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爱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一木二影


小时候最爱吃的是妈妈亲手做的包着大枣的甜的粽子,那时候农村家里穷,粽子和鸡蛋也只有在端午节那天能随心所欲的吃个够,鸡蛋在端午节那天还能有吃不完浪费的,这个在我小时候的农村可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了。那个时候的我们,手里拿着绿叶子包裹的粽子,就像在手里捧着全世界最珍贵的美味,只舍得吃一个,其他的都存起来晚上慢慢品尝。至于鸡蛋,在端午节那天,父母也变得大方起来,分给我们好多好多的鸡蛋,我们就跟其他的小朋友撞鸡蛋玩,看谁的鸡蛋皮最结实和耐撞。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推移,我们都长大了,生活水平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我们还是我们的孩子们,都再不用为吃喝问题犯愁了。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就做什么,现在过端午节的时候,面对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各种味道和食材的粽子,即便是味道在多样,也吃不出妈妈亲手做的那种味道。又快到端午节了,因为工作的特殊原因,今年端午又不能回家看望二老了,等明年.明年我一定带着孩子回家,好好孝敬二老,并亲手品尝妈妈做的粽子。到时候我就像个孩子一样,依偎在妈妈的肩膀对妈妈说,还是那个粽子,还是那个味道,我最爱的味道,爸妈我爱你们。


小区物业人


我最爱的粽子味道,现在市场很少有卖的了,就是儿时母亲亲手包的小米+花生米的粽子,现在想想那甜糯滋味依然在口边,很是想念。

我小时候很挑食,按照母亲说法,那时候农村那么贫穷,本来就没啥好吃的,我还挑三拣四,不好养活。

比如大枣补血,可不知为什么,我只吃新鲜的生枣,一层皮的小酸枣也吃得欢快,可一旦大枣包裹到粽子里,我就非常讨厌那个味道,每次要把大枣偷偷扔掉,都会被母亲教育上半天。可这个真没办法,吃不吃与营养高低无关,我油盐不进,就是不吃。

所以那些年,母亲端午节包粽子时,会再泡一些花生米,包一些放了花生米的小米粽子,她知道,这个是我最爱的味道。

包粽子绝对是技术活儿,有经验的农村女人,包的粽子所留空间合适,既能保证米吃水涨大能放开身,又能保证成熟后粽子紧致好看。

包粽子的小米要选粘性高的,或者直接用大黄米。而且小米很耐火,就像熬稀粥一个道理,煮不到时间,米粒不糯,根本不好吃。所以煮粽子要耐心,又是大火又是小火的,光煮粽子就得6个小时左右。

煮粽子时候,同时放入洗干净的鸡蛋一起煮,粽子鸡蛋也沾染了粽叶的清香与米香,比白水煮鸡蛋好吃许多倍。自从有了花生小米粽子,端午节就成为儿时我一心一意盼望着的节日了。

这些年生活好了,超市里肉粽、蛋黄粽、甜粽、咸粽,五花八门的粽子,选择机会越来越多,却再也吃不到儿时母亲包的花生小米粽味道了。

小脑萎缩的母亲,现在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认识了,更不记得端午节,也不知道姐姐在阴历五月初一折来的几支艾代表什么,她擎举着一支艾,笑得像个孩子。而我们,也就当母亲是孩子,在五月初一,给她过小端午节,祈愿她无病无灾,健康每一天!

端午节,你还会亲手包粽子吃吗?


阿兮随笔


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人,我们家乡对端午节也比较浓郁,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包粽子。

但是我们家乡的粽子并不像在上海枫泾古镇和朱家角古镇吃到那么多品种的粽子,什么蛋黄肉粽啊,鲍鱼粽子、裹蒸粽子、XO酱粽子。我们家乡只有糯米粽子和红豆粽子。

而红豆哦粽子可以说是我记忆力最喜欢,最向往的味道了。苗家人比较讲究,粽子叶都是子去村外采摘下来。用清水洗净,然后再水煮,才开始包。


我们苗家人喜欢包的粽子基本都是枕头形状的。很可爱,但是粽子个头大,基本上一个人吃完也是非常腻了。所以才会选择在糯米里加入红豆。

而苗家一般包粽子都是几个姑娘妇女一起来,一边唱着愉悦的苗族歌曲,一边开心的包粽子。整个过程非常欢快。

用稻草包的粽子,煮开后弥漫着稻草和粽叶的香味,再加上糯米和红豆的清香,非常诱人。

而且柴火煮的味道也不一样,不仅糯,而且还很香。只是因为近几年都在外面工作,没有机会再品尝到家乡的红豆糯米粽子了。


潘昶永


你最爱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又快到一年端午节了,粽子的种类繁多,你最爱的粽子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世界上,惟爱与美食不可辜负。说到吃,我的口味是不挑食儿,但是粽子例外。

