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资产配置:“报复性消费”与“报复性存款”

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寒冬下,不同群体对资产配置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偏好。

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个体未来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普通消费者在物价和贷款压力之下,抛楼、抛股、存钱过冬;高净值人群的享乐性消费受疫情影响无法恢复,生存性消费的边际效应递减严重疫情初期各商业机构预期的“报复性消费”大大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报复性存款”。

整个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8.07万亿,同比2019年一季度增加27%,平均每天有700亿人民币存入银行;

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大面积跌破2%,但在货币宽松和股市大幅波动环境中,市场的流动性管理需求猛增,资金净申购场内货基的热情不减。场内货基最新管理规模逼近2000亿元关口,年内增幅超过50%,规模创近10个月新高。存款和现金管理类产品作为普通消费者门槛较低的流动性管理手段,在当前市场受到热捧。

由于高净值人群的资金体量大,投资市场不利,货币资产贬值,过往投资收益率下滑是该类群体的主要顾虑。于是,优质房地产,固定收益类资管产品作为一个投资标的,迎来了高现金流投资者的“报复性消费”。

本质上,上述情况都是因为市场上优质资产的匮乏以及对未来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担忧。投资者并不缺钱,缺的是稳健的投资渠道,即使银行存款利息和货币基金收益率非常低,也阻止不了投资者的购买。

目前的中国市场,对股市而言,一季度的价格走势,已经将这一阶段的宽松政策和预期之内的经济数据计入资产价格。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股市有所回落。但整体而言,由于市场对两会期间的新刺激政策抱有期待,也不存在大幅下跌的空间。市场接下来将重点关注两会释放出的信号。

对债市来说,经济较差和政策宽松的事实同样已经计入价格。但后期而言,只要经济基本面的恢复维持弱势,货币政策空间继续宽松,债市就仍然处在牛市的下半程。

就大宗商品而言,低于预期的宏观数据对商品的需求利空,因此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原油,钢材均出现回落。

后续来看,商品整体仍然有在筑底的过程中偏弱震荡的可能。因全球经济的需求恢复,存在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

疫情之下的资产配置:“报复性消费”与“报复性存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