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的中醫故事,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医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医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中梓他是明朝的大醫家,對醫理診斷非常在行。而明朝還有另外一位世界級的大醫家,他的著作是超越時代國家的,他也姓李,《三字經》上有對他的描述,就是:李時珍,編本草。

你可能不知道的中医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提到李時珍,中國基本沒人不知道,李時珍他最大的貢獻在於把本草進行認證編類,而且他這種編寫方式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連達爾文都點頭,都參考李時珍的著作,來撰寫《進化論》。

李時珍在中醫界的貢獻,就像唐朝的玄奘法師在佛學界的貢獻一樣。

當時唐玄奘為什麼要到西天去取經,因為他看到有很多經典都是殘卷,甚至有很多錯漏,都不知道如何補上,甚至還有一些偽經,這樣就容易誤導後人,所以他歷盡千難萬險,到西方去,也就是當時的印度搬運文化。

玄奘的目的是讓後來的學者有正確規範的經典可以讀,可以印證,少走彎路。

而李時珍他當時看到同一種草藥有很多名字,不同的草藥,有時又叫同一個名字,這樣混亂的中藥材市場,得不到真正統一,那麼全國的中藥交流就會成為問題,中醫的發展就會大受阻攔。

就像當時如果秦朝沒有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那國家在文化上、經濟上就仍然是四分五裂,國家沒法真正統一。

文字的統一,功勞很大,它讓整個華夏大地,最高的智慧,都能夠靠共同的文字流傳下來。

醫藥的統一也是這樣,張仲景統一了辨證論治的思想,而李時珍他則統一全國的藥材,官方名字叫什麼,地方名字叫什麼,他一一都標上。

為什麼他要做這種工作呢?

因為有時候他開出湯藥後,病人到別的藥房抓,結果抓的不是這種中藥,導致疾病治不好。

李時珍就很鬱悶,沒有統一的標準,你醫生用藥就寸步難行,起效就遙遙無期。

李時珍在軍隊裡當過軍醫,當時他就瞭解到雲南的三七天下第一,乃金瘡聖藥,止血良品。

有一次一個馬伕由於心急超速駕駛,結果整個人被馬車拋出,摔倒在地上,胸部撞到石頭,立馬咳吐血。他就找到了李時珍,剛好李時珍家裡三七快用完了,他就叫病人到鎮上藥店去抓三七,結果這病人吃了藥後不單胸痛咳血沒減輕,反而又添了新病,還腹痛拉肚子,他就來找李時珍。

李時珍叫這馬伕把藥拿出來看,一看之下,既氣憤又無奈,這手中的藥哪是三七,而是三七的偽品、替代品,也叫三七,可很多藥店都這樣用,藥店的人都不知道用錯了,因為當時藥名實在太混亂了。李時珍馬上拿出自己僅存的一點三七,給這馬伕喝上,馬伕吃了真正的雲南道地三七後,胸中刺痛大減,咳吐血消失了。

像這樣的事情李時珍不知經歷過多少,這使得他不再相信外面的藥房,而是自己採藥購藥來給病人用藥。

但是李時珍發現這樣也不是辦法,我這樣一味地自己把關,即使把關再好再嚴,受益的病苦眾生都只是相當少的一部分。其他醫生辨證得再準,如果用的不是道地真藥,療效就會大打折扣,而且還會出現反效果,加重病痛。

你瞄得再準,子彈不行,又怎麼打得贏?就像當時甲午海戰,你把炮彈打到敵船去,發現這炮彈是假冒偽劣的,居然不爆,那這場戰爭必然失敗,戰士們不沒被打死也會被氣死。

所以藥材市場的紊亂,往往氣死那些良醫。

在這種情況下,李時珍一直都在思考,如果我窮其一生,搞辨證論治,充其量就是一個出色的辨證醫生,如果我現在搞藥材規劃整編,統一藥物的形態名稱,讓所有藥店的人不會進錯藥,學醫的人不會用錯藥,那這樣我活在這個朝代的價值就體現了。

這樣一念的轉變,使得李時珍馬上明白人生的真正意義在哪裡。

如果每家藥房都有一本草藥書籍,進來的藥草一對照,是不是真品,馬上明瞭,醫家也可以避免很多模稜兩可的用藥問題,這樣功莫大焉。

英雄出少年,當時李時珍不到二十歲,就有這種想法。

但是父親卻不讓李時珍學醫,為什麼呢?

