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鼎盛时期的海军有多强大?


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天下无敌!

说到明朝海军,大家都会想到郑和舰队。而郑和舰队中,最具技术含量的就是郑和宝船了,它可以说是大明海军强盛的一个标志。

郑和宝船一般是给船队的指挥人员,或使节人员乘座的。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宝船”,主要是因为它还会用来装运宝物,如明朝皇帝赏赐给各国的物品;西洋各国进贡给明朝的贡品、珍品;还有船队在海外贸易中换取的货物等等,所以便称之为“宝船”,为“运宝之船”的意思。

尽管关于宝船的具体构造、尺寸大小、承载能力等,学界也没有明确的论调。但可以肯定的是,郑和宝船绝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也是最安全的海船!

明代史学家谈迁(1594年—1658年),在其编写的《国榷》中称,“宝船六十二艘,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而在明末罗懋登的《西洋记》中,对宝船的描述也是“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相关的记载,在《明史•郑和传》也有所提及。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宝船中最大的尺寸,大约长148米,宽60米左右。宝船共有四层,船上共有九桅,可挂巨帆12张,仅它的锚就有几千斤重。如此巨大的海船,至少需动用两三百人才能启动。它的排水量甚至超过一千吨,是人类史上第一种突破千吨大关的海船,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兽。

此外,在船体设计上,宝船还率先采用了多道横舱壁结构。宝船船体把一整个舱按功能,分割成多个小舱。这种多段分舱,让各舱彼此独立开来,这样即便其中一舱进水,也不会影响其他舱段,从而让船体结构更坚固和安全,极大的增强了宝船的抗沉能力。同时,人们还可以利用分割的舱段,进行分类载货和使用,有便于船务管理,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需求。

下面,我们再来作个对比吧!

在那80多年后,哥伦布带领他的船队,成功抵达了今天的美洲大陆。而他的船队中,最大的旗舰“圣玛利亚”号,长23.66米,宽7.84米,排水量只有可怜的120吨。如果他的船与咱们的宝船在海上相遇,估计他们的水手站到桅上,顶多也只能瞧得见宝船的夹板吧!(下图便是那时的欧洲海船)

与欧洲那些仅有一百几十号人的船队相比,半个多世纪前的郑和船队,更是巨无霸。它是一支由200余艘不同用途、不同型号的远洋海船组成,配备兵士二万余人的庞大舰队,是人类历史上首支成建制、大规模的远洋舰队。

然而,可悲的是,哥伦布和麦哲伦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船队,却给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们的引导下,人类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不断加强对世界的探索,促进了地理大发现,也加速了世界范围内的移民和贸易活动,逐渐将世界各地更为紧密的连接起来。

与之相反的是,郑和下西洋却没有给中国带来什么积极的影响,更没有开阔人们的视野。而且七次大规模的远洋活动,反而极大的消耗了明朝的税赋。此后,随着明朝国力的逐步衰落,国家不仅没有再开展远洋探索,更逐步推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民间的海矛行为。

就这样,大明逐渐唾弃了那片他们曾经征服过的海洋,也逐渐唾弃了它与世界共同进步的机会!

到明朝后期,中国的海防已经退化到一个极为可怕的程度,以至于倭寇在我们的沿海烧杀抢掠,官军却无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像荷兰、葡萄牙这些欧洲小国,更是远赴万里,来到我们的国土上,建立自己的殖民据点。这对于那个曾经无比强大的大明帝国而言,无疑是最为讽刺的结果啊!


