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戴氏家訓:存心——要忠厚,切勿刻薄。要誠實,切勿狡詐。尤要靜養,切戒妄念。敦倫——在家在國,長幼親疏,恩義相維,情文備至。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馬鞍風物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土目”其名,早在宋代就有,且有來頭。清康熙版《南康府志》在“封域志·山川”卷如此釋名:“土目山,在縣西北八十里,臨大湖,巨浪衝擊成孔如目,故名。”古時的《戴氏宗譜》稱“土目”為“土木”,戴姓有“依木而發”的講究。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動中心

  “土目”其名,是山,亦是湖、是磯,還是鄉。通常地理上的土目湖,是指鄱陽湖中都昌左蠡至湖口屏峰這一水域。湖中有石磯,尤以馬鞍山南麓的那方為巨,世人稱之“土目磯”,又稱“鷂石”。石磯面積約數畝,春夏湖水漲時,磯掩沒於水,下有漩渦,船隻過此,時觸而被漩渦吞沒。明末南康府司理廖文英斥官銀鑄立鐵柱,邑人稱為鐵樹,以此為警示標識,往來船隻見鐵柱趨避,便無觸礁之危。鐵樹遺址上後來點亮起浩淼煙波裡永不熄滅的航標燈,也成為周邊村落劃定特定捕撈水域的一個座標。土目鄉原稱白鳳鄉,包括現在的蘇山鄉土目、馬鞍、徐港等地,舊屬三十六、三十八都範圍。

  “湖中帆影搖前岸,樓上鐘聲澈釣磯。”吟唱此詩句的是戴鳳翔的四世孫戴質。1906年歲在丙午,是年重陽,土目益溪舍名士胡雪抱同戴質等群友同登土目山巔的青雲寺,彼此雅聚之餘有唱和。戴質和詩頷聯中“樓上鐘聲”便指青雲寺的鐘聲,青雲寺“因山架樓,曲折四五層,足攬彭蠡全勝。”戴質和詩的尾聯是“從茲奮翮青雲裡,何日重來賦錦衣”,想當年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戴洪書寫戴鳳翔詩作書法作品

  清嘉慶年間進士戴鳳翔,在為官廿餘載後肇興牌樓戴村。190餘年前敕封的“進士第”,已傾圮,遺蹟已然無存了。“進士第”承載著牌樓戴村人一份歷史的榮耀,凝聚著這個家族“文通即命通”的那份堅韌不拔的精神內核。宅第雖遁逝,鄉愁當永存。且讓我們從戴鳳翔後裔的回憶裡一窺“進士第”之昔日氣度。

  戴鳳翔的六世孫戴繩祖一生從教,1990年退休前曾任九江師專中文系黨支部書記。在他的回憶中,進士第有如此營式:

  從“進士第”遺蹟看來,當年頗為壯觀。主體建築為坐東向西的三進官廳。官廳前有雄偉美觀的進士石雕牌樓(坊),坊下有兩隻藝術價值很高的石獅。石獅為石灰石圓雕,雕刻工整,造型生動:雄獅朝左,腳踏花球;雌獅向右,撫摸幼獅,幼獅戲球。石獅高16米,座高0.6米,寬0.55米。另有石象一對,石灰石圓雕,兩象各立於束腰方形須彌座上,高1.6米,寬0.55米。此進士牌坊在“文革”破“四舊”時被毀,僅存石象,於1983年搬至都昌縣城南山寺。官廳大門兩旁,有兩個十餘噸的大旗鼓石,其形如鼓,中有圓孔,可以插旗。這兩個旗鼓石,1958年大躍進年代,被徵用到水庫工地作壓庫壩的石碾,現下落不明。旗鼓石旁有數個繫馬石樁。官廳門楣上有“進士第”石匾。進入官廳大門有一天井,兩旁為廂房。過天井進入正廳,正廳很大,約100平方米。正廳後也有一天井,兩側為廂房,後有兩間正房。官廳後,拾級而上,為內眷生活用房。眷房有一天井,兩側有廂房,後有兩間正房。眷房南側為廚房、磨房;北側為偏屋,也有個天井,兩間廂房、兩間正房,後有廚房、倉房、碾屋,另成體系。眷房後,拾級而上為塾館,為子女延師授課之地。館後是花園,內有參天的樟樹,有櫻、桃、杏、李、桔、梅等奇花異草。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本文作者(左)與胡東春先生考察“進士第”石碑

