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领土?

奎哥讲历史

明朝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个汉人王朝,其主要版图就是十三布政使司,大明巅峰时期在永乐和宣德年间,还拥有东北的奴儿干都司和西藏的乌斯藏都司。


明朝并没有完成对蒙古的统一。

而清朝最终一统大明和蒙古,从公元1635年皇太极击败蒙古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继承蒙古大汗后,直至公元1757年,清朝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统一了漠南、漠西、漠北蒙古三部,也就是今天的内外蒙古、新疆和西藏。


以巅峰时期来算,明朝比清朝少了内外蒙古和新疆,大明在东北的极盛期版图更大,但不稳定。

清朝一统满蒙回藏汉,使中国数千年的地缘板块最终统一于一个政权,这是清朝在帝国主义入侵前最大的贡献。

而大明由于农耕民族的特点,对东北和西藏的控制力始终有限,且控制的时间十分短暂。


心向青山

首先放一张明朝全盛时期的地图,然后再与明末时期以及清朝初期的中国版图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是增加了西藏、新疆以及内蒙古与外蒙古和台湾。明朝前期对西藏方面还是设立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但是你看最底下那张图,明朝后期实际上西藏地区已经没有纳入明朝版图了,也就是说明朝已经逐渐失去对西藏地区的控制了,总的来看明朝的版图的控制还是趋向于中原以及南边的地区。





根据资料显示明代疆域主要囊括汉地,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这是一张清前期的疆域图,可以看出内蒙古外蒙古、新疆、西藏以及台湾都已经纳入了清朝的版图。而且在明朝时期对东北也只是纳入版图,并没有实际有效的控制。


1661年,延平王郑成功收复了当时为荷兰殖民地的台湾。在南明永历帝被害之后,郑成功之子郑经继续沿用南明永历年号。1683年,清军攻克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立台湾府。虽然在清朝后期由于腐败统治者软弱无能等众多原因丢失了大片领土,但基本上为当今的中国版图奠定了基础。

所以总的来说,清朝是在明朝版图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对新疆、西藏以及内外蒙古和台湾的有效控制。

希望感兴趣的朋友能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对本问答进行补充和完善。


宇泽历史

这个问题提的不太严谨,朝代总有兴衰,强盛期和衰落期对国土的掌控是不同的,如果拿明朝末年和清朝强盛期作比较,是不怎么令人信服的。


客观的比较这两个朝代的领土,应该以巅峰时期所控制的区域做标准。


明朝领土鼎盛时期:

宣德元年(1426年),997万平方公里。


清朝领土鼎盛时期: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1310万平方公里。


但目前可供参考的,比较权威的明清巅峰时期疆域图,明朝是宣德八年版的,清朝是嘉庆二十五年版的。还称不上真正的疆域最大的时期,但也基本上能做个参考了。我们就以这两个年份来比较一下。


下图为宣德八年(1433年)明朝疆域图,约947万平方公里。

明朝版图之外,有亦力把里(今新疆)、瓦剌(今蒙古共和国西部)、鞑靼(今蒙古共和国大部分地区)等政权,但较之清朝多了安南(今越南),外兴安岭和东西伯利亚部分地区。


下图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清朝疆域图,约1301万平方公里。


可以看出,基本巅峰时期,清朝比明朝主要增加了新疆、内外蒙古、台湾

等地,但同时也丢失了安南、外兴安岭和东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


答毕,供参考。谢谢!



板驴的杂货铺

明朝巅峰时期领土

清朝巅峰时期领土

1.内外蒙古。明朝时期,今天的内外蒙古地区分为鞑靼与瓦剌两部,都属于蒙古民族。鞑靼与瓦剌长期与明朝形成对峙局面,战争不断,瓦剌领袖也先与鞑靼领袖俺答汗都曾经打到北京城下。清朝时期,皇太极打败了蒙古黄金家族最后的传人林丹汗,从此内外蒙古部族皆臣服于清朝。清朝采取“满蒙一家”的政策,300年来牢牢掌握内外蒙古地区的统治权。

瓦剌首领也先

2.新疆地区。明成祖朱棣曾经在今天的哈密市设立哈密卫,羁縻统治新疆东部小部分地区。后来,哈密卫逐渐被叶尔羌汗国蚕食哈密卫,明朝完全失去新疆地区。清朝失去,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最终打败了盘踞在新疆一代的准噶尔蒙古人,将新疆完全纳入清王朝统治。

乾隆时期,新疆地区完全纳入清朝版图

3.台湾岛。明朝时期,台湾岛被称为东番,并没有直接纳入统治,只有福建地区很多人移民到台湾。明朝末年,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人。1683年,清朝康熙皇帝派施琅打败郑军,将台湾纳入版图。

民族英雄郑成功


骠骑将军刘

明朝地图

清朝地图




这张据说是清朝全盛时期的地图,你可以比较一下。
这一张是动态的地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