他父親認為只有讀書走科舉之路才是正道,才是三教,而學醫識藥不過是九流之術走江湖而已,讓人家看不起。

但李時珍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醫道是神聖之功,醫非聖智不能。

可小孩子還是要聽老父親的話,於是李時珍就埋頭去搞科舉,結果他的才華確實出眾,十四歲就考中了秀才。

由於李時珍他並不醉心於功名,心卻全在醫道上遨遊,所以幾次考舉人進士都沒考上。

李時珍的科舉之路走不好,卻成就了他醫道之路。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必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所以落榜對李時珍來說,看似悲痛,但是對於全世界的人民來說卻是一件喜事,那個朝代少了一個官員,無足重輕,但是我們整個世界歷史少了一位大醫藥學家,整個人類社會就會在病苦之中少了很多路子。

一直到李時珍二十歲,他還是不斷地讀書。老爺子抓得很嚴,李時珍父親說,你即使家裡有錢,你沒弄個官來做做,照樣讓人瞧不起,醫學只是雜學,偶爾學學來防身保健可以,你不要像父親這樣一干一輩子,把這當成職業,始終是江湖九流之輩不能光宗耀祖。

李時珍只好晝夜苦讀。他有個想法,就是先不管怎麼樣,把功名考到,然後再棄文學醫,這樣既能光宗耀祖,也可以以遂自己的心願。

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哪有那麼好,心逐二兔,則一兔不可得,就像腳踏兩隻船,你一定會被摔得很慘。

所以李時珍到二十歲的時候,也學古人三年不窺園,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天下事。這樣努力刻苦,他老頭子看了點點頭,以為這娃子必有出息。

想不到常年關在書房裡,攻讀書籍,焚膏繼晷,熬夜苦戰,搞得李時珍本來年少體弱的,身體就顯得更加瘦弱了。

在桌子上點著油燈,燒到深夜,而在李時珍的身體裡頭也像油燈一樣,大量地燃燒自己的精氣神。

青燈黃卷,加上夜以繼日地讀誦記憶,又很少出去採藥運動,李時珍感到自己弱冠年紀的身體,居然有點垂垂衰老之感,他就先安慰自己,沒事,等我考上科舉過後再來調理。

可是身體必須符合自然規律去使用,你違背了就會出問題,就像你開車,老是加速超速,就容易出事故,油也很快耗完。

李時珍明顯感到過用心腦後,晚上很難睡得著覺,有一次稍微受點風冷,就是讀完書後,躺在床上小睡片刻,沒有把窗關上,經涼風一吹,馬上就咳嗽,一咳怎麼也好不了,最後他感到皮膚像是有團火在燒,覺得身體發熱,好像從骨頭裡蒸出來,每天大口地吐濃痰,口中乾渴,心中煩,飯吃不下,覺睡不安,整個人立馬垮下了。

這就是長期透支得不到恢復引起的,李時珍也知道虛勞最怕風,虧損的話,一陣風可以把你颳倒。這時李時珍父親先是想盡一切辦法,用了止咳化痰,潤肺疏肝養陰生津之品,發現非但骨蒸發熱不退,還加重。

大家想想這長期勞損,導致精血彈盡糧絕,就像車子水箱沒水了,不斷髮熱,乾咳,這樣的病,豈是一兩劑湯藥能解決。

這樣折騰了一個多月,連李時珍都以為自己這病沒救了,人生就這樣成為科舉戰場上的炮灰,太不值得了,早知道這樣,我就不那麼急功近利,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視功名利祿如糞土,將寶貴的身體看成第一重要。結果上天真的給李時珍一次機會。