上午刚发了一个和端午节相关的微头条,今晚就看到了这个最爱吃的粽子的问题,也算有缘。我想说的是,我是河南人,却不喜欢又甜又腻的这种北方口味的粽子。在#粽情端午#话题下,我不说假话了,我最喜欢吃的确实南派的粽子。---有肉有蛋的咸粽子。这个不是说不爱家乡的美食,是在是口味的偏爱而已。

我们家乡的粽子,主要还是以甜味为主的,千百年一直这样子的。主要的原料就是糯米,花生和红枣了,味道也很好吃,又甜又糯的,但是不敢吃多,会有肠胃撑涨感,一顿吃上几个河南粽子,管两天不饿。

赞完老家的粽子咱们开吃南派的粽子了,南咸北甜是主要的特色。最爱吃的广东粽子,是在南方上班的时候,记得那年在南方过的端午节,然后有公司派发的五花肉蛋黄粽。刚打开肉粽的时候吓我一跳,我说这里面有肥肉怎么吃的呀?看着别人津津有味的吃下,我禁不住的小口咬了一口。

我的天呀!真的太好吃了。没想到五花肉包的粽子也是这么的美味可口的啊。肉和蛋黄滑腻可口,但绝对没有那种肥肉的油腻感,可能是里面的蛋黄,糯米和各种豆类祛除了肥肉的油腻了吧?闻着粽叶的清香,咀嚼这蛋黄的咸香,你会觉得这种民间的美食,要是天天的吃到该有多好!

又快到2018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了,真的还想吃南派的五花肉蛋黄粽啊。家里的甜粽就留给家人吃吧。现在家里开始准备端午节用的艾草了,艾草驱蚊驱虫驱邪,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祥纳百福!


农村老俗话


6月18日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现在的大街小巷都是粽子的味道, 我也不例外,早早就买了3公斤糯米,红枣和葡萄干家里都有,甜味粽子,是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必须加红枣和葡萄干在里面,这是一个家庭的节日传承,现在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依然要照原样传下去,所以家人也是喜欢这样的味道,也最爱吃这种味的粽子了。

我家在新疆,这是盛产各种干果,这里人的也喜欢用各种干果包粽子,我就用了哈密瓜脯、红枣、葡萄干、鹰嘴豆包过粽子,新疆人也基本用这些包粽子,这些基本都是甜味的,也有喜欢有牛肉、蛋黄包粽子的,是咸味的,我一般都包不同味道的粽子,但是还是比较喜欢吃甜味的,因为这里盛产牛肉,毕竟过节嘛,粽子味道丰富些好,有节日的气氛。

至于粽子的叶子,我一般都用父母祖籍的粽叶,就是竹子的外皮,父母的祖籍在内地,那里盛产各种竹子,每年的春天,竹子出来了,就有竹子皮,当地人就会去上山捡回来,清洗干净,用清水煮煮消毒,用它包粽子,特别的竹香味浓,而且这种竹子粽叶,可以反复利用,每次吃完以后就清洗干净,卷成桶形状,挂起来自然晾干,等到来年,在清洗干净,用清水煮煮消毒,就可以包粽子了,这种竹子外皮,越煮越香,粽子就软糯香浓,竹子味道就更浓了,这样的竹子外皮包粽子,是当地人的传承,一代代就这样传下去的。

我家每年的粽叶,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内地的亲戚,几乎每两年都给我送来这样的粽叶,我都保存好,留着每年包粽子,家人也喜欢了这样的口味,几乎不吃外面买的粽子,都习惯了竹香味浓的粽子,更喜欢吃红枣和各种干果的甜味粽子。

我是头条号天山可可,原创美食达人,家常菜、面食、早餐都有,擅长新疆菜,每天更新不同的菜谱,记得关注我哟!