这些历史要读

想起明朝的海军,我们就可能想起郑和下西洋,据说是去找朱允炆的,当然这一切都无从定论。下面我们来看看,明朝鼎盛时期的海军有多强大。

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长150米,宽30多米,郑和当时所率领的船高达200多艘,2.7万多人,所到西洋之处能不为之惊吓吗?因为他们没见过那么大、那么多的船。

二、整个南太平洋都在明朝海军的掌控之下,军队数量达200多万,当时欧洲所有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能与明朝军队相提并论。

三、明朝海军所向披靡,在与倭寇进行海战时,明朝水师当时在那片海域只有100余艘战船,而倭寇有足足的500余艘,在明朝抗倭名将陈璘的率领下,明朝海军势如破竹,倭寇溃不成军,全歼战船500余艘。

在明朝鼎盛时期,由于国力强盛,明朝海军在当时排名应该是世界第一,要不然也不会有万国来朝的盛世出现。


东语东愿

明朝海军鼎盛的时期,应该就是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的大明水师了。据统计,郑和所率领的舰队有最大的宝船62艘,战舰、粮船货船共200多艘,所载火炮兵器数量需以万计,这在当时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匹敌的,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除了明初丰厚的财力国力,还有先进的造船技术。当时大明的造船技术席承宋元两朝,非常先进,其出海破浪能力可谓世界第一。明代战舰装有明轮,可在无风之时保持海船的航行,帆有三桅,上下收放自如。船舵与船体分离,可方便拆卸更换。

大明的远洋船型分为两种:福船和广船。即福建和广东所造的具有省特色的船型。福船者,设楼三层于上.其傍皆护板,护以茅竹,竖立如垣,其帆桅二道。中有四层。下层装压舱石,第三臣放置淡水柜,第二层为士兵居住的地方。最上一层为露台,需从第三层的梯爬上,两旁用板翼作栏,人靠在上面作战,矢石火炮皆俯瞰而发。实为海战利器。船尾有双舵,可在前海深海中进退自如。首部高昂,有坚强的冲击装置,适宜破浪而行。载炮数量在15世纪也是世界第一(主要是比较大)。著名的郑和宝船便是福建船型。事实上大明的水师还多为福船船型,上面可载碗口铳10门,大铜炮6门,喷筒60个,弩箭500支,火药弩10张,火箭300支,火砖100块,各式火铳不计(永乐年间)。不过缺点是载炮不能过重过多,这一缺点在明后期慢慢的展现出来,虽然福船高大无比,大福船更是可以和荷兰的战列舰体型相媲美,但是因为造船时木板多为短板拼接,所以难以承受火炮的后坐力,故最多也就是红夷炮一门,千斤佛郎机6门,碗口铳三门,火力难以和欧洲的炮舰相比。

另外就是广船了,《海防纂要》记载:“广船视福船尤大,其坚致亦远过之,盖广船乃铁力木所造,福船不过松杉之类而已,二船在海若相冲击,福船即碎,不能当铁力之坚也。倭夷造船,亦用松杉之类,不敢与广船相冲,但广船难调,不如调福船为便易,广船若坏,须用铁力木修理,难乎其继,且其制下窄上宽,状若两翼,在里海则稳,在外洋则动摇。广船造船之费倍于福船,而其耐久亦过之,盖福船俱松杉木,楸虫易食,常要烧洗,过八九讯后难堪风涛矣,广船铁力木坚,楸虫纵食之也难坏。”此广船之利弊也”。翻译过来就是说,广船与福船体积相仿,但木材采用的铁力木,木材坚硬,多为长板,船体坚硬,不容易被虫子蛀蚀,如果和福船相撞,是可以撞烂福船的。广船为“多孔舵,这种面积大,舵向好,舵叶上的孔为菱形,在帆船遇到急流时,通过舵孔排水,菱形的小孔可把水流通过舵叶小孔时的涡流对船舶引起的阻力减到最小,因而使到船只回转性好,操纵方便、灵活。这种广式多孔舵原理,曾经引起了欧洲工程师的惊讶,并纷纷进行模仿。广船还有一大亮点就是“水密隔舱”,这些舱用来放货物,还可以提高船只的安全性能,当其中一个舱进水时,由于其他舱位密封,船只不会下沉。不过广船的缺点是造价太高,如果明政府有足够的财力维持一支福船规模的广船舰队,怕是可以和荷兰战列舰一样载重炮数十门,驰骋海域,所向无敌。