這時只需用一味黃芩,降肺氣,燎原之勢,如蒙雨露滋潤,馬上火退津生,於是他就用一味黃芩一兩,給李時珍煎湯服用。

想不到一個多月治不好的病,就憑一味藥,吃一次就好了。

第二天身熱盡退,痰嗽皆愈。

李時珍親身體驗到藥中病所,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的神妙。

《醫門法律》上講,肺氣肅降,則諸經之氣莫不服從而順行。

也就是說你五臟消耗過度,蒸蒸發熱,這時你再怎麼補陰都是杯水車薪,只有降肺氣,讓五臟六腑下一場甘露之雨,只有久旱逢甘露才有生機,中醫把這種治法叫降金生水。

本來李時珍脈象浮洪,一派上越,經過黃芩湯後,脈氣內收,五臟不再處於耗損外散狀態,這病算是回頭了。

經過這次大病後,身體康復,李時珍就跟他老頭子說實話,老爸,你別讓我在千軍萬馬的獨木橋上殺出一條血路來,這條路子不適合我。

你看要是官做不好,會被皇上抄斬;不說這個,就說讀書求功名,有多少人因此讀瘋了,讀跳樓了,讀得虛勞虧損,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李時珍的父親聽了後,無話可說,還是兒子看問題看得深刻。

如非兒子這次被疾病百般折騰,死去活來,絕地逢生,絕不會有這種深刻的體驗。

孟子說,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災疾。

一個人有道德智慧技術知識,大都是由於他經歷過很多痛苦折磨,然後從中反思。

那你該幹什麼呢?父親這樣問道。

李時珍說,很簡單,一輩子能幹好一件事就不錯了,我打算操起醫術,解救民眾疾苦,不問政事科舉。

這老父親聽後點點頭。

這樣,二十三歲過後,李時珍正式放棄科舉,專心於醫。

這心一下子發對了,進步就像箭一樣快。

成功有個秘訣,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這事情對社會人類越有價值,你的成功就越大。

所以李時珍考場失利,卻在醫道上如魚得水,他邊跟父親採藥識藥,診病抄方,一邊又開始他的讀書生活,不過這回讀的不是教條的科舉,而是活活潑潑的醫籍。業餘之時,他就開始替貧苦人們治病。

這李時珍的天賦超高,看病效果很好,所以很快名氣就超過他父親,有時他父親治不好的病,經他調整一下方向,居然也讓他治好了,父親越看越點頭,而且最讓李時珍一炮在醫界上打紅的還不是他精湛的醫術,而是他高尚的醫德。

為什麼呢?

有些窮人來看病,李時珍居然不收任何望聞問切檢查費,甚至還佈施醫藥,連自己上山採藥的勞動成果,也無償地送給這些貧苦人家,搞得那些窮人感動得流淚,但是有些同行卻嫉妒得眼紅。

不過李時珍還是走自己的路,他知道行醫救人是自己的本分,有功勞沒必要激動,別人妒忌你也用不著計較,你只要一輩子一條心把醫幹好就行了。

人家問他,李先生你這樣行醫不單沒賺成個百萬富翁,甚至還倒貼了這麼多錢,你這怎麼過日子呢?

李時珍笑笑說,你們認為誰最富有啊?

