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的言行里,藏着这5个好习惯

1

下班回到家,看着豪正在书桌前奋笔疾书,作为老母亲来讲,看到这样的画画是颇感欣慰的。

虽然现在是暑假,但因为明年就要小升初,所以,豪的功课还是排的满满的。可能他也感受到了小升初的压力了吧,自己每天坚持学习,不用我反复提醒,这也算是难得的亲子时光。

要知道,暑假前夕,我们曾经因为作业数次吵架,而我在情急之下也说出了很多讽刺他的话。

最严重的一次,我把他的作业本扔的远远的,骂他笨,骂他蠢,嘲笑他的成绩,甚至,我还说他未来堪忧。

我不知道当时的自己怎么了,就像被魔鬼附体了似的,变的那样陌生,那样口不择言。

我至今记得豪的眼神:忧伤、困惑、不解。

他默默地捡回了作业本,还对我说“妈妈,对不起”,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他做不起数学题而已。

待我冷静下来,豪问我:“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笨?”

我一时哑口无言。

现在想来,那些话不仅伤害了他,也打击了他的自信,实在是得不偿失。

一个不自信的孩子,做什么都会畏畏缩缩,放不开手脚。

他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进而讨厌自己。

幸而,我及时调整了自己,及时从错误的教育方式上走了回来。

好父母的言行里,藏着这5个好习惯

2

当孩子说“妈妈,我是不是很笨时”,背后投射了孩子怎样的心理和困惑呢?

一、孩子不自信;二、孩子很不安

孩子的不自信来自于周围的人,特别是家长对他的评价,而不安则是害怕群体对自己的排斥。

孩子有这样的反应和大人的态度不无关系。

现在的家长太焦虑,而这种焦虑很多时候来自于家长的比较和面子。

同事的孩子上重点了,邻居的孩子上名校了,亲戚的孩子进了985,211了,甚至,别人家的娃考了第一都会成为家长焦虑的点。

你有没有对以下的话很熟悉:

你看看那个谁谁谁,英语考了满分;

你看那个谁谁谁,提前被学校录取了;

你看看你,成绩那么差还不知道好好学,都是同龄人,怎么差距那么大?!

家长倒是宣泄了情绪,却不知,这些话对孩子来讲就是一种毒药。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晕轮效应

指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孩子在长期的负面评价中,会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进而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而这样的消极暗示,对孩子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好父母的言行里,藏着这5个好习惯

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成长环境呢?

1、无条件接纳

孩子因父母而来,父母要无条件接纳孩子,包括他的优点,他的缺点,不因缺点而排斥他,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如果孩子有弱点,尽量帮助孩子慢慢去克服。

有个朋友的小孩,刚生下来时医生宣布是个弱智儿,可是,她不相信也不放弃,说哪怕如医生所言也不会放弃,給予了孩子全部的爱和付出,事实如何呢?孩子现在健康着呢。

2、尊重孩子的需求

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独立存在的事实,不以家长的权威去控制孩子,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

哲学家弗洛姆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请记住,孩子的人生还需他自己作主,家长只能引导而非代替。

有些路,只能让孩子自己去经历。

3、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让他慢慢成长

作家毕淑敏曾说过: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栋梁。故要养深积厚,等待时间。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要有耐心。不要以某次的考试成绩来打击孩子,也不要以孩子目前的状态来评价他,每个孩子的成长周期不一样,有些孩子成长的快些,有些孩子成长的慢些,但是,不管快慢,你都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花期,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成长的土壤提供足够的营养,然后,静待花开。

目光放长远一些,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刚开始领先并不代表最先到达终点。

4、坚决不拿孩子作比较

没有谁愿意被拿来作比较,比较只会产生两个后果:要什么自负,要末自卑,而这两种状态,对孩子的成长来讲,都是无意义且有害的。

人和人之间智力相差不大,很多时候,差异的产生来自于习惯的养成。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

5、帮助孩子把优点发挥至极致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聪明的家长懂得无限放大孩子的长处,并将之做到极致,从而形成孩子的独门绝技,而不是死盯着孩子的短板,不断给孩子贴标签,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的死循环。

作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写道:反复的批评就如同贴到墙上的“记过簿”,会把孩子的缺点固化下来,使孩子难以和那个缺点剥离开来。

请相信,你的目光聚焦在哪里,孩子的自信就在哪里。

若家长只是一味看到孩子的短板,势必会因此而焦虑,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有莫大的影响,你的焦虑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影响他对自己的认知,你眼里的孩子是不足的,那孩子一定是自卑的,反之亦然。

好父母的言行里,藏着这5个好习惯

3

冰心在“繁星春水"一诗中写道: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父母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接纳和宽容会让孩子更愉快。

对于孩子来讲,让父母保持理智,不应该是一种奢求。

因为,父母就是他面对这个世界的底气和力量。

而父母的态度,藏着孩子的未来。

好父母的言行里,藏着这5个好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