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明朝锦衣卫的陆炳?

kbnol


明朝历史上权势最大的锦衣卫、明朝历史上唯一三公兼三孤的拥有者陆炳,是一个懦弱的人!

虽然位高权重、虽然绝顶聪明,但是本性里的懦弱和不争,让他最终没能像张居正一样流芳千古、也没能像严嵩一样遗臭万年,他只是在那个时代拥有天下人艳羡的声望和名誉,却逃不过死后的籍籍无名、被人遗忘

陆炳活着的时候的确风光无限,只是,他的风光太过短暂的如同夜空中的流星,虽然耀眼,却也只是刹那间

家世显赫的陆炳,就职于明朝第一特务机关——锦衣卫

曾官至锦衣卫一把手的陆炳,权势之大不亚于当朝首辅,原因很简单,他掌握了整个朝廷的所有秘密,无论公与私

要知道,当时锦衣卫的能力达到了一种怎样恐怖的地步,举个简单的例子,曾经有三个大臣在家里喝酒,一个喝多了,说了几句酒话,意思大致是当朝天子不干活、是个油混子,一旁两人立刻吓的酒醒了一半,还未等劝诫此人切勿多言,几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已经从天而降,将此人戴上手铐就逮回去了!!!

这是一种恐怖到极致的渗透!作为锦衣卫吃饭的家伙,也是锦衣卫最引以为傲的地,而我们的陆炳大人,就是这支特务组织的首脑

陆炳的发迹史很励志,同时也让人羡慕嫉妒恨

因为家世出身,陆炳注定不会平凡,而他官职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他的当朝地位,但除了这些外部因素,他个人能力也属一流!在首辅严嵩之子严世藩眼里,他是当世三大天才之一,在徐阶、张居正眼里,这是一个惹不起只能躲的人

为何陆炳会有如此之大的权势?故事要从很久以前说起,嘉靖还是幼儿的时候,一个女人奉命成为还是藩王身份的朱厚熜的乳母,而他儿子跟藩王年龄相仿,于是这俩孩子就一起长大、一起玩耍,此人便是陆炳

后来机缘巧合当了皇帝的嘉靖,便把这个靠谱的伙伴带进了京城。而在一次宫中大火中,陆炳置生死于度外,冲进已经火光冲天的宫殿,背出了嘉靖;自此陆炳成为嘉靖身边最信任的人之一

有用天时地利人和的陆炳,自然拥有无可比拟的权势。而且一如现在的高富帅,陆炳有钱有权,还长得很帅,并且他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走路姿势很独特——行步类鹤,具体鹤是怎么走的,大家可以去动物世界看看

总的来说,陆炳的人生就像是坐了直升飞机,扶摇直上九万里!

陆炳活的小心翼翼,甚至有些懦弱;但他却不是个坏人

无论是接济贫苦百姓还是营救忠臣,他都不遗余力的帮忙,只是他从来不会主动出面,仅仅是在不伤害自己的关系权势的情况下做“力所能及”的事儿

因为个人恩怨,他选择沉默,亲眼见证忠臣夏言被腰斩,其后严嵩何肆无忌惮的迫害忠良,他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可谓是辜负了其天才的威名

甚至说,他不仅不争还懦弱的不行,懦弱到什么地步呢?当他的手下都可以站出来大骂严嵩奸臣,但陆炳就不行。不仅如此,在这个下属被严嵩父子迫害致死时,他也依然没有屈服,只是大骂奸臣,是多么的刚强正直!反观陆炳,却只是伤心难过却无可奈何,实际上也不是无可奈何,而是他不愿意去跟严嵩撕破脸!

自始至终,这位三公兼三孤的拥有者都没有越雷池一步,从他大火中救出嘉靖开始,他再也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儿,甚至说他连维护正义的勇气都没有,他还不如那个普通的锦衣卫!

但是,他很坏吗?他没有,除了在对待夏言的问题上带有私心,他基本没有做过什么愧对良心的事儿,甚至说他心地很善良;但是有句老话说的好,“在其位、谋其政!”陆炳的表现只能算及格,达不到优秀!

作为忠于嘉靖、忠于明朝的一代权臣,陆炳的确得到了生前身后的绝对荣誉,甚至说是冠绝当代、超越整个明朝所有大臣。只是,他却浪费了自己的天赋和能力

当年,徐阶张居正师徒要扳倒严嵩,却一直忌惮陆炳,甚至说要等到这个天才死去,才敢大展身手和严嵩搏命。由此可见,陆炳在嘉靖一朝的权势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只是,时至今日我们只记得张居正、徐阶智斗严嵩,却忘了这个曾经救人无数的高级官员兼超级天才,这或许就是陆炳的宿命

这是一个懦弱的人,纵使他有翻天覆地的手段和呼风唤雨的能力,终究因为懦弱而选择了妥协!

