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早的宝宝,都有话痨的父母,家长的语言是对孩子最好的滋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一句话:"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

仔细琢磨这话,真的很有道理,因为我们对万物所有的事情,必须通过它去传达,去沟通,去理解,去学习。

而科学研究发现:"基本赋予了每个健康孩子正常的听、说、读、写能力",但由于语言环境和语言教育有差异,而导致了很多孩子没办法充分发挥他们这些内在潜力。

因为差异性的不同,有些孩子可能比较弱,有些孩子可能比弱,而有些孩子不能很好的理解语言的内容。

导致表达的的内容往往别人听不懂,而听和说的能力听不上就会影响到读写的能力,再加本身的不自信,孩子的能力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优秀的会更加优秀,而语言能力差的孩子却再怎么样都补不上!

这些,都离不开父母对于的家庭教育,毕竟,语言的发展期是在很小的时候,父母说的越多,孩子才会说的越多。

朋友家的孩子四岁《三字经》《弟子规》已经能够读全文,与大人的对话能力比小学生还厉害,这么小的孩子玩游戏都能够有自己的主题,从不会漫无目的的玩,还会组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每次带出去都能够吸引一大批妈妈粉,很多妈妈忍不住向朋友"讨教心得"。

那如何培养一个能说会道的聪明孩子呢?以下"重点"家长要懂: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

儿童发展包括两大方面:第一方面是语言能力,也就是对言语的理解。第二方面就是主动说出的语言能力,孩子首先是先理解言语,然后才会说话,也就是说,孩子要先会听,然后才会说。比如,婴儿在肚子里就已经能够听得到外界的声音,而最熟悉的,就是妈妈的声音,此时,孩子已经具备了"听"的能力,接下来就是理解言语的能力了,父母的话语,表情,动作,等等,都会影响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如果父母没有去教孩子,那么,孩子是不具备说话的能力的,从小和狼一起长大的狼孩,七岁时也只会嚎叫,而且语言很难再发展;从小生长在无人关注的环境中的孩子,语言能力也很贫乏。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0到7岁的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这一时期没有及时的训练和刺激孩子的语言,那么孩子会很容易产生语言障碍,甚至影响将来的心理发展能力。

瑞士学者多哥特·埃拉慈姆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4岁是培养儿童语言思维的最佳年龄

他对儿童的语言思维过程做了如下概括:

如果一个1岁的宝宝会说5个单词,那么等到1岁半时他就能记住29个词,再到4岁的时候,他就可以说920到1250个词语了。

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在将来的语言能力能够更好,无论是父母还是亲属,都应该在孩子的最佳语言发展区时,侧重于对孩子的语言培养,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有意识的跟孩子多说说话,父母变话唠也没关系!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话唠"父母

医学博士、丹尼丝·马尔科维奇说:"只有那些经常被使用的,受到适当的反复而大量刺激的脑细胞才能被强化,并进一步发育成为重要的永久性的脑细胞,而那些没有被充分使用的脑细胞则被淘汰。"

就像铁如果没有经常用,那么很快就会生锈,跟孩子的语言也是一样的,话越说越多,孩子接收的就越多,理解的也就越多,表达的也就越清晰。

看似"话唠"的背后,其实是对孩子语言的输入,为孩子表达语言做好基础!

"来吧,妈妈要给你换尿布啦""我们换上新的裤子,是不是很柔软啊","让妈妈摸摸你的小脚丫"!宝宝小的时候,这样看似"唠叨"的语言,其实是通过语境让孩子理解词汇。

孩子大约3岁后,就能用语言描述没看见或者没经历过的事物,即脱离语境的语言。这两种语言的转换,是孩子智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所以,和宝宝沟通交流,可以是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通过清晰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告诉给孩子,像今天发生了哪些事情,有趣的,都可以跟孩子说,孩子问什么,我们也要耐心的应答,千万不要答非所问,不然对降低孩子的兴趣。

这样,渐渐的孩子在平时的对话中会时不时迸出几个故事中的精彩词汇,将语言的精华融会贯通。

达娜·萨斯金德说,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天生聪慧的孩子。那些孩子有着聪慧的大脑、强大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善于沟通的父母,这些聪明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很善于和孩子进行"话唠"式的沟通。

做好这几点,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孩子天生拥有语言的能力,但是很多孩子却没有很好的发挥,甚至很多孩子都不喜欢说话,一说话就被父母反驳回去,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其实并不难,这些都是贯通在日常生活中去的,语言的发展能力离不来日常生活,说白了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对孩子说话,并且说有意义的话,需要掌握以下这几个技巧:

01 提供各种机会,多跟孩子交谈

不要怕孩子会听不懂你的话,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很多父母以为孩子不懂,就少对孩子说一些名词,或者比较抽象的词语,其实听多了,孩子自然会理解,正如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所说的:婴幼儿学习语言不是像成人那样,仅仅靠记忆,他们是把听到的语言都存在潜意识中,然后他们的大脑会像计算机一样进行分析统一,然后再把它表现出来。

02 对孩子要使用规范用语

家长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这对孩子以后的概括能力很有帮助,最好不要使用叠词,比如小狗,我们就说小狗不要说狗狗,更不要汪汪说之类的词语,而且在用量词的时候也要注意一棵树,一朵花等等,这样有利于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03要丰富孩子的生活,扩大孩子的眼界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好的语言能力并不是通过说单这么单调就能够发展好,语言与环境息息相关,只有孩子在周围环境的积极交往中,才能得到丰富的语言,开阔孩子的眼界,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公园等等,看到实物并且和孩子介绍,这是什么动物?这是什么植物?等等,孩子通过实物就会联想到语言。

04 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孩子很喜欢模仿同时也很善于模仿,模仿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基础,婴儿咿呀学语就是从模仿开始,父母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模仿到的语言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而不是有缺陷的语言,甚至说话的声调,语气速度都要儿童化。

我是小E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