這人說,當然是我們當今皇上富有天下。

李時珍笑笑說,知足第一富。人就是這樣夜眠八尺,日食三餐,粗茶淡飯,你吃得津津有味,一覺熟睡到天亮,那麼你就是最富有的。

真正懂得生活,懂得過日子的人,才是內心第一富。

如果只知道去抓取,那麼你百年後這些錢財你一點都不受用,所以當錢財超過自己生活所需時,那就是多餘的,多餘的錢財不應該用來攀比滿足慾望,而是要用來解救貧苦危難。

這人一聽,佩服得五體投地。

所以李時珍十年如一日,就這樣過日子,結果他的錢財沒有猛增,總是剛剛好用,但是他的名氣卻越來越大。

大到什麼程度,大到當時的楚王府,要請私家醫生,都必須把轎子抬到李時珍家裡來。

有個王妃不太大氣,說白了就是平時愛生小氣,心計比較多,就連吃飯眼珠子都在轉,這樣的人,身在王府,命卻很苦啊,還不如貧家女每天踏踏實實地幹活,快快樂樂地吃飯。

有一次王妃吃麵然後又生了氣,農村把這種吃東西又帶些情緒去吃,叫做吃了壓氣飯,像這種吃壓氣飯的人,問題就大了。

於是大家就想到李時珍,所以王府就派人來請李時珍去看看,李時珍一看這王妃,就知道這是鬥氣鬥多了,一肚子怨氣,加上平時嬌生慣養,不勞動,所以中焦氣機堵得嚴嚴實實。

於是就開一味藥,延胡索。

大家都愣了,我們用這麼多藥,都難以拿下這疑難雜病,怎麼李時珍你就開一味藥,你是不是怕開太多藥,吃壞了王妃,吃不了兜著走啊?

但大家看到李時珍自信的樣子,都不敢說話,王妃就吃了一次,胸口到胃脘,氣滯脹痛的感覺,立馬好了。

這下大家都驚歎為神醫,李時珍在王府裡頭治好王妃的事情,立馬名聞天下。

有些醫生還糊糊塗塗,不知道為什麼這味藥能治好王妃的壓氣胸口痛。

李時珍說,見病不能治,皆因少讀書。我以前也不會治這病,但是我多讀了幾本古書,發現《雷公炮炙論》上記載,心痛欲死,速覓元胡。

我知道像這種急性氣滯血瘀的心胸胃脘痛,一味元胡就搞定了。

大家聽了後如醍醐灌頂,連王府裡頭的王侯都點頭,然後說,李時珍你要想要什麼,儘管開口,我這王府裡頭有的,你都可以拿走。

這下大家都以為李時珍坐上了王府的快車,直接通往功名利祿。

但是李時珍卻啥都不要,他說,我現在能吃飽飯都不錯了,唯獨我這腦袋還吃不飽,所以大王你那王府裡頭有很多醫書,只需要讓我借閱讀一讀,讓我腦袋吃飽飯,我就滿足了。

這麼簡單的要求,王府很快就答應了,然後就給李時珍辦了一張圖書證,這樣李時珍就有個特權,可以自由出入王府的圖書館。因為他知道書籍才是醫學造詣不斷上進的階梯。

可是沒多久,王府裡的書居然讓李時珍讀完了,這在很多人眼中太牛了,李時珍的名氣居然傳到皇帝的耳朵。

因為他發現,現在民間的很多書,都讓他讀破了。讀書破萬卷,李時珍何止讀萬卷書。

李時珍便想道,恐怕只有國家圖書館還有我沒有讀到的醫籍。

所以李時珍進皇宮唯一的目的,就是衝著圖書館那堆書。可是皇帝卻不這樣認為。這皇帝后宮佳麗三千,天天派人研究長命百歲的仙丹,很多道士醫生為了投皇帝所好,都把一些壯陽興奮的藥,比如硫磺、仙茅、淫羊藿,融到丹藥裡頭去,說白了就是幫助皇帝縱慾。

這樣皇帝身體就日漸虧虛,老覺得精力不濟,他就請李時珍看病。

李時珍就跟皇帝講,多欲傷身,寡慾延年的道理,但是這皇帝怎麼聽得進去呢。

李時珍又說,心急火旺性淫之人,若過服壯陽藥,有百害而無一益,甚至他還說借藥縱慾,以速其死。

結果這樣科學的論點,非但不為皇帝接受,皇帝還是日復一日地吃他那些金丹 ,說白了就是春藥加重金屬。

李時珍又跟皇帝說,真正的修道要修內丹,不能借助這些外在的東西。

皇帝問,內丹是什麼?

李時珍說,內丹就是精氣神。

皇帝又問,那怎樣修精氣神?

