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兑无辜,为什么那么多人谈“勾”色变?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谈“勾”色变,究其原因,一个是消费者概念的混乱,一个是不良酒厂诚信的缺失。比如当喝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致人伤病甚至死亡的新闻爆出,很多人在对白酒酿造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将“勾兑”简单地等同于“白酒造假”。


事实上,“勾兑”和“非法添加”、“白酒造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比如一些酒厂为控制成本,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合理使用一些常规的香料、香精物质,这本身是安全的;同样的道理,以食用酒精所调制的“新工艺白酒”,酒质虽然不能跟纯粮酿造的名酒相比,但也绝不存在令人心惊胆战的食品安全问题。


这些酒厂之所以会备受指责,关键在于没有把真实的情况告知消费者,甚至干脆打上“纯粮酿造”的字号企图欺骗消费者,从而造成原本就对“勾兑”概念混淆的消费者更加不敢也不愿意接受新工艺白酒。




好在目前国家针对白酒的特定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出台,比如《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明确规定了只有完全符合规定的白酒才能贴印“纯粮白酒”标志,《酒类流通管理办法》也明确指出对于“使用非食用酒精等有害人体健康物质兑制的酒类商品”以及“掺假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酒类商品”严禁批发、零售和储运。


在此也特别提醒大家,购买白酒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场所购买正规酒厂的产品,至于是酿造白酒还是新工艺白酒,可以看清标识后,根据需求自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