天山可可


关于粽子的甜咸之争,已经不只是粽子了,还有豆腐脑,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在吃炒面,她是山西的居然放的是盐,我吃了二十年炒面,都是放糖,她表示没听说炒面放糖,我尝了一下,哎呦,蛮不错,口感一样,风味完全不同。


我是山东人,所以从小到大一直吃的都是枣粽子,现在生活好了,粽子配料也丰富起来,现在粽子里也会加一些花生豌豆之类的,我个人不太喜欢吃蜜枣的,总觉得蜜枣太甜,还有一股说不上的味道。





我自己包过几次,本来想包肉的,但是我怕搞砸了,所以没敢,包的时候用了一个粽叶,结果包成了平三角,后来我用了两片粽叶,相当于加宽,好歹包出来了一个立体的三角。我们这很多邻居,在端午之前都会来找妈妈帮他们包,因为他们自己都包不成,要么是扁的,要么扎不紧,煮出来可能里头都稀软的,更有趣的是个别的煮成了一锅粥。



过程很简单,就是先把新疆大枣和生花生糯米提前一晚泡好,(我们本地的枣说真的,都是那种长得很规则,像个小冬瓜形状,细长细长的,晒干的没什么肉,大部分是直接吃了,或者蒸熟了用酒酿,做成酒饮枣)粽叶也提前泡好洗净,然后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妈妈会整整包三个小时,满满一大锅。




我不太喜欢刚煮出来的,还是喜欢那种煮完以后用凉水泡着,勤换水,越泡越粘,特别推荐,我是很喜欢里面放一点豌豆的,因为以前豌豆不是很好买,所以妈妈会把豌豆烫一下,半生不熟的放到冰箱里冻着,(不知道生着放进去这种半生不熟再包到粽子里哪种口感更好)用的时候取出来化冻,直接和大枣,花生一块包进去,一颗粽子里放和十几粒就行了,喜欢的就多放一点,它不会很抢粽子的味道,增加了粽子的口感,我是很喜欢这个“面面”的口感的。



现在还没有品尝过咸味粽子,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我喜欢吃肉啊!有没有吃过的小伙伴给讲解一下。


军事一点通


我最爱的粽子,融合了黄茅草、稻草灰的香味,没有放盐,也没有放糖,更没有放馅,这种纯粹的植物香味,是端午节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


这种粽子,家乡人称之为黄茅粽,因为包粽子所用的叶子,不同于平常做粑粑所用的大叶子,而是细细的黄茅草叶,通过斜编来确保米粒不溢出来。

淡淡的味道,会不会影响吃粽子的食欲?我觉得不会。在我的家乡,粽子只不过是数十种粑粑的一种而已,而这数十种粑粑,它们最终的归宿,就是与恭城油茶一起成为家乡人的美食。油茶的香,让粽子的香更耐人寻味。



也许你喝不惯恭城油茶,但也大可不必担心粽子味道的纯粹,家乡人会用当地产的土榨黄片糖与生姜制成姜糖水,将一大根黄茅粽,用一根细线,分成数十片,用筷子夹上一片,沾一点姜糖水,放到嘴里,粽子仿佛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云行雨见闻


端午是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

端午是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

解开粽叶,就解开了诗和远方。起初,五月初五,时人为了不使鱼虾损伤屈子的躯体,纷纷投粽入江。后来,吃粽子逐渐演变成端午节的传统饮食习俗。古代诗人兴之所至的诗里行间,自然少不了这一舌尖上的美食。

唐玄宗李隆基的“四时花精巧,九子粽争新”,留下了端午食九子连粽(中)的吉祥食俗。唐代诗人姚合写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诗句,说明吃粽子俨然成为大众普遍风俗。宋代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道出了粽子的新品种“艾香粽子”。

苏东坡品味了“蜜饯粽子”,留下了“时于粽里得杨梅”的诗句。宋代张耒的“水团冰浸砂糖裹,透明角黍松儿和”,透露了粽子可以冰镇“凉着吃”的食趣。清代林苏门的“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写出了火腿肉粽的妙处。


风月无边天为谁春


说起最爱的粽子是什么味道往往都会触动味蕾,我们都会争论哪种馅好吃,甜的还是咸的?红枣还是红豆?而忽略了人生中唯一的一种幸福的味道,那就是妈妈的味道!


