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赖茅“酒的前世今生

前两天有朋友带来几瓶赖茅酒,有茅台集团出品的、也有赖氏家族后人设立酒企生产的,籍此,我们就聊了聊赖茅酒的故事,这里跟大家分享下。

赖茅起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茅台镇赖氏先祖赖正衡创办了“茅台烧春”酒坊,其次子赖嘉荣在传统酿酒技术上创新“回沙”工艺,即酱香大曲酒的特征,也就是现在茅台酱香型酒的风格,赖嘉荣育有三子,赖雨生、赖贵山、赖永初。赖永初从周秉衡手中接手“衡昌烧房”,后更名“恒兴烧房”,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赖茅之称,传统都是茅酒。

咸丰末年,盐商华联辉在茅台镇收购酒作坊,先命名“成裕烧房”,后更名“成义烧坊”,后人称之为“华茅”。光绪五年,仁怀县地主石荣宵与他人合伙开设“荣和烧房”,后变为其独家经营,其长孙王少章(石荣宵小时被收养,后回归其宗族姓王),这个酒坊就是后人所说的“王茅”。

1953年,贵州省酒类专卖事业局设立,统筹安排三家酒厂,合并成立“地方国营茅台酒厂”,这就是茅台集团的前身。1988年,“赖茅”商标由茅台集团提出注册申请,国家商标局初审通过,赖氏家族后人不服,由此开始了跨世纪的“赖茅”之争。1996年,国家商标局最终判定“赖茅”商标归属茅台集团,“赖茅”之争暂停。

2003年,“赖茅”之争硝烟再起。“赖茅”商标因以连续三年未使用缘由,被赖氏家族公司申请撤销。2005年3月中旬被注销,茅台集团失去“赖茅”商标拥有权,3月底茅台集团再次注册申请“赖茅”商标,2007年,国家商标局发布核准公告,但赖氏家族公司以茅台从未实际使用“赖茅”商标为由,令该商标一直处于“异议复审”状态,直到2014年3月,北京市高院判定“赖茅”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归属茅台集团,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国贸源酒业有限公司组建了“贵州赖茅酒业有限公司”,开始“赖茅”商标的使用。“赖茅”之争结束。

“赖茅”之争期间造成“赖茅”商标归属不明确,就诞生了许多茅台镇酒企的“赖茅”酒,这里既有赖氏家族后人开设的酒厂或公司,也有他人或公司参与。甚者其他地方如河北、山东等地也有跟风。多数酒企商家看重赖茅这个牌子,更多是在酿造上回沙工艺和传统茅台镇酿酒技术的最佳融合使用,造就了酱香型白酒独特品质和风格,还有其深远的品牌商业价值。

如前所述,商标之争只是商标归属,如何以匠人精神,良心酿酒,坚持传统古法与创新精神,做老百姓价格能接受、品质能放心,品牌能长久,才是“赖茅”人该真正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