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中肯的評價更重要!

對於一些家長來說,孩子是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於是,不知不覺中就會對他們報以太高的期待,希望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夠給自己增加顏面;可是,當孩子的表現讓自己不滿意時,一些家長就會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態,表現出太強的控制慾,甚至對孩子的評價有失偏頗。

帶著失望的情緒,這些家長直接忽略孩子身上的優點,而是用尖酸刻薄的語言,給孩子一個徹徹底底的差評,給孩子貼上不成器的標籤,讓孩子無力反駁,最終產生自己一無是處的想法,從而在生活和學習中失去熱情和信心。

家庭教育: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中肯的評價更重要!

家庭教育

曾經遇到這樣一個場景,一位爸爸,因為兒子在學校調皮搗蛋,他感覺自己出了醜,於是在家長會之後,就開始數落兒子,說:“讓你一定要聽話,在學校好好學習,不要跟壞學生在一起玩,你怎麼就聽不進去呢?害得我每次在家長會上都會出醜!”

而孩子聽了爸爸說的話,似乎很委屈,他嘟著小嘴,剛想反駁:“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孩子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爸爸打斷了,只聽他嘆氣的說道:“我怎麼就攤上你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在家懶惰,在學校調皮,身上沒有一處優點!回家後看我收拾你!”

孩子本來還想繼續反駁幾句,直接被爸爸的態度壓了下去,低著頭默不作聲,心裡一定不好受。

家庭教育: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中肯的評價更重要!

家庭教育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爸爸不在少數,他們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能夠好好學習,能夠為自己的臉上增光;可是,當他們心情不好時,根本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是隨意把這種壞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雖然是言者無心,但是孩子卻聽者有意,不知不覺中就在心裡留下陰影。

在語言刻薄的家長面前,不得法的家庭教育,時常會放大孩子的缺點,卻不給孩子辯解的機會;殊不知,在這種控制之下,在許多差評之下,正在逐漸剝奪孩子的信心,讓他們的處境越來越糟糕。

所以說,在家庭教育中,要謹慎給孩子貼上固定的標籤,尤其是一些壞標籤、差評價,都不要輕易使用在孩子身上;更不能從家長個人的情感出發,認為孩子是一個怎樣的人,而是應該綜合多種因素,從孩子心理發展的角度上,給孩子做出中肯的評價。

生活中的我們,難免會有判斷失誤的時候,面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那種只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卻忽略他們身上的優點,從而做出差評的家庭教育方式,顯然是不可取的;家長的一時情緒發洩,很有可能會造成孩子一生的遺憾,讓他們成為一個怯懦、逃避,缺乏自信心的人。

家庭教育: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中肯的評價更重要!

家庭教育

從教育的角度上來看,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而且缺乏足夠的主動意識;無論生活給予他們增添什麼顏色,他們都會被動的接受,所以,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被抹上黑色或者其他讓人不適的顏色,而家長的作用,絕對不是落井下石,給他們以抨擊,而是在這個時候,給孩子做出恰當的評價,並且引導他們改掉缺點,在壞習慣中吸取教訓,從而往好的方向去發展和努力。

在孩子發展的過程中,父母是家庭教育中的師長,他們的評價時常是孩子成長的風向標;自己如何評價孩子,那麼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就會種下相應的種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孩子發展的推手。

父母對孩子評價是否得當,方法是否合理,無不用言傳身教的方式,給孩子啟迪和暗示;那麼,怎麼避免在家庭教育中,給孩子做出錯誤的評價,而是能夠給出中肯的意見,督促孩子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呢?

家庭教育: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中肯的評價更重要!

家庭教育

1、孩子的成長,伴隨著家長的自我修行

雖然說,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體現出來,但是許多家長卻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更習慣從個人主觀意識出發,用自己對教育的理解,來對孩子的成長進行指引;有時候,即使自身陷入死衚衕,都未曾察覺到。

其實,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把自己的認知強加給孩子,而是給孩子足夠的主動性,培養出他們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讓其在探索的過程中,學會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對學習,甚至是將來的生活;只有這樣,孩子才有超越父母的可能,而不是被父母的認知所侷限,從而難以達到更高的境界。

當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裡,家長也需要不斷自我提升,把引導孩子的成長,當成自己的一種修行;學習孩子心理發展的知識,用科學的方法引導他們的成長,最終對孩子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家庭教育: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中肯的評價更重要!

家庭教育

2、把孩子的犯錯,看作成長的契機

有句古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在大人的世界中,也會屢屢出現犯錯的情況,更何況一個對世界懵懂未知,尚處於探索階段的孩童呢!所以說,孩子犯錯是難免的,關鍵如何引導他們,正確的面對錯誤。

作為人父人母,都有出錯的可能,所以當孩子做錯了事,千萬不能一棍子打死,糊里糊塗的給孩子做出差評;有心的父母,會藉助孩子犯錯,當成教育孩子的機會,讓他們在教訓中吸取經驗,在苦難中增強認知,從而改掉壞習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當孩子犯錯時,正是需要被關愛的時候;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也會產生害怕和恐懼,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父母給予足夠的安慰,讓他們內心的創傷得以撫平的機會。所以,這個時候,家長應該給予孩子的,不是猛潑冷水,而是用愛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做錯事的可怕後果,從而遠離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家庭教育: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中肯的評價更重要!

家庭教育

3、站在客觀的角度上,給孩子最中肯的引導

雖然說,孩子的主觀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但是對於父母的評價,他們內心還是會有感觸的;比如說,家長偏頗的評價,會讓孩子產生反感,時而久之,會與父母產生疏遠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辯解的心情,失去改正的想法。

而客觀、中肯的評價,卻能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會虛心的表示接受,畢竟,家長作為孩子的重要他人,對孩子具備一定的威懾作用。

作為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事無鉅細,都不能隨意給孩子貼上壞標籤;而是應該站在孩子心理和生理發展的角度上,給他們做出公允的評價,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讓孩子少犯錯,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提升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