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派的緣起

釋家佛學百科

中觀派

印度大乘佛教主要派別之一。

中觀理論最早的闡述者和奠基人是公元2-3世紀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作為一個學派,則出現於公元6世紀的大乘佛教末期。

理論基礎中觀派發揮了大乘初期《大般若經》中空的思想。

所謂八不,即不生不滅(從實體方面看)、不常不斷(從運動方面看)、不一不異(從空間方面看)、不來不去(從時間方面看。

他還提出了兩種真理說(二諦)。認為在最高真理(真諦)空之外,還應承認相對真理(俗諦),對修持佛法的人應該說真諦,說空性真理,對覆蓋無明(無知)的凡夫,應該說俗諦,即承認世界和眾生的存在。

中觀派的緣起

中觀派還進一步認為,作為最高修持境界的涅槃和現實世界在本性上是沒有差別的,它們之間所以有差別,主要是由於人們無明的結果,如果消滅了無明,也就達到了涅槃。

派別分立與理論發展公元6世紀佛護作《中論注》,清辯作《波若燈論釋》,與當時流行的另一種思潮唯識論開展了“空有之爭”後,佛護和清辯雖然都標榜弘揚龍樹、提婆的中觀,但他們對空性的認識和論證方法各自不同。因之中觀派分成應成派(歸謬論證派)和自續派(獨立論證派)兩派。應成派的佛護繼承龍樹、提婆破而不立的傳統,認為龍樹的空“是遮非表”。所謂“是遮”,指從各個方面指摘論敵所說的矛盾性,證明其不成立,從而否定一切實有自性。

公元七八世紀後,隨著密教的傳播,大乘的兩個學派開始融合,形成中觀瑜伽行派。寂護是這個學派的創建者,著有《攝真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