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潮州,一座四线小城。来之前最好不要抱着作为东南沿海城市应有北上广般繁华的想法。

第一眼或许你会觉得它很破旧,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至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亦是粤东地区文化中心。说潮州是一座很有文化涵养的老城也没什么好否认的,慢节奏的小城生活是它最抓人的气质。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景致或风味,要慢慢走,才能摸到它的文化肌理。

好在城区不大,广济桥、牌坊街、开元寺、韩公祠···这些必打卡坐标,大都比邻韩江,三天两夜的短途行程也就能把潮州城大致玩味一遍。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牌坊街 -

由22座牌坊组成的牌坊街,潮州纪念性的标志建筑,没把它从头逛到尾那你算是白去了。

牌坊是为提倡伦德礼义,表彰功绩,科第突出成就者所筑。以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的牌坊最多。到了清末,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引入广东,太平路、东门街也渐次改造成骑楼式商业街,上面是楼层,下面是可以穿行而过的长廊,长廊中各类商家鳞次栉比。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佛具、陈皮、凉茶、中医、咸水粿……都是商铺招牌上常见的词汇,不用购买门票,沿街各色手信小吃。有些骑楼看上去已经十分老旧了,却仍然可以为过路人遮风避雨,为小商贩们维持生计。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广济桥 -

广济桥,也称湘子桥 (传说桥的建成有托名神仙之力,即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初建于南宋,桥长500余米。

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潮州有句俗语:到潮无到桥,枉费走一遭。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桥,广济桥的设计两边是由桥墩链接带有亭台楼阁的风雨桥,中间则是一段用船只铁链连接起来的浮桥,所以又有“十八梭船廿四洲”的说法。

门票是20元,有学生证的同学可以凭证5折。下午上桥参观的话在5点半左右可以观看到移桥。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广济楼 -

广济楼,也称“韩江楼”“东门楼”,为潮州城重要地标之一。始建于明朱元璋时期,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迄今600余年历史。昼夜的景致大不相同,实在是一座特别有味道的建筑。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开元寺 -

被称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的开元寺,位于牌坊街的前端,始建于唐代,整座寺院迄今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寺内的嵌瓷同木雕也是看点,潮州的木雕同瓷器早已是名声在外。

不用购买门票即可参观。参观寺庙时着装还是要特别注意,不宜太过清凉环保,避免有失礼仪。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甲第巷 -

对古代建筑感兴趣的就得去甲第巷了。挨着牌坊街,是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贾望族聚居之地,至今仍保留明清街巷格局和大量古民居。

虽然只是条巷、长度也不足200米,但集中了数十座明清宅院,四点金、下山虎、四马拖车等潮汕传统建筑格局都在这里能看到。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韩文公祠 -

广济桥的入桥口斜对面就是韩文公祠,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潮州文化发展史上韩愈做出的贡献很大,虽然韩愈仅入潮八月,驱鳄鱼、修水利、兴教育。留下了韩江、韩山、韩堤、祭鳄台等这些以韩愈来命名的纪念方式。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前阵子大热的《羞羞的铁拳》,卷帘门的取景地就在韩文公祠。

不用门票,凭身份证可进去参观。

在潮州,满大街都是听不懂的话,但却因食物,叫人倍感贴心。

牌坊街旁的西马路,潮州小吃的聚集地,骑楼老街,路不宽,两辆小车足以锁死路面。对于美食,这条街上应该可以给你惊喜,“有名的”比如蔡伯糯米猪肠,“好吃的”比如没有名字的肉粿、甜粿和白粥。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糖葱薄饼 |

西马路段有几家卖糖葱薄饼的店,味道都不错。面粉和出来的饼皮软薄有韧劲,里面包裹着酥脆的糖葱(麦芽糖做成的空心糖块),芝麻和花生碎刷足了存在感,点缀上几根香菜(不喜欢可以不加),中和了甜味,又丰富了口感层次。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猪肠糯米 |

看似简单的做法,实则“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太淡”。猪肠填装香菇,虾米,糯米等食材后束紧入锅煮熟,切开后里面的糯米要熟而不烂,颗粒分明,佐料分布均匀,咸淡适中,再浇上桔油食用,一口满足。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咸水粿 |

走过西马路的咸水粿摊,闻到阵阵夹杂着蒜香的咸味,双腿就怎么都迈不动了。这是菜脯油爆后在熬锅里翻滚的味道,咸水粿是用米浆做成的小碟子样的粿皮,搭配上香咸的菜交织出特别的口感,粿滑润柔软,菜脯味芬芳咸香。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粿类 |

在潮汕,凡是用米粉、面粉、薯粉等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都统称为“粿”

。潮汕人爱烧香信佛,膜拜的是祖先,崇尚的是心中的神明。逢初一十五都要拜神,潮汕的各种粿类都会出现在祭品中,后来慢慢的也从地方特色的食物演化成著名的小吃。

西马路上有很多卖粿的老店,而潮汕的粿类有“红桃粿”“鼠壳粿”“无米粿”“栀粿”“菜头粿”等等。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十八曲鱼饺 |