李時珍又說,寡慾早睡少操心多運動。

這皇帝差點又暈過去了,說來說去,還是要我不自由,看來你也不是什麼神醫。

李時珍心中就很鬱悶,像這樣正知正見,皇帝居然聽不進去,難怪歷代的皇帝很少能夠善終的,壽命也不長,病痛卻很多。而且歷代的名醫大醫,如果跟皇帝沾上邊,也很少有好下場的,你如說扁鵲被太醫嫉妒,而遭殺身之禍,華佗一心想治曹操的頭痛,曹操卻以為華佗要謀害他,也把華佗冤死在牢獄之中。

想到這裡李時珍馬上心驚膽戰,俗話說福禍相倚,你這表面的頭銜光環,看似燦爛無比,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暗箭就射過來,讓你死無葬身之地,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之說,而且民間也流傳著醫不沾官的傳言,自己這條小命不要緊,百年光景遲早都會過去,可如果自己胸中的抱負得不到舒展,手中的《本草綱目》得不到編寫完善,那千百年後該留下多大的遺憾。

所以李時珍又想起孫思邈為什麼要躲在太白山寫《千金要方》,多少皇帝要請他出山做官他都不去。

陶弘景也躲在山中,寫他的《本草集註》,他有宰相之才,皇帝請他出去,他也不去,後來人們還稱他山中宰相。

最後這些人都能夠盡終天年,得到善終,說明官場朝廷這地方不太好混,來這裡見識一下就可以,如果想要長久待下去,估計不是成為子彈,就變為炮灰。

想到這裡,李時珍馬上做出決定,離開朝廷。

這次階段性的調整,華麗的轉身,在很多人看來是在退,但他們不知道中國最高的智慧就是退讓之道,以退為進,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退的是榮華富貴之夢,進的是千秋壽康大業,萬載中醫藥發展。

李時珍決定一心寫他的《本草綱目》。可大家都知道寫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何況是寫醫書。所以這一決定就是李時珍要走一條千古艱辛而又奇特的路子。

首先李時珍他開始學畫畫,學畫畫幹什麼呢?這跟弘揚中醫藥有什麼關係?原來你《本草綱目》裡頭,全部必須附上你手繪的插圖。

俗話說千描萬描,不如圖片一瞧。你用文字說千道萬,人家未必知道這種藥草,可你如果一旦畫出圖來,看過後的人,很容易就記牢。

古代又沒有數碼相機,更不可能帶一個會畫畫的人在身邊,今天到山裡頭看到這味藥就叫他畫下來,還得自己親力親為,你只有把圖片畫好,才方便藥書流傳,也方便那些初學者拿著藥書到山裡頭去對照,最起碼不會出現太大的過錯。

如果差之毫釐,你用藥就會害人,所以藥物學是非常嚴謹的,嚴到你不能出錯。

如果李時珍生活在我們這時代,那他採藥時就方便了,要到哪個地方直接空降下去就可以了,要最漂亮的藥草,手機一拍,什麼都出來。要是這樣,估計李時珍可能就不會去寫本草綱目了,而是會去尋求另一種弘揚中醫的路子。

