這個世界,腦子裡猶如一張白紙,因此對任何事情都會產生興趣。但由於家長們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果斷的斬斷了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按照他們規劃的路線走。父母開始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希望孩子能夠比別人家的孩子更為優秀,因此不斷的鞭策他們。而孩子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無時無刻會倍感壓力,他們每天都存活在擔心被超越的日子裡。一旦有反抗的機會,他們就會絕地反擊。當父母有一天不再鞭策他們的時候,瞬間會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對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原有的興趣。

家長為啥拼命想讓孩子融入

2、 易讓人產生自卑的心理。

從感來覺上而言,自卑感和其他感覺一樣,是物種進化中形成並且保留下來的。它集合了多種比較"基礎"的感覺,例如:恐懼害怕,緊張憂慮源,無助,迷茫。因為父母過高的期望,讓孩子倍感壓力。父母將他們強加塞進優等生的圈子,讓他們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縮小差距成為他們獲得父母認可的目標。當他們無法跨越這個圈子時,他們的自卑感就會與日俱增。

家長為啥拼命想讓孩子融入

凡事皆存在兩面性,"共生效應"也不例外。那麼,身為家長的我們要如何利用好"共生效應",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一個"共生圈"呢?

第一、正視孩子,發現孩子的發光點。

每一個孩子都是作為個體存在,他們僅屬於他們自己本身,並不屬於誰。他們的身上各自有各自的閃光點,並不需要刻意的去複製別人的生活。常言道:"你可以複製參考別人成功的案例,但你不一定能夠像別人一樣成功。"這話確實在理。老王總是喜歡拿兒子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不是比成績就是比性格,從而導致了他的兒子對他表示極其不滿。因為長時間都是以別人家的孩子作為模板,導致老王對自家孩子一點也不瞭解。人無完人,身為家長,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正視孩子,發現孩子的發光點,並且支持他,鼓勵他甚至是幫助他,讓他擁有屬於自己的那一道光芒。

家長為啥拼命想讓孩子融入

第二、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

很多家長認為與孩子相處只有父母這層關係,他們教育孩子時總是以居高臨下的態度教育孩子,讓孩子倍感壓力。就如同老王,他的本意是希望兒子能多和優秀的人接觸,從而潛移默化深受影響,但因為採取的方式錯誤,導致兒子不但沒有領情,反而讓他更為反感。據相關科學研究表面,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之一,如果老王能夠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溝通交流,互相坦誠相待,哪裡還會出現這番場景呢?

家長為啥拼命想讓孩子融入

第三、以身作則,為孩子作出好榜樣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都會有的想法,但前提家長們應該以身作則,為孩子作出好榜樣。據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3-6歲之間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一個年齡段。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他們處在同一屋簷下,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從而引導孩子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兒子今年三歲,已經學會了模仿。有一次因為他偷偷跑到洗手間去玩水,弄得全身溼噠噠的,我氣急罵了句粗口話。第二天早上,他看到我後直接說出那句粗口話,這讓我實在尷尬不已,畢竟是我做了壞榜樣。因此,要想讓孩子越來越優秀,身為父母的我們也不可以偷懶,以身作則,在自己得到提升的同時也能夠教育好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家長為啥拼命想讓孩子融入

第四、引導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

有句話說的好,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父母應該學會引導孩子,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吸收到精華。要知道,人才共生效應規律的根本原因是人才具有輻射作用。我們能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圈子,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圈子裡展翅高飛,相互機制,共同進步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家長為啥拼命想讓孩子融入

家長們的目的都是為了教育好孩子,與其逼迫孩子進入"優等生"圈,不如善用"共生效應",讓孩子主動接受正能量,讓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優質的生活。董卿曾說過,重要的不是完美,而是父母的態度和行動,是父母不僅僅把自己當成孩子的教育者,更是一個永遠不放棄成長的學習者。因此,父母在孩子的身邊擔任著不可缺少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