  上了年歲的村民回憶,平行排列的三幢官廳,中間一幢是戴鳳翔自用,“進士第”石匾也是嵌此幢正門楣上,大門旁的兩個大旗鼓石高達一米六。另兩幢分屬於戴鳳翔的堂兄弟戴宣珥、戴宣龍所用,門前的小旗杆石只一米二高。有旗鼓石和石獅、石象在土目橋修通後遭文物販子之盜。兩個大旗鼓石收藏於村上,小旗鼓石一個埋於碾壓的圩堤之下,兩個仍存村上。剩下的一對石象作價收存於南山博物館。

  戴家的進士第當然不只是功名的宣示館,更是大家族世俗的生活地。進士第作為祖業,後來由戴鳳翔的後裔分而居之。1970年代後期已是破敗不堪,1985年拆除得全然無了蹤影。1998年洪災過後村民享受移民建鎮政策,原村址整體後移,進士第原址被荒草覆蓋。牌樓戴村第一代祖祠是戴鳳翔所建,上世紀八十年代村上在原址重建了一次祖祠,後數度經洪水浸侵,又顯破敗,2018年全體村民齊心協力,在進士第舊址處建立起一座“注禮傳家”的新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其實當年戴鳳翔在馬鞍島上離老屋戴村一里遠處興建“世科甲坊”時,還在南康府治的星子縣城建有一棟三進別業和一處供同族士子進府應試的試館,可謂門森棨戟,富甲一方。星子的宅院在戴鳳翔致仕閒賦故里時,也曾輪宿,後來一直由其長子戴啟勳居住,安逸度日,咸豐年間遭太平軍焚燼。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南山博物館收存的牌樓戴村一對石象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名僧血經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馬鞍山上有青雲寺,從此山雲深處走出的戴聖謙(1863-1937)出家為僧後,平步青雲,成為廬山名剎海會寺的名僧普超。普超刺血書華嚴經,在中國佛教史上留下了一冊顯頁。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馬鞍大橋

  戴振祖先生對名僧普超生平有考究,並親撰《聖謙公事蹟補志》收錄於族譜。戴聖謙少時讀孔孟,志於科舉致仕,然應試不第,迫於生計,在近鄉設館執教。由於對世俗不滿,約在1890年前後憤然斬斷塵緣,棄妻兒入空門,投身廬山海會寺出家為僧,法號普超。自此堅守佛門教義,傾心禪宗澄果,決意刺指採血,親手恭錄《華嚴經》。

  據傳,普超在寺中獨闢幽境密室,足不出戶,由寺中沙彌日採山中之野生百合,供其啖食,以碧血丹心,依釋迦佛像。傍殘燈孤影,歷時三年有餘,功畢而成浩卷,為佛門歷史上第一宏大血經,博得佛教界的佳評,由是備受崇敬,並升為海會寺之主持。海會寺是廬山五大業林之一,為海內名剎,有僧從數百餘人,普超廣佈善,宏揚佛法,成為當代名僧大師。所書血經歷來為海會寺之傳世寶,闢精室珍藏,供來往名人文士瞻覽。後經戰亂,散失若干卷,致使殘缺不全。戴振祖新中國成立後曾在海會區工作過,有緣閱覽此經,並瞻仰普超遺像和墓塔,聽寺中僧人和當地群眾講述普超生前軼事,聞說此血經後移藏廬山博物館。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名僧普超(戴聖謙)譜載

