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帮助中国抗击疫情,日本为何如此“慷慨大方”?

不是日本人不慷慨,是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不是日本人太慷慨,而是我们有点出乎意料。

举国帮助中国抗击疫情,日本为何如此“慷慨大方”?

没错,日本人这一次确实慷慨大方,不仅举国动员,上自阁僚大臣,下到平头百姓,而且援助物资种类繁多,源源不断。更难能可贵的是日本做事特别暖心,日本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抹黑中国,日本官员明确表态:“坏的是病毒,而绝非是人。”日本学校还给家长写信,教育孩子不要童言无忌,带着恶意去评论武汉。同时日本人还给我们送来了中国古诗词,让我们在疫情肆虐的冷酷里如沐春风。惊得那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咖牛弹琴连发感叹:日本人的这个礼我们怎么还啊?

其实日本人的慷慨其来有自,但我们的慷慨一点也不差

举国帮助中国抗击疫情,日本为何如此“慷慨大方”?

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是,日本对中国的援助其实早就从上个世纪1970年代开始了,直到本世纪的2010年代。日本的援助是巨大而又持久的,从改革开放起步的四十余年时间里,中国共获得日本近3000亿人民币的援助,涉及项目200多个。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上海的宝钢和浦东机场;武汉的长江二桥;京泰铁路的电气化改造等等,都是过去的日本援华项目。近年来,四川省汶川地震后的重建、老龄化社会之下的介护培训、空气污染防治等项目也均有日方相助。40多年来,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而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受援国,中国的外来援助中有60%以上来自日本。

举国帮助中国抗击疫情,日本为何如此“慷慨大方”?

到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日本第一时间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提供约合人民币超过6600万元的经济援助,日本的大小企业也是纷纷捐赠。日本通过国际协力机构派出了61人的救援队,他们是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支抵达灾区的外国救援队,也是自1949年以来第一支国际救援队。

同样让日本至今感动不已的是我们大中华的2011年巨大援助。

2011年3月11日,日本“3.11”特大地震和海啸灾害发生后,中国政府在前期援助3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救灾物资,派遣15人救援队赴日开展抢险救援的基础上,还根据日本政府的请求,再次提供1万吨汽油、1万吨柴油;中国红十字会随即向社会公布了捐款账户,向日本红十字会提供了累计26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援助。

举国帮助中国抗击疫情,日本为何如此“慷慨大方”?

中国救援队员向日本地震死难者致哀

中国的援助日本人是感恩的。在日本大地震满5周年的2016年3月11日,日本驻华大使馆以驻华大使木寺昌人的名义在《环球时报》刊登广告,题为“感谢中国!日本东北地区欢迎您!” 广告表示“对于在地震后贵国及贵国人民给予的巨大援助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表示“真诚期待能有哪怕多一位中国朋友看到日本东北地区真实的样子,让日中两国之间的纽带更加牢固”。

这样的援助是邻里互助的救危扶困,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发扬光大,本该如此。

怎样看待日本人的慷慨?

——日本的慷慨来自于环境激发的救援意识。多年来,身处岛国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的地理环境,日本居民对于灾害的认识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加深刻,防范和救援措施也更加完善,因此日本对于中国的灾害感同身受,帮助救援类同于邻里互助。日本民间的救援自发而迅速,日本企业的反应循序而积极。

举国帮助中国抗击疫情,日本为何如此“慷慨大方”?

——日本的慷慨来自于对外援助的广泛持久。日本从战后五十年代就开始就一致开展对外援助,在收获了世界尊重国家荣誉的同时,更促进了日本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广泛发展。 1989年,日本的对外援助金额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此后连续十几年保持世界首位,直到2001年才被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超越。日本总计已经援助了超过190个国家,以提供贷款、货物、技术输出等方式进行。

举国帮助中国抗击疫情,日本为何如此“慷慨大方”?

——日本的慷慨来自于人文教育的深入细致。针对这次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日本部分学校前不久发给学生家长的通知提示,在要求学生做好防护的同时,特别叮嘱家长要教育孩子不对武汉或中国人进行歧视性发言。通知的最后一句还特别写到:“希望在您家庭的培育下,孩子能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念。”

举国帮助中国抗击疫情,日本为何如此“慷慨大方”?

——日本的慷慨来自于拥有完备的“健康危机管理”体系。日本对预防发生和防止扩大威胁公共生命和健康的情况,诸如传染病疫情、水污染、地震等已是驾轻就熟,从容不迫。针对这次中国突如其来的疫情,日本启动灾害防控机制,无论朝野上下、国内国外都做得精细暖心、迅捷高效,赢得了中国民众的交口赞誉。

正常的国家关系是超越意识形态的,更超越历史

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复杂的双边关系,既有历史的悲情叙述,也有现实的利益交织;既有意识形态的差异,更有民间认知的对立。

举国帮助中国抗击疫情,日本为何如此“慷慨大方”?

但中日却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是怎么也搬不走的邻居。中国有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合则两利,斗则两败俱伤。

同时中日分别是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世界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中日,近在咫尺的东亚经济共同体更在向我们招手,中日双方有责任和义务把关系搞好,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超越历史叙述就成为当务之急。所幸日本这次雪中送炭,慷慨捐助,催化着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更培植了令人期待的春华秋实。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