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中的艺术大师,其作品随便一个就能过亿,但是却被人无比唾弃

皇帝这个词听起来尊贵至极,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抛开那些死后追谥的皇帝不谈,宋徽宗算是宋朝时期第八个皇帝。可以说,这位九五之尊是最缺乏统治才能的皇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宋徽宗赵佶的故事。

按理说赵佶根本没机会坐上龙椅,他天生对朝堂之事兴致缺缺,他爹宋神宗也不太喜欢这个儿子,觉得他就是个废物,所以,把皇位传给了他哥哥宋哲宗,赵佶被封为端王,所以,对政治不感冒的他也并没有当皇帝的念头。

帝王中的艺术大师,其作品随便一个就能过亿,但是却被人无比唾弃

可是,宋哲宗身体不好,在病逝之前并无子嗣,归西的时候又没指派继承人,所以,在其死后由谁来做皇帝成了朝廷的大问题。原本大伙都提议让郡王赵佖当皇帝,可惜,赵佖患有类似白内障的眼疾,无法胜任,便向太后推荐端王赵佶来继承皇权。

机缘巧合中,赵佶成了九五之尊。

传说这个家伙是南唐李煜转生,在赵佶出生之前,他父亲神宗曾前往李煜的画像处观摩,赵佶就这样出生了。赵佶出生的时候,长相十分秀气,文绉绉的,与南唐李煜颇为相似。虽说,转世之说纯属子虚乌有,但是,这位宋徽宗身上的确有着几分李煜的气质,喜欢诗词歌赋、山水风景等,甚至比李煜更甚。

帝王中的艺术大师,其作品随便一个就能过亿,但是却被人无比唾弃

宋徽宗有个比较时髦的爱好,那就是宋朝时期流行的“蹴鞠”,也就是现代足球的前身。他喜欢踢球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古典小说《水浒》里就曾详细的描述了这位皇帝有多喜欢踢球,若非如此,高俅也没机会一步登天了。

在做皇子王爷的时候,赵佶的生活就十分的养尊处优,深宫中的礼节丝毫无法约束他,后来,他当了皇帝更是自由自在。起初还在做端王的赵佶相中了自己身边的一些宫女,宠幸许久后觉得腻了便将其送人了。虽说,他有着尊贵的皇室血统,却时常溜出去逛青楼,在风月场所流连忘返。

据说,当时京城里的大部分风尘女子都跟这位端王有过风流韵事。这个家伙还常把美女悄悄的领回王府,便于长期宠幸。

帝王中的艺术大师,其作品随便一个就能过亿,但是却被人无比唾弃

当上皇帝后,热衷于享受的赵佶变本加厉的过着更为奢靡的生活,根本没工夫搭理朝政。由于皇后王氏的模样普通,他十分不待见这位正牌妻子,反而时常溜进深宫调戏其他宫女。后来的郑、王两大贵妃便是宫女出身,由于姿色出众被宋徽宗选为贵妃。

后来,他的发妻王皇后病死了,郑贵妃一步登天成了皇后。

虽说,皇帝的后宫中的漂亮女人最多,但是,长时间的赏玩下宋徽宗也觉得厌烦了,失去新鲜感的赵佶便装出宫,继续流连风月场所。徽宗最喜欢的就是京城最漂亮的妓女李师师,为了跟这位绝色佳人见面,他派人专门挖了一条从后宫直通妓院的地道,还特设了一个部门叫行幸局,来专门安排他跟李师师的幽会。

帝王中的艺术大师,其作品随便一个就能过亿,但是却被人无比唾弃

偶然间宋徽宗得知李师师最喜欢的词人是朝中官员周邦彦,大为光火,当即,将周邦彦停职撵回家中。

在史籍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宋徽宗每七天必定会临幸一个处女,在他被金国人抓走的时候,金国人在他的后宫中俘虏了美女六千余人。”虽说,这个数字并不怎么精准,但是,足矣证明宋徽宗是个不检点的皇帝,根本没有帝王的自制力。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爱踢球、爱美女的宋徽宗并不是个土鳖,反而在艺术上颇有造诣。

他独创了一种十分潇洒的笔法,叫做瘦金体,时至今日后人只能临摹其形,却并未得其神。

帝王中的艺术大师,其作品随便一个就能过亿,但是却被人无比唾弃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文字部分便出自徽宗之手,后来,他的一张《千字文》仿品都拍出一亿多元的卖价。宋徽宗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后世书法界中的名家。除了书法外,宋徽宗的画卖价也不低,随意一幅徽宗的画作便可轻松拍出千万高价,除却其中文物因素,宋徽宗本身高超的笔法同样可贵。

并且,宋徽宗对中国茶事的最大贡献是撰写了中国茶书经典之一的《大观茶论》,为历代茶人所引用。关于该书书名,此书绪言中说:“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说:“至大观初今上亲制《茶论》二十篇”。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中有著录:“《圣宋茶论》一卷,右徽宗御制”。

他的诗词也十分精妙,著名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便出自这位皇帝之口。在被金国人俘虏的日子里,这位皇帝受尽折磨,却不忘时而做上几句诗来讨好金国人。艺术界常把“诗书画印”俱全的名家称为“大家”,这个规矩就是从宋徽宗那流传下来的,可以说,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家、收藏家、鉴赏家。

帝王中的艺术大师,其作品随便一个就能过亿,但是却被人无比唾弃

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家伙,书画双绝,偏偏不适合当皇帝。宋徽宗在艺术界的地位是值得承认的,并不能被他昏庸的统治掩盖。被金人囚禁了九年的宋徽宗,最终,在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四月甲子日,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享年54岁,之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洛阳附近)。

『脱脱等《宋史》卷十九至二十二:本纪第十九至本纪二十二、《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