可惜明中后期之后,海军废弛,虽然嘉靖后期有俞大猷等海军将领的努力,大明的水师依旧没能对欧洲国家的海上武装力量占据优势。料罗湾海战之后,虽然明政府有心学习荷兰先进的造船技术,但奈何财力不够(也没钱造广船),只能泡汤。


火器工坊

明朝水师足已征服世界,是世界第一的海军。


明王朝鼎盛时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明朝海军的强大不仅是在数量上还在航海技术和船只配置上。

拥有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指挥联络技术。郑和船队在下西洋的航海中,已经熟练掌握了航海罗盘和过洋牵星术。这两项技术大大提高了船队的安全性与远航能力。同时郑和船队还把这两项技术运用到绘制航海图中,并绘制成功绘制了许多航海,只可惜在后来被人为烧毁。

船队的联络方式非常先进。白天,船队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帜,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桅杆悬挂灯笼多少,船头船尾灯笼的悬挂情况进行联络。

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各式冷、热兵器,尤其在热兵器上领先世界至少30-50年。冷兵器有标枪、鬼头大刀、弓、弩、钩镰、撩标枪等武器,而且每个士兵都装备了头盔和藤牌。热兵器有火药箭、火球、火炮等武器,甚至还有最原始的水雷。


拥有完美的后勤保障制度。船队有专职的后勤保障人员,他们分工明确,各施其责。户部负责管理钱财和后勤供应;书算手负责会计出纳;舍人负责起草、誊写信牒文件;医官、医士负责防治疾和收集药材的,还有
强大的运输能力。完善的后勤使士兵们的战斗力和航海能力没有一丝减退。


尽管曾经的大明水师非常强大,但曾经的辉煌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着并依然强大。它们留下的威名能够激励后发者前进,这就是它们的意义所在。


温疫青年

从朱元璋领到农民军起义之时,明朝对于水军的建设一直都比较重视,而明成祖朱棣时期更是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军,其中七次下西洋的郑和船队,可称为一直精锐的远洋海军,郑和船队中宝船、战船、都装备了火炮和火铳等先进的武器。

明朝海军自建立之初直到明朝灭亡几乎未尝一败。

郑和船队谈笑间就收拾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盗之一陈祖义

据传陈祖义盘踞马六甲海峡十余年,手下部队万余人,战船百余搜,周围国家无不避其锋芒,但是郑和却不费吹灰之力生擒陈祖义,可见郑和船队的战斗力之强。

屯门海战,露梁海战

,虽然也都取得了胜利,但是并没有完全彰显明朝海军的实力,屯门海战属于巧胜,露梁海战则是中朝军队联合作战的结果。

真正彰显大明王朝海军力量的当属料罗湾海战,收复澎湖海战,以及明朝灭亡后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三场对荷兰侵略者的战斗。其中又以料罗湾海战规模最大。

料罗湾海战

发生在明崇祯6年,当时大明王朝已经岌岌可危,但是仍然投入150多艘战船,大败携带了先进武器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刘香海盗联军,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海上大败西方海军的战役。


一点点历史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

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

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和许多运粮漕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


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斯里兰卡之战活捉其国王,大扬华夏国威。郑和舰队由四种船,宝船、战座船、粮船、水船。以第一次下西洋为例,208艘船,宝船63艘,战座船100艘,粮船15艘,水船20艘。亲们,你们觉得明朝海军如何,是不是达到了同期世界顶级水平?