  來自都昌湖洲山的普超刺血書經,不少一睹其跡的民國聞人,都感喟不已。《續廬山志》載,寺藏普超師血書華嚴經,民國廿七年(1938)抗戰期間寺淪陷時,前住持會通法師懷此珍品,逃難於湘桂邊境。1946年奉經回寺,該血書現存33冊,前志所載康有為、梁啟超、譚延闓等多人題跋,今均不存。中國近代教育家、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羅家倫題:刺血寫經,成此巨帙,非有極偉大的宗教熱憂,謁克臻此,三十五年(1946)八月五日,方舟主席薄暮遊海會寺,憑弔浩劫,瞻此名跡,為之感嘆。道慧方文,其珍寶之。國民黨陸軍上將、時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王陵基題:刺血寫經,發願宏深,血幹業盡,自歸西庭三十五年(1946)八月五拜觀血經,題贈道慧和尚。近代文化學者、江西奉新人熊公哲題:刺血書經,其跡近痴,俠士熱情,仙佛道力,三十五年(1946)八月與南昌胡蓮舫曳杖至海會寺,觀普超大師血書華嚴經,感念往跡,噓噓汗墨。著名方誌學家、江西南豐人吳宗慈曾主編《江西通志》(稿本)《廬山志》《續廬山志》,他識題:刺血以寫經,此血永不滅,念此苦心人,痴絕亦慧絕,痴也何之痴,其理不可說。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湖洲山

  作為“啟輝嗣子”的“聖謙”,原是結過婚的,並生育二子出繼,在《戴氏宗譜》裡的“出家為僧”四字,濃縮了他在人世間的多少悲欣交集。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萬生望族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誥封“中議大夫”的戴鳳翔,家道在其兒孫兩輩日漸衰弱。中興的曙光在其四世孫戴徵典的手上初現。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戴洪(右)、胡東春在戴家研讀宗譜資料

  戴徵典(1875-1920),名質,號任素,後裔尊他為“萬生公”。1899年入邑庠成秀才,參加過1902年清政府最後一屆科舉鄉試落第。在垂死的清末,一批仁人志士“睜眼看世界”,戴徵典也曾與同鄉彭百庭、胡蘇存等相約去日本留學,遭家人反對未果。後在蘇山鶴舍村創辦肄群學校,啟發民智。學堂被迫停辦後,上青雲寺設帳講學,期間同比他小7歲的名士胡雪抱酬和頻繁。胡雪抱在其《昭琴館詩存》中收錄有《同萬生宿青雲寺》《宿戴氏話舊》諸詩。他們之間還有一段為兒女“指腹為婚”的美談,胡雪抱的長女胡靜後來嫁給了戴質次子戴熙庠。


  戴質民國二年被舉為都昌縣議會議員,後改任都昌縣公署財政課長。在他的體察中,當時的官場無非“涼薄詐偽,唯利是圖,虛榮是鶩,不惜殘暴以逞。”他慨然而歸,言其心志:“大亂未戢,國難未已,吾將奉母教子以終。”戴質一度經東渡歸來的胡蘇存等友的介紹,前往江蘇南通著名實業家張謇這位“末代狀元”的府中執教,後受聘景德鎮一窯戶老闆的家館任西席。1920年仲秋染病去世,年僅45歲。戴質號“任素”,似在表白他追求本源清白、樸實自然的境界。他在民國初年,不管生活如何的窘困,始終秉持“文通即命通”的祖訓,將四個兒子一個個撫育成人,光大家業。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戴繩祖、劉意聰夫婦2003年金婚照

  馬鞍胡勇裡胡東春先生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一直熱心地方文化歷史的挖掘與研究,他對戴質家族的歷史頗為熟稔。他勾勒這一支族自戴質以降的三代譜系圖。家族的歷史總是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的,“家國情懷”在一個個戴家人融入時代洪流中得到印證。