在西马路上有两家现做现卖的鱼皮饺,一个是十八曲老二鱼饺,另一个是十八曲老尾鱼饺店。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用鱼肉做成的饺皮,包裹着经过无数次捶打的肉馅里,吃起来Q弹爽口,嚼劲十足,淡淡鱼香在舌尖跳跃的感觉很是美妙。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粽子 |

潮州的粽子完全就是突破极限的存在,糯米、虾肉、香菇、鹌鹑蛋、五花肉、板栗···还可以把豆沙、甜糯米融合在粽子里,一半咸香一半鲜甜,解决了想尝鲜又怕浪费的尴尬。其中,以潮安江东桥头的粽子最能为代表,料多,味香,火候足。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牛杂粿条 |

镇记牛杂店在环城西路上近西马路入口位置,多年的老店。一碗里,不同部位,牛杂或脆、或嫩、或韧、或筋道,再配上一碟蒜蓉辣酱,味道香浓而有口感。潮汕的粿条不同于广府的河粉,比河粉更宽,口感也更具弹性。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潮州肠粉 |

不用于广府肠粉是局限,潮汕的肠粉可以变换着不同的方式取悦你。细腻透光的肠粉皮,内里包裹着丰富的食材。酱汁有甜的、卤的、辣的、咸的,还有淋芝麻酱香的,纠结症重度患者估计能在这里原地爆炸!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鸭母捻&春卷 |

鸭母捻,潮州为数不多的特色糖水小食,一碗两个包着不同馅料的汤圆。汤圆当然不是超市急冻货,是新鲜做的,外皮很有嚼劲。加上鹌鹑蛋、莲子、银耳、木耳、红薯等一些甜水佐料,冷热都有。在潮州,要数胡荣泉老店的鸭母捻口碑最好。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胡荣泉的

春卷也要强推一下。外皮酥脆,内馅既不是平时吃的红豆沙,也不是蔬菜素食,而是去皮的绿豆,配冬菇、虾米、肥猪肉,咸香口味。可当主食,又可当点心,跟鸭母捻搭配是本地人最引以为傲的吃法

| 草粿 |

说到草粿就想到了响彻在巷口街中的吆喝声,那是小时候的记忆。草粿是潮州夏天常见的街头甜品。口感好似烧仙草,但又要比烧仙草扎实得多。食用的时候会在温热草粿之间铺上满满的糖粉,解暑舒爽。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功夫茶 |

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茶。说到功夫茶想到的就是炭火、泥炉、蒲葵扇,还有慵懒闲适的时光。

潮州有很多茶馆,牌坊街的太平路段有一家“茶骚包”。不同于传统的功夫茶,在包装设计上融入新元素,将古老的技艺时尚化、年轻化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砂锅粥 |

用砂锅熬粥在于砂锅的导热跟保温效果好,煮粥全程用明火煲煮,掌厨的人得用勺子边煮边搅,陪着这锅粥慢慢“成熟”,这样做除了防止粘锅外,也能让食料的味道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潮汕处于沿海一带,海产丰富,砂锅粥多以海鲜为原材料再加入潮州菜的独特配料,咸菜、黄豆酱、花生等,造就了它不同于其他地区砂锅粥的特殊口味。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 潮州鱼生 |

潮汕人喜欢吃鱼生由来已久,潮州有句俗语“鱼生狗肉,无下无敌”。入秋以后,草鱼格外肥美,且天气比较凉爽,鱼肉不易变质。鱼生的用鱼一般都是草鱼。切好的鱼生放在潮州特色的圆竹篾片上,放竹篾是为了通风。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鱼肉上会撒芝麻,配菜有十几种,吃鱼生时用筷子夹鱼生蘸以酱料配以佐料就口,不会有很腥的味道。牌坊街的上水门街有家《官塘锋记鱼生》,味道很好。

| 牛肉火锅 |

从潮州前往澄海的省道,会经过一个叫“官塘”的地方,同时也进入一片牛肉火锅的世界。这是全潮州人都知道的吃牛肉火锅最出名的地方。官塘的牛肉需求量大,所以这里的牛肉新鲜又便宜。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潮州的牛肉火锅店味道都不会相差太大,毕竟是以原材料为主的火锅。牌坊街里便有几家,不是自驾游的话可以就近选择牌坊街的「阿彬牛肉火锅」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到达高铁潮汕站,往北出口走,可以乘坐高铁快线到市区

售票处的标示都一目了然,有大巴型票价8元 & 公交车票价5元。如果想打的,可以往南出口走(的士有时比较难等,居多是几个人拼车的方式,容易碰上黑车,不赶时间建议直接乘坐大巴&公交)。

如果是自驾游,直接定位潮州汽车总站(位于牌坊街附近)即可。该拔草的美景、美味坐标都较为集中,贯穿成线,沿途就可以开启逛吃逛吃的模式了。

寻味潮州古城,带不走的只有你!

潮州大致的景点都集中在牌坊街周边,建议直接在牌坊街范围住下,位置区域可锁定在湘桥区或牌坊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