粽子,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很常见,比如:早餐店,高速服务区,旅游景点等等。但是一年之中能吃到妈妈包的粽子也许就那么一两回,在我们家乡,除了端午,中秋节也会包粽子,一年之中也就这么两次。

小时候,要想吃到粽子,只能等到这两个节日,每次妈妈都会包很多,各种味道都有,像肉粽这种是标配。由于比较喜欢吃甜的,我妈妈就会做很多种甜馅的粽子。



每当端午临近之时,妈妈就会准备食材,从集市上买粽叶、自家种的糯米、到山上砍几片棕榈叶、自己晒的红豆、绿豆。也许有人会问,棕榈叶拿来干什么用?其实这就是绳子,将棕榈叶一条一条的撕下来,然后将其连接起来用来捆扎粽子,这样的粽子煮出来会有一股别样的香味。如今很多人家都没有如此讲究了,都选择用绳子代替了最原始的方法,虽然说外表变美观了,但总感觉缺少了那份传统。



我妈妈就是喜欢保持传统文化的人,为了一点棕榈叶可以翻遍好几个山头去找棕榈树。为了在端午节能让我吃到红豆沙的粽子,自己特意种起红豆,将其晒干放着等来年包红豆沙粽子。有一次我问妈妈:“红豆不是有卖的吗?你买一点不就好了,干嘛要这么大费周章的自己种啊?累不累啊!”


我妈看了我一眼,笑呵呵的说:“吃自己种出来的东西也有错吗?现在外面买的东西都不让人放心。”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很无知,却又不想承认自己是错的,只能继续说:“行行行,你都是对的。”然后就岔开话题。说句心里话,我妈做出来红豆沙馅粽子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这不是吹牛,既有粉末的细腻感,又不失其中的颗粒状,不像外面卖的那种吃去全是糊糊的粉末,完全没有红豆该有的味道。

我妈妈包的粽子很大个,这也是让我受不了的地方,别人家的粽子我能吃两个,自己家的吃一个还有点难度。每年吃粽子我都会跟我妈抱怨一下粽子的块头:“妈,为什么你包的粽子都比别家的大个很多,能不能小个一点?” 老妈每次听到这话的时候都是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淡淡的回答我:“自己家吃的东西,干嘛要包的那么小家子气,包的小个了,你一口气还不是要吃两个?”我居然无法反驳!

真的是知儿莫过娘啊!心里有什么小算盘一眼就被老娘看穿了。其实我妈包的粽子真的很好吃,如果是咸的粽子会将糯米拌上味道,煮出来的粽子哪怕吃一个小角都是有味道的,不会像有些人家的粽子,你如果还没有吃到中间的馅,那就是在吃糯米饭一样无味。这一点风味跟五芳斋粽子很类似,但五芳斋粽子口味偏重了,需要备一瓶矿泉水。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表达一点,不管是咸的还是甜的粽子,妈妈包的粽子才是我最爱的的味道。


假装在金华


现在的粽子,无论是造型还是内容口味,都是千品百种。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叶包裹糯米,但是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的特产和风俗来确定。常见的有豆沙粽、栗子粽、蜜饯粽、莲蓉粽、咸蛋粽、火腿粽等,而现在商家为了噱头,开发出了水果粽、巧克力棕、冰淇淋棕等新奇的粽子。

其实,埋藏在味蕾深处的口味,永远都是妈妈做出来的美食。我妈常包的粽子,一是蜜枣粽,二是香肠粽。

每年临近端午,母亲都要提前买许多箬叶和糯米,拿一只大盆,将箬叶用清水泡起来,箬叶在水中呈更深的青绿色,特别好看。糯米要用著名的五常大米,粒粒饱满,泛着晶莹的白色。蜜枣选用砂糖腌制后的大枣,硬邦邦的,塞进糯米里,彷佛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显得粽子愈发饱满、厚实。粽子包好后,就是漫长的炖煮时间,煮熟的粽子糯米黏黏的,咬上一口,十分有嚼劲。混合着叶子清香和米香的粽子增添了蜜枣的甜香,几种滋味混合在一起,给味蕾带来了极大的满足。

最近几年,母亲开始包一些咸粽,首选的馅料便是广式香肠。将香肠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儿的,粽子里面塞上一到两段,煮熟之后,糯米粘合着香肠里溢出的油香,十分开胃。虽说也是咸粽,但是广式香肠包的粽子并不像南方的肉粽,显得那么油腻。每年端午,母亲都会包许多粽子,亲戚家送一些,也会给我留着带走。端午节每年照常度过,不变的是细腻的母爱。

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如果您觉得回答得还不错,欢迎点赞和转发~

一只爱吃的小肥虾,带你领略美食背后的趣味与文化。^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