一如那句“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陆炳自始至终都在逃避!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感谢悟空邀请,我是海天玄宇,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陆炳是明朝历史上一个最牛锦衣卫头领,并且不是太监,唯一一个三公兼三孤,对嘉靖忠诚无比,扶助贫弱,对下层百姓有着深深同情,最后还得相对善终的人。

陆炳的发迹源自嘉靖皇帝,陆家为军籍,世代锦衣卫。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子嗣,嘉靖皇帝得以藩王身份入主大内。而陆的母亲曾为嘉靖皇帝的乳母,陆炳从小就是嘉靖皇帝的玩伴,由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想想《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有得一比。而更有甚者是陆炳是个有能力的人,人高马大,获得过武举。并且智力也是上上之人,勘称文武全才。并且在任职期间对嘉靖有救命之举。所以有嘉靖一朝,陆炳官运亨通。官至太子太保兼太子太傅、太保兼少傅。嘉靖就是他的贵人。他对嘉靖也是竭尽忠诚,据说他的死也是因为为嘉靖皇帝试长生不老丹药中毒而死。

据史料和后世评价:

1、他惩处的官吏按明律大多数都是罪有应得。

2、他贪污受贿

3、他周济和施舍贫苦之人,体恤民情。

4、与严嵩合作、构陷夏言、曾铣。

诸如此类。

我们以历史唯物和阶级的观点看:

一、 当然他也知道严嵩的为人处事,严嵩是嘉靖皇帝养出来的。不该过多的责 备陆炳。有些苛求。就如同和申是乾隆养出来的一样。解铃还需系铃人。

二、在杀害夏言、曾铣的事件上,虽然皇帝是主谋,但他和严嵩是帮凶,在那一刻,就这件事,他就已经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三、他虽然也能体恤民情、扶助贫弱, 但归根结底是忠诚于嘉靖一人。

四、他也有普通人的私欲,贪污受贿,公报私仇。

诸如此类。所以隆庆皇帝秋后算账,把他抄没家产,并被写进《佞臣传》,也不算冤枉。

在此发些感叹:人多具有两面性,对你也许他就是小人,对我也许他就是贵人。正如我年轻是刚入职一个单位。有位慈善的老高工对我说,你不要觉得被下岗的人有冤枉的,其实仔细查看都有原因的。或者是能力不足,或者是脾气太坏。总之是有毛病的。这或许就是岳飞难能活在宋高宗手下,而严嵩和和申之流能潇洒人间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虽然不好,但却是现实。忠言一定要讲究策略,这点上王阳明大师堪称楷模:立德、立功、立言!



海天玄宇


陆炳是明代唯一一个三公三孤的大满贯获得者,所谓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皇帝的辅佐官,职位崇高,无定员,无专责,实为虚衔。由此可见陆炳受宠至深。

陆炳确实是让人很嫉妒的一个人,他不仅混的好,而且一出生就是一个高富帅。陆炳出生在一个官宦的家庭,她的母亲是明世宗的乳母,可以这么说他和明朝的世宗皇帝,吃同一口奶长大的。

陆炳特不仅关系硬,能力也不错别有能力,嘉靖十一年(1532年)年他靠自己本事中武进士,被授锦衣卫副千户。这就是典型别人家孩子,长得比你好,家庭条件比你好,而且跟国家元首一起长大,这还不算人家学习还比你好!

陆炳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人。他作为锦衣卫的最高领导,但他从来不对穷人下手,他爱财,但是只对为富不仁的大户下手,也许是因为穷哈哈没啥油水?而且他还经常拿钱出来接济一些正直的大臣,遇上皇帝发怒要整人,他会站出来说情保全,绝不落井下石。

陆炳对嘉靖很忠心,曾经在行宫失火的时候冲进火场,不顾自己生命危险,救出了嘉靖。

作为锦衣卫的最高领导他也不是那么干干净净,为了自己的利益,看着严嵩为非作歹,也曾参与陷害夏言。

但是终其一生,陆炳“多所保全,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周旋善类,亦无所吝”。他平反过冤狱,掩护过沈炼,保护过裕王,帮助过俞大猷。明史里面还是给了一些正面评价的。


鄢城秀才


陆炳的家世不算太差,而且世代都是从事一项秘密工作:锦衣卫。他的父亲后来被调到湖北去跟一个王爷了,在这期间王府的世子出生,请的就是陆炳的母亲做的乳母。而这位世子没当上王爷就直接去北京做皇帝了,他就是朱厚熜。

朱厚熜对陆家很看重,陆炳一家也就跟着去了北京。到北京以后,陆炳靠着和皇帝的关系加上父亲的余荫,刚考完武举就成了一名指挥佥事。不久,他又署理锦衣卫指挥使,执掌锦衣卫两司之一的南镇抚司。

按理说陆炳升的这么快,总该有个喘口气的时候。可偏偏老天爷还要让他更快。有一次皇帝南巡,晚上突然行宫着火。四周的侍卫不知道皇帝住哪,急得要死。只有陆炳冒着火冲进火场把已经熏晕了的朱厚熜背了出来。又是自小到大的好兄弟,又有过命的交情,陆炳想不起飞都不行了。刚回北京,他就被提升为锦衣卫都督同知,实际上控制了整个锦衣卫。