比如藉助最新的影視科技,拍中醫的片子,《神醫喜來樂》之類,這些都是可以令中醫走入尋常百姓家,使人們更快速地走入中醫,深入中醫。

所以每個時代學習中醫的人使命感是不同的,李時珍那個時代,最大的使命感是要把本草統一,免得別人抓錯藥,害死人都不知道。

李時珍就開始壯遊天下。記住他壯遊天下可不是靠兩子輪子的車子,而是兩條腿。他為了寫好《本草綱目》,從最優越的太醫地位,變為浪跡天涯,有上頓沒下頓的流浪漢。

他的足跡踏遍全國名山大川,無論是懸崖峭壁,還是草原沙漠,有藥材的地方,就有他的蹤影,甚至為了驗證藥材的四氣五味,寒熱溫涼,酸苦甘辛鹹,他經常親自品嚐藥物。

有的時候嘗錯藥,差點像神農那樣中毒死掉,真是太危險了,但是為了全人類的幸福生活,他必須堅定地寫下去,走下去。

李時珍就是這樣一根筋的人。世界上很多大事情,也只有這種一根筋的人能夠幹得成。

足足有二十多年,李時珍竹杖草鞋,藥簍子,全憑雙腳走天涯。

這個有最為舒適的生活不過,卻去冒險,闖蕩,為了心中這個理想而奮鬥的人,終於完成了他的一代鉅著。

《本草綱目》一出現,在中國醫藥史留下了最為漂亮的一筆。

當時的大學者王世貞,為《本草綱目》作序說,閱讀此書,如入金谷之園,種色奪目,如登龍君之宮,寶藏悉陳,如對冰壺玉鑑,毛髮可指數也。

你想想,當時李時珍行走天下,編本草,為什麼呢?

書成了,沒有稿費,徒步天下,沒有任何贊助,不單這些東西沒有,還有無限的危險,不知道在哪個荒山野嶺突然跳出個強盜來,這就足以讓你寸步難行。甚至在荒無人煙的山林裡,不小心掉到懸崖下,誰管你啊!

還有如果誤入毒蛇出沒之處,被毒蛇咬住了,誰救你啊,若一個不小心在荒野裡碰上狼群或虎豹,一個文弱書生,如何能順利脫生?

如果把這些困難險阻,一一列舉出來,估計沒多少人有機會寫成《本草綱目》。

如果你能明白李時珍為什麼這樣幹,那麼你這一輩子估計就不會白活。

三千年讀史不過功名利祿,八萬裡河山終歸詩酒田園。

所以千秋霸業,萬里河山,還有一切名利,它們只是浮雲,甚至最後連浮雲都不是,如果你不明白的話,等你人生經歷過生與死的較量後,你就會清楚,如果還不明白的話,那就只有等到生命的再一次輪迴,但是李時珍不同,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輪迴綿綿無期,只求我這輩子盡我所能。

當時孫中山棄醫從政,魯迅棄醫從文,他們都覺悟到當醫生只能醫病人的身體,醫身體這身體遲早會壞,你不開啟民智,人們會永遠犯錯。

喚醒民智才是那個時代的主題曲,魯迅孫中山他們都沒有做錯,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使命,但是在李時珍那個時代,讀書升官發財絕不是歷史使命。

你們看王侯將相,歷史上有多少,能夠讓人記得起來的又有多少,為什麼李時珍的名號,在當今還家喻戶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知道那個時代,人們最需要什麼,整個歷史,最需要的是什麼,他能夠做到什麼?

你去搞權利鬥爭,那不過是你死我活,高興過後,不久就會悲傷的。

人的生命才是最可貴的,也是最脆弱的,真正的醫者應該有高度的責任義務,也就是說時代的使命感,只有這東西才能讓你這輩子沒白活。

李時珍當時覺悟到了,所以他能放下人家一輩子死到臨頭都放不下的榮華富貴,他可以擔起別人怎麼也不敢擔起的歷史擔子,歷經千磨百難,受盡無數苦楚,就為了完善藥物學,讓世人和子孫後代不會用錯藥。

學完李時珍,筆者感慨無限,以前只是機械地讀過《本草綱目》,但沒有讀懂李時珍的心,經鄭老師這番講解,我不禁掩倦深思。

我們的未來在哪裡?我們這個時代中醫人的使命是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在大學期間,我思索了五年,整整五年,相信其他同學聽了後也大受震撼。

人這一輩子不要白活,你如果沒有使命感,那麼你每天都在空過,一旦明白了這裡頭的東西,分秒你都不會白過。

真正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的人,不是說他有多麼勤苦奮鬥讀書。

如果只是為了功名利祿,你奮鬥多幾輩子,充其量都只是歷史上的一點塵埃。

你如果明白真正人生的價值,找到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旋律,跟它共振,那麼你有可能奏響時代最強音,傳遍歷史長河,千年之後,還有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