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肩痛的厲害,小小艾條解輕鬆!

頸肩痛是經筋病的一種,又稱傷筋病證,主要是在經筋分佈之處的筋肉攣急、掣引、痺通、轉筋、強直、弛緩、體節不用等症。

頸肩痛的厲害,小小艾條解輕鬆!

《諸病源候論》雲: “由體虛,腠理開,風邪在於筋故也。邪客機關,則使筋攣;邪客足太陽之絡,令人肩背拘急也。”可見風邪、內虛為主要致病因素,同時邪氣作用的部位在於經脈。

《靈樞·本藏》雲: “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也。”風寒邪氣客於經脈,則致脈絡血凝氣滯無法濡養筋骨、舒利關節。

灸法可借艾灸之火使氣血運行通暢,正氣得復,邪氣得去。

《神灸經論》曰: “灸者,溫暖經絡、宣通氣血,使逆者得順,滯者得行。”

艾灸取穴

1、風池穴

頸肩痛的厲害,小小艾條解輕鬆!

在頸後區,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

風性輕揚,易襲陽位。在外感風寒時,選用風池可以溫經散寒,祛風通絡。風池是經絡氣血凝滯之所在,循經灸之,血行氣順,經脈自然通利順暢。

2、陽陵泉

頸肩痛的厲害,小小艾條解輕鬆!

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陽陵泉是八會穴之筋會,為治一身筋病之要穴,《針灸集成》雲:“筋會陽陵泉筋病治此”,此穴的用法在《針灸甲乙經》有記載:“陽陵泉者……刺入六分,留十呼,灸三壯。”可見,不論針刺或是艾灸,皆可發揮此穴舒筋、壯筋的作用。

3、阿是穴

頸肩痛的厲害,小小艾條解輕鬆!

是指在病痛局部或與病痛有關的壓痛點(敏感點)作為腧穴。在頸肩部選取壓痛最明顯的地方作為阿是穴,取其“以痛為腧”之意。

艾灸方法:點燃艾條,以溫和灸法循經脈走形自下而上依次施術於各個阿是穴和風池穴,以穴位感受到溫熱而不灼痛為度,每穴5分鐘;然後艾灸雙側陽陵泉,每穴15分鐘,艾灸同時緩慢活動頸部。每日1次。

經驗分享:也可以在阿是穴和風池穴、天宗穴、肩井穴拔罐5~10分鐘後再施以艾灸10分鐘至局部皮膚髮熱,繼而再用拇、食、中指用力按揉、拿捏上述穴位,待各穴區出現酸脹得氣感時,再向深部做環形按揉 5~10分鐘,並囑患者活動頸部,若疼痛未緩解,再按、拿阿是穴、風池、肩井穴,手法由輕至稍重,使頸部氣血通暢,肌肉放鬆,則症狀可解除。每次按揉 20~30分鐘。上述綜合措施,效果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