  長子戴熙慶(1899-1971),字伯康,早年在景德鎮窯廠學徒,1928年投身軍營,曾任上尉文官,晚年在家鄉終老。其子戴怡祖(隆源)曾在國民黨部隊從事軍醫,任少校。1943年參加青年遠征軍赴緬甸抗擊日寇。1949年10月在雲南隨軍起義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參加抗美援朝,以其高超的醫技在上甘嶺戰役中榮立三等功。從浙江瑞安市人民醫院退休後寓寄南京,其子戴逢偉、戴逢勝在南京從事專業工作。戴熙慶另一個兒子戴景祖(1933-1995)曾任江西冶金廳紀檢組長,有子戴豫、戴歡,女戴安,皆在南昌工作。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戴家聰《人生真諦》封面

  次子戴熙庠(1902-1947),名笠盟,字仲安,是家道中興“熙”字輩中的頂樑柱式人物。他一生在國民黨軍隊從事後勤文職,早年投靠劉士毅(都昌汪墩人)部。抗戰期間受襟弟劉孟郡(都昌汪墩老屋劉村人)之邀赴陝西軍政部33後方醫院任軍需主任,其時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的劉孟郡擔任該院上校院長。在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戴熙庠挈妻將子,顛沛流離於陝西涇陽、西安、潼關、朝邑、大荔、興平、臨潼、藍田等地。他的兒子戴翼祖、女兒戴家純、戴家華就夭折於不停的戰亂徙遷途中,追隨他奔波從軍的表弟袁澤林、胞弟戴熙序也染疾長眠於三秦大地。1946年,看透時局的戴熙庠不願參加國共內戰,主動退役南歸家鄉。1947年9月14日,坐船去波陽領取退役金,不幸溺水身亡,年僅45歲。其長子戴繩祖(1929-)一生從教,桃李芬芳。次子戴式祖(1939-)1961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前身),經基層歷練而任鄭州市委副書記、河南省技術監督局首任局長、河南省政協常委和省政協文史委主任,退休後曾任華中科大鄭州校友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長。生子戴鷹、戴翔,一如其名,鷹擊長空,翱翔藍天,事業有成,鵬程萬里。戴熙庠長女戴家聰(1930-)曾在星子城區小學、國防三線廠子弟學校任副校長。次女戴家敏(1932-1950)在星子縣委機關工作,芳華未展,自折其翅。小女戴家驪1944年因出生於陝西驪山附近而得名,從事會計職業。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胡靜(右四)姐妹同孩子們攝於1940年

  三子戴熙序(1905-1945)字叔和,早年在馬鞍島亦耕亦漁,並在堂兄戴熙廣的影響下融入革命活動。抗戰時期隨兄戴熙庠從軍,先後供職於國民黨軍33後方醫院、軍政部西北軍馬採運所等。1945年積勞成疾,病逝於陝西寶雞市。其獨生子戴振祖(1926-2002)曾任星子縣農業局副局長、星子縣政府辦副主任兼縣誌辦主任,一生歷坎坷而不屈,修文辭立其誠。其子戴洪、戴彬、戴勇,女戴宜、戴雲分別在南昌、九江及星子縣城工作和生活,各有所成。

  四子戴熙應(1909-1973)早年在景德鎮學瓷繪,曾執教鄉里,1950年代曾在九江森工局工作,分配至瑞昌短暫辦理過木竹採伐營運。晚年賦閒在家。其天性開朗,幹練持重。兒子戴楊祖(1946-1992)曾任徐埠中學、蘇山中學校長,其長子戴勤、次子戴誠分別在蘇山中學、小學教書育人,三子戴助同濟醫科大學畢業後從醫。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胡雪抱《同萬生宿青雲寺》詩

  熙隆逢泰運,億兆頌維新……一代代戴氏後人在譜系圖中螽斯蟄蟄,繩其祖武。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家園情深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牌樓戴村的牌樓在時光漫漶中洇滅,但這方家園永遠是戴鳳翔一代代後裔的根脈所繫。土目湖畔,是他們中的不少人人生的啟航地,也是生活遭受磨難、命運跌落低谷時的避風港,更是終生魂牽夢縈的原鄉。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戴振祖《憶往鉤沉》封面

