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癌痛”遵循五原则,可有效缓解控制

有患者曾经说,我不害怕死亡,但我害怕癌痛。没有生过癌的人,根本无法体会那种痛。如果将癌痛和女性生孩子作比较,癌痛要比女性生孩子的痛还剧烈,而且这是一种持续的痛。

癌痛对患者和家属都是一种折磨,癌痛是持续的,如果得不到缓解和控制,会发展成稳固性癌痛,成为一种疾病,甚至会让患者产生轻生的念头。

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很宝贵,特别是癌症患者。如果癌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会大大降低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对患者的睡眠、饮食、爱好等生活都会造成影响,让患者变得抑郁、痛苦,不愿与人接触,也让家人心痛不已、疲惫不堪。

面对癌痛,患者和家属要摆正心态,癌痛程度重了,不等于就到了癌症晚期,但需要长期使用止痛药物来控制疼痛。多数癌症患者,都可以通过适合的止痛药物和剂量缓解癌痛。癌痛需要规范化的治疗,可以早期、持续、有效地清除癌痛。将癌痛带给患者的心理负担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肿瘤专家建议癌症患者补充禾存有机硒。二十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硒具有抗肿瘤作用,研究证实硒是乳腺癌、肝癌、皮肤癌、结肠癌和胃癌等的强有力抑制剂。动物实验表明,在饮食中加入适量硒化合物可以有效地对抗化学致癌剂的致癌作用,大大降低肿瘤的发生率。组织培养研究也证明,硒能使某些致癌剂的活性降低,在药理或毒性剂量下硒对某些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学地理学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硒的地理分布呈负相关,低硒地区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肿瘤患者体内硒水平较正常人低,特别是皮肤癌和胃肠癌更为明显。

专家认为,患者癌痛治疗不充分的原因,一是因为患者不愿意说,造成医护人员对癌痛估计不足,二是不愿过早接受癌痛治疗,担心医生会将治疗重点放在止痛上,忽略癌症本身治疗,三是不愿接受规范化治疗,认为癌症本身就有疼痛,癌痛无法避免,四是认为药物吃了会有依赖性,不如不吃。

医生也不愿意被病人足够的药,担心药物会出现不良反应,同时也担心患者会产生耐药性,疼痛加剧时无药可用。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五原则:按阶梯给药,即按照癌痛的轻、中、重度给药;口服给药,是首选给药途径,简单、经济、易于接受;按时给药,不是按需给药,无论给药当时患者是否发作疼痛;个体化给药,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如果疼痛得到缓解,且副反应最低,这个剂量就是最佳剂量;注意具体细节,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患者一定要将身体的感受多与医生沟通,帮助医生给出正确的给药。家属也要多给予患者以关怀,家人的一句关心、鼓励,会激起患者战胜癌症的信心,激起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激发战胜癌症的信心。家属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给患者按摩、或者是帮助转移注意力,帮助患者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