后来明朝海防空虚,但经过戚继光整顿,明朝水师重新焕发了战力。但是随着明朝的衰落以及游牧民族的入侵,中国的水师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但是不能掩盖其曾经的辉煌。


冰壶秋月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在我们明朝海军是很强大的,基本是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下面几个: 一是在明朝各种水雷已经是明朝的重要武器装备,根据记载:明朝在1549年就有了世界上第一个水雷,名字叫水底雷。在万历年抗美援朝中明军用水底雷一举击沉日军的军舰,也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水雷的案例。 二是明朝发明了火龙出水的一种用于水战的两级火箭,用于水战时,可以在水面上飞行好几公里远,可以直接发射火箭攻击对方舰艇。所以明朝海军是第一只装备和使用火箭的海军。有了那么强大的海军,你说还不是世界第一的海军么?我是根据一些史料发表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欢迎大家转发评论哦。


春风得忆3

明朝海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技术也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当时的明朝海军比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领先一千多年。

从整个规模来说,明朝海军也是无论从人数、规模、船舰的大小等等都是当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明朝的海军虽然在中后期的发展在所缩水,但乃是世界第一,可以吊打任何一个敢和明朝发生冲突的国家。



著名的“屯门海战”便是明朝抗击西方殖民主义的战役,至战役明朝取得胜利。大明王朝的海军影响力一直从建立持续到灭亡。


借着唐宋造船术的发展,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初期,明海军已有战船一千三百多艘,可能它的造船实力是多么强大。在郑和七下西洋中,他的船队便是朱棣下令郑和出使西洋的当时最强大的舰队。


历史讲经

论云:

明代水师在我们国家历史上 确有一定之辉煌 按明代以前 历朝历代于海洋权皆持不重视态度 故水师未尝有大发展 迨乎朱元璋建国大明 我国家水师乃有一定力量 凡三百年傲视天下 前者郑和下西洋 后者郑成功复台 皆为史实 此二者以外 又于大厦将倾之际与欧洲强国荷兰相抗 彼时战争 攻明者论其不过聊胜于无 盖明自神庙二十九年 荷兰薄吕宋 被拒 转至香山澳 以而澎湖 为沈有容提兵迫去 后荷兰库恩复遣兵攻澳门 败绩 遂复谋澎湖 掠夺中国人大兴等堡 迨及要塞功成 荷兰又获援助 凡战舰十数艘 兵额千余 来势汹汹 遂为贸易垄断计 犯厦门 为赵一鸣拒 当荷兰大肆掳掠国人 政府令大加挞伐之 南居益乃调兵逾万余攻澎湖 荷兰铩羽遁台湾 至思庙之料罗湾大战 复为明大败 以后郑国姓复台湾 复为中国大败 凡此战争 皆是为贸易之垄断而战争 荷兰于明季与中国战争饱尝失败 卒被郑成功逐去 盖大明将倾之际 尚能驱逐西人最强者之荷兰 比之清季为西人压迫 分割 岂非悲从中来而为之愤怒 此粉清者不必黑明 粉明者亦不必黑清 盖史实之明证也 若论粉清者黑明 试问 清代水师何至于败绩连连 遂割土而媾和 至家国不保耶


张洵美

回到百年前。鄱阳湖一战,朱元璋险胜陈友谅,他的心里七上八下,陈友谅那巨大的战船给了他极大的压力,要不是他先发制人,战略上险胜一筹,明朝基本就没他啥事了。

他决定,要造船,造大船。宝船应运而生。直到朱棣时,郑和七下西洋,扬我国威,途中还有海盗看到如此巨大的航空母舰,想要抢夺,被干掉,其他地区直接被吓傻,万国来朝。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明海军是最强的,欧洲加起来那几条破渔船都只能看一下。

后来倭寇作乱,海军就是干一干倭寇,万历年间和日本在海上干架,送这帮混蛋下海喂鱼。

没啥好讲的。但我们看看最弱的时候的海军。

崇祯年间,荷兰嫌弃中国不好好做生意,要教训一下中国,率船队攻击中国,双方爆发料罗湾海战,荷兰虽然当时还未独立,但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有海上马车夫的雏形。

返还中国,农民造反,满清虎视眈眈,皇帝陛下下令:干死这帮混蛋。然后........

海军就干死了荷兰人,他们很听话的每年缴纳税款,孝敬中国,咋们好好做生意,都不容易,才把这事摆平了。这是最弱的明朝海军。客官你有一个衡量标准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