  吾鄉吾土,斯意斯情,對於戴氏家族“隆”字輩的人來說,體味尤深。這一輩屬戴鳳翔的六世孫,取名時末字多嵌“祖”字。這一代人中的老大戴怡祖“文革”期間在所謀職的浙江瑞安人民醫院受衝擊,期間回到馬鞍島躲避,撫慰心靈。戴振祖先生晚年受族人推舉主修1998年版《戴氏宗譜》,將對家鄉的摯愛傾注筆端,載錄賡續。馬鞍島去星子縣城水路乘船僅30裡,出門比到都昌縣城還要便利,村民到星子縣購物、看病,戴振祖和那邊的族中親友總會熱情相待,盡力幫忙。讓戴振祖體味醇厚濃郁鄉情尤深的是,1973年他在星子縣城建造房宅,純樸的馬鞍鄉親四五人一組,自帶工具,自駕漁船往來,幾乎是一週一輪換,義務幫工,生產隊還送上千斤稻穀相助。戴繩祖1949年8月在星子縣參加革命工作,從1950年至1980年,30年的美好人生奉獻給了星子縣的教育事業。1950年初的星子縣中校長由時任縣長兼任,時任副校長的戴繩祖實際履行校長之責。其時,他情繫桑梓,將讀過私塾的馬鞍島上的放牛娃,如胡英、胡明、王琦、戴紫瓊輝、戴廣生等,牽幫著到星子求學,他們中的不少人自此邁步人生的金光大道。戴式祖曾任河南省省會城市鄭州市市委副書記,五世祖戴鳳翔曾在河南任十餘年的知縣,戴式祖就其相類比的職位自然也高於先人,但在中原大地俯身為民的情懷一脈相承。戴式祖對家鄉建設也情有獨鍾。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他從鄭州市組織工程人員,帶上一應設施,拉起了過土目湖的電纜,1987年“孤島”馬鞍就用上了高壓電。戴式祖留在童年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是1947年父親帶著他第一次回到牌樓戴村的情景。鄉親們用最隆重而又最鄉土的儀式歡迎戴熙庠攜子榮歸故里:列隊迎候、放21響土銃、敲鑼打鼓。戴式祖在父親去世後曾輟學在湖洲山生活了數年,亦可說是放牛娃出身。以至他後來躋身政界後探訪故里,在家鄉的草洲上留下了一張親近牛牯的鄉野照片,深深的家鄉戀舊情懷充溢心間。戴家“隆”字輩的不少人在暮年著書,回首人生路,啟迪後來人。戴振祖著《憶往鉤沉》,戴繩祖著《人生沉浮》,戴家聰著《人生真諦》,戴式祖擬著《人生求索》,他們在自傳體的著述裡,都以鄉情為筆,以初心為墨,留存下故鄉里的那道轍印。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戴式祖2005年在家鄉湖洲

  湖中帆影碧空盡,馬鞍島上展新顏。當我們回望牌樓戴村典型的家族歷史,能感知到最核心的家風傳承還是“耕讀傳家”。在外的遊子對故園情思綿綿,此心唯念。堅守島上務農兼工的戴鳳翔次子戴啟鼎的後裔戴耀祖、戴庚祖、戴繼祖、戴承祖兄弟和戴銀平、戴玉平兄弟和村民們一道,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小康路上,憑著勤勞和智慧,將這方水土打造得秀美如畫。他們的先祖戴鳳翔在河南太康任知縣時有吟《靈塔晴光》:“鍾奇知不偶,輝映有群英”,一代代牌樓戴村人在各行各業各展其彩,讓“群英”輝映在這方山水間……

都昌縣蘇山鄉牌樓戴村(下):土目湖的帆影

“進士第”舊址

文/圖 汪國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