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达标”,能“财务自由”吗。

观念上的“短视”

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报了一门专业,学了一门技能。

毕业后信心满满的投入工作,想着把自己手上的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每一件都认真做好,事业早晚会取得成功。

毕业几年,一直在岗位上努力工作 拼命加班,最后发现摸爬滚打几年过来兜儿里也没落下几个字儿,感觉自己就像一颗不断消耗的”机械零件”“造血机器”永远熬不到出头之日。

绩效“达标”,能“财务自由”吗。

这时候的我才忽然醒悟,或许“我对这是世界真的了解的太少”,后来探望导师,导师和我了解了这几年的经历,便耐心的辅导我。那天我们整整聊了一个下午,我才知道我一走弯路的原因,竟是“学来的””以及我自身脑海中根深低估的个人发展观念导致”。

和他沟通,我们不同观念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强烈的摩擦和碰撞。

  • 毕业后我一直觉得 工作第一,努力工作才最重要。而导师缺说 工作 、职位 都不那么重要,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而言,做什么形式的工作只是 “战术”,一个人的发展得紧紧抓住行业发展的“脉搏” 只有战略方向对了。“战术”,层面的工作意义才有意义。
绩效“达标”,能“财务自由”吗。
  • 大学毕业往往会有就业指导,和性格测评。就业指导告诉我们尽可能去大公司,只要有机会尽可能去“世界500强” 不但收入高 待遇好 而且体面,稳定。导师却说其实这存在逻辑错误,“世界500强”这恰好说明 商业模式,运营管理 已经足够成熟,新人加入能发挥的空间 已经非常小。反而有着“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的小公司,却能给你爆发性增长的机会。

导师此话一出,彻底震撼到了我,我忽然发现

原来就正是我感觉自己像一颗"消耗的螺钉"的原因,因为我们的工作一开始就注定了本身就是一颗“螺丝钉” 即使公司内部有 “绩效” 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公司在整个 行业中也不会有大的发展,所以个人就是将自己消耗待尽 也很无法获得“发展”,就更别提能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人生目标”了。


绩效“达标”,能“财务自由”吗。

而“性格测评”,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坚信的,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测试,让我们清晰的认识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而我测试的结果则是适合当一名”侓师”。但是导师却笑着说 把这些都忘了吧,你是什么样,“不重要”。如果你成功了,主要原因一定是趋势带来的机遇成就了你。

导师的话像是水龙头里喷涌出来的“清水”,彻底的冲刷干净我这浑浊 昏沉的大脑,发现眼前的世界应该更加的"宽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