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说话晚、消化不良都和它有关,你却一点都不重视!

现在的宝宝都非常聪明,8-9个月就会叫妈妈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宝宝早已变成了“小话唠”,可自家宝宝却金口难开,当妈的心里肯定焦虑万分。

很多妈妈会担心宝宝是不是有什么疾病因素?或是家里语言环境太复杂?但有一个原因很多妈妈都不知道:咀嚼锻炼不充分,也是导致宝宝说话晚的主要原因。

双击图片,可查看高清图

资料来自《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

如果辅食过于精细,宝宝的舌头运动不灵活,口腔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就会导致构音障碍,说话不清晰,甚至影响宝宝的正常发音。

特别是咀嚼锻炼初期,宝宝肠胃消化功能弱;乳牙未萌出或萌出少,宝宝只能靠牙床将食物磨烂;加上咀嚼动作不熟练,这时候就要用一种连口水都能融化的食物来帮助宝宝锻炼咀嚼能力。

不同月龄的宝宝

咀嚼训练这样进行

咀嚼训练要跟着宝宝的月龄走,从辅食添加初期就可以开始了:

6 个月起

6 个月左右是大多数宝宝开始添加辅食的时期,添加辅食的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补充奶类的营养不足,尤其是铁;二是为了锻炼咀嚼和吞咽的能力。

婴儿在出生第一年各方面生长发育很快,及时添加辅食,可以锻炼婴儿咀嚼吞咽食物和胃肠道消化的能力。

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应提供细腻的泥糊状食物,颗粒的性状会加大吞咽的难度以及消化的难度并不适合初期添加。

7个月

经过了一个月的辅食添加, 在7个月的时候辅食的性状就可以慢慢开始像颗粒状的食材过渡了。那我们选择的最佳食材就是颗粒面,熬得比较软烂的粥。在前几次的时候,妈妈们还需要把这些食物 稍微用料理机或者研磨碗磨碎一点, 比米粉粗比颗粒面细腻的状态就可以哦。

补铁小米粥

8~9 个月

经历了 2 个月左右的辅食添加,宝宝的吞咽能力已经成熟很多,大多数宝宝可以用牙床磨碎食物了,这个时候便是进行咀嚼训练的黄金时期。

这时候可以从添加辅食初期的泥糊状,慢慢过渡到小颗粒的蓉状食物,例如带颗粒的南瓜泥、红薯泥、土豆泥,冬瓜蓉、肉蓉。

同时,这个阶段可以试着引入手指食物,尝试让宝宝自己用手抓握,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可以先从小颗粒、可溶、软烂、便于吞咽的食材开始,比如南瓜块、土豆块、熟香蕉块,无糖溶豆等。

疙瘩汤

10~12 个月

宝宝咀嚼和协调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

食物的形状需要从小颗粒的蓉状慢慢过渡大颗粒的碎末状,手指食物的添加也可以进阶为稍有嚼劲、方便手指抓握的颗粒、块状形式。

例如煮烂的胡萝卜、鸡蛋块、鸡蛋饼、小溶豆、意面、小馄饨等等。

多味蝴蝶意面

1 岁后

1 岁后宝宝能吃的东西已经很丰富了,饮食模式也慢慢接近成人。丰富食物种类和形式,是 1 岁后咀嚼训练的关键。

比如肉类,除了之前自制加工的各种肉丸、肉肠之外,可以直接试试肉丁、肉丝、小肉块的形式,让食材的处理更接近成人的烹调性状,慢慢融入家庭饮食,丰富宝宝们味蕾的体验。

这个时期应让宝宝多试着自己进食,给宝宝小围兜,独立的餐具,让他自由选择食物自主进食。

家长要做是将食物处理成适合他们的小块状,让他们自己吃。

宝宝自主进食

一开始宝宝必定会将食物撒的到处都是,增加家长饭后清理环境的难度,但是不要怕麻烦而不让宝宝自己去吃。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当然 1 岁后宝宝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不好好吃饭,或是心不在焉或是狼吞虎咽。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监督宝宝细嚼慢咽,不开电视等,排除影响宝宝专心吃饭的外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