此时的锦衣卫的几位大佬,无不出生于当年安陆的兴王府,按辈分都是陆炳的叔伯辈。陆炳表面上对这些老头子们恭恭敬敬,哄得他们对自己没什么防备;暗地里则将他们一个个扫出锦衣卫,再加上皇帝又对自己宠爱有加,没几年就把同知俩字去了,成为了锦衣卫真正的老大。

陆炳对内阁里的那几位也是很恭敬的,而偏偏有人不给他面子。陆炳有一次杀掉了一个犯法的兵马指挥,被夏言得知后要处理他。陆炳赶紧拿三千两银子去贿赂他,结果夏言不收。陆炳只好在夏家门前跪了很久,才把这事了了。这一下,陆炳可就打心眼里恨死了这个夏言。

严嵩一看,觉得机会来了,立刻就和陆炳勾结在一起算计夏言。曾铣奏请恢复河套的奏疏一送上,陆炳就觉得有机会,立刻和严嵩一起坑夏言。最后严嵩那个傻干儿子仇鸾活了下来,而夏言和曾铣这两位忠臣干将却含冤被杀。

把夏言坑死以后,陆炳也有些后悔,特别是连带着曾铣让他觉得于心有愧。再加上从牢里面捞出来的仇鸾是个地道的混蛋,使得他对自己因为私仇就坑死两位大臣的行为非常内疚。

为了缓解这种内疚,陆炳决定再把仇鸾也给收拾了。这个仇鸾虽然混蛋,但还是有些忌惮陆炳。陆炳也表面上和他客气,私底下却拿重金收买他身边人,收集好仇鸾的不法证据,在仇鸾快死的时候全抖给皇帝。仇鸾最后的结局是把他的尸体从棺材里捞出来剁脑袋,也算是为夏言和曾铣出口恶气。

由于收拾仇鸾有功,陆炳被升为少保。按惯例,锦衣卫都督属于武将,比文官等级要低,赐宴时只能站在西边。而陆炳则独有恩宠,他是坐在二品官中间的。而陆炳又再接再厉,在破获一起巨大的太监贪污案后,他被授予太保兼少傅。太保是三公之一,少傅是三孤之一,明代的官员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身兼此二职者,只有陆炳一人。

陆炳这么的生猛,他手下的人自然也是凶得很。再加上和皇帝这么铁、和严嵩那么近,使得满朝文武没有一个逢年过节不去给他意思意思的。据不完全统计,陆炳一年的灰色收入就有上百万两白银,至于金珠宝贝更是没法统计。

有意思的是,陆炳虽然赚得多,出手也很阔绰。他周济穷苦京官乃至于贫苦百姓简直是家常便饭,周围的百姓没有不念他的恩德的。嘉靖年间数次兴起大狱,都是靠陆炳才得以尽量保全无辜的生命。

陆炳主要对付的,确实就是贪官污吏。只要那些当官的坑害百姓,他就逮捕他们,并且把他们的家产全部充公。再加上除了夏言以外,他没有坑过一个好人,因此他的口碑还相当不错。在他去世时,皇帝亲临祭奠,也算是哀荣备至。

尽管陆炳做了不少好事,但是他直到死的那一天,仍然是愧疚而渺小的。坑死夏言和曾铣给他带来的无尽的自责伴随他走完了余生,而他虽然蔑视严嵩,却始终和严嵩一起捞钱。他打击贪官污吏无数,却始终没敢对最大的那只老虎动手。在嘉靖去世不久以后,他捞钱的事就被人揭发,陆家也就此中落。陆炳的传记,也只能和严嵩挤在《佞臣传》之中。

人们并不会记住陆炳曾经怎么维护忠良,夏言的人头落地之时,就是陆炳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开始。无论他试图怎么洗白自己,千百年后自有公论。


青言论史


陆炳于嘉靖十一年考上了武举,授副千户一职,父亲陆松去世后袭任锦衣卫指挥佥事,很快被皇帝提拔成为指挥使,执掌国家情报部门南镇抚司,皇帝南巡,经常担任随王伴驾的角色。有一次行宫失火,陆炳冒死把皇帝背了出来,功高莫如救驾,陆炳因此被提拔为都指挥同知,屡升迁至都督佥事、都督同知、锦衣卫左都督,加太子少保、太保、太傅、少傅,成为锦衣卫高管。陆炳于嘉靖十一年考上了武举,授副千户一职,父亲陆松去世后袭任锦衣卫指挥佥事,很快被皇帝提拔成为指挥使,执掌国家情报部门南镇抚司,皇帝南巡,经常担任随王伴驾的角色。有一次行宫失火,陆炳冒死把皇帝背了出来,功高莫如救驾,陆炳因此被提拔为都指挥同知,屡升迁至都督佥事、都督同知、锦衣卫左都督,加太子少保、太保、太傅、少傅,成为锦衣卫高管。一生善终的陆炳,不会想到自己死后竟被隆庆皇帝秋后算账,并连累到两个儿子,好在有惊无险,几经波折后,最终还是得到一个圆满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