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2000年,将星巴克从偏安一隅的小型连锁咖啡馆带上世界咖啡舞台的霍华德·舒尔茨离任。继任者,曾在不同时期担任星巴克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奥林·史密斯深得舒尔茨信任,但五年后,当唐纳德接过最高权杖的以后,舒尔茨与其经营理念的矛盾渐渐显露。2008年,过分追求门店扩张和短期业绩叠加金融危机的侵袭,星巴克出现了严重的同店增速和利润下滑。舒尔茨不再甘于“垂帘听政”的身份,二度登基,掌舵星巴克。

舒尔茨与唐纳德经营理念的争执,在一封泄露的致唐纳德备忘录中可见一斑,那就是唐纳德治下的星巴克“体验越来越商品化”。这和舒尔茨致力要打造的“第三空间”品牌理念背道而驰。星巴克在舒尔茨第一次卸任期间,将品牌扩展到咖啡之外的领域,包括卖CD、销售DVD机,而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当时星巴克所供应的早餐三明治,他们散发出的气味完全掩盖了咖啡的味道,舒尔茨多次尝试将三明治从菜单中删除,都未能如愿,直到他重掌帅印,才找到解决方案。

星巴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第三空间:星巴克的商业信仰

“我发现了意大利咖啡吧的仪式感和浪漫风情。它们是如此普及,如此美好生动。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又有着共通之处:顾客之间的熟识和相知,他们彼此非常了解……在米兰的露天广场,我并未预见到星巴克会有今天的成功,但我感受到了那种难以言表的浪漫情怀和社区情结的召唤。”

霍华德·舒尔茨2011年出版的自传体书籍《一路向前》中的描述,算是“第三空间”的一个注脚。“第三空间”——一个介乎于家庭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场合。在这里,人们可以与朋友(或者店员)联络感情、与伙伴会谈、抑或独自工作学习,它是忙碌生活中的放松时刻、是逛街过程中的休息场所。星巴克门店,要做社区精神、人际交流的载体和延伸。

利用优质的咖啡产品、高档的门店装修,结合柔和的灯光、咖啡的香气营造出门店的浪漫氛围,星巴克门店形象为产品附加上了高档、精致的标签。第三空间的定位率先在美国本土取得了成功,切入中国市场后,同样无往不利。相较于西方国家,中国餐饮行业的店面普遍更小,更拥挤,而伴随着西式文化的入侵,对隐私的注重和个性化需求的提升,让星巴克迅速收获了一批拥趸。对于中国受众而言,咖啡并不是一种能够迅速接受的饮品,但星巴克第三空间所带来的全新的消费体验,却充满诱惑力。

2008年,舒尔茨重回星巴克领导岗位之后,让星巴克重回“第三空间”的改革开始进行,为恢复极致消费体验,星巴克进行了包括减少及改良三明治、降低味道对门店氛围的破坏,以及砍去大量书架、CD 等非主营业务。这次改革让星巴克重回增长轨道,截止去年舒尔茨第二次离任,星巴克全球店面已经增长至23000家,这比他第一次回归时,翻了一倍有余。

事实证明,“第三空间”的定位,是星巴克安身立命的根基。

但隐忧也就此埋下。

星巴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无限战争: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常态

2008年,当“垂帘听政”的舒尔茨与唐纳德就经营理念不同发生冲突,酝酿重回铁王座的时候,乔布斯在6月份“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一部全球为之震撼的iPhone。这款产品被命名为iPhone3G。这是一款革命性的探路产品,两年后,它的继任者,iPhone4,将掀起移动互联的滔天巨浪,给全球商业生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星巴克不是没有注意到商业生态的变化,只不过像所有大型企业一样——巨象的转身总是更难,而且充满变数。星巴克在尽最大的努力贴近移动互联网时代,从店面Wi-Fi 系统、App、公司网站到社交网络账号,星巴克很早就开始使用这些数字化手段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相关的调整,然而,具体到更细——比如上面所说的外卖市场,星巴克却迟迟按兵不动。

来自NPD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咖啡消费大国的咖啡外卖率都达到或接近40%,而中国这一比例则为10%。考虑到中国更低的物流成本和外卖文化,出现这样的局面,行业龙头在外卖市场的无所作为难辞其咎。星巴克虽然在不同场合表示要上线外卖业务,但却迟迟没有实际行动。对外口径中,星巴克表示:外卖会影响咖啡口味,降低消费者体验。事实真的如此吗?

外卖咖啡对星巴克真正的威胁是致命性的,那就是对“第三空间”概念的挑战。当用户不需要在星巴克精心布置的空间饮用咖啡之时,那星巴克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由此产生的溢价将缺乏理论根基,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将使星巴克的品牌形象沦为肯德基、麦当劳之流的快餐产品。或许,这一切在某些地方已经发生。

星巴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八面埋伏——星巴克何去何从?

马太效应,是所有连锁类品牌都会享受到的待遇,优质资源的倾斜让头部企业受益,强者恒强的规律大多数时候畅通无阻。但当市场中出现鲶鱼的时候,这种局面又会出现波动。

在中国市场,星巴克从来不缺乏挑战者,连咖啡、喜茶等也都曾被拿来对标星巴克。但像瑞幸咖啡这样闪电出击,且充满攻击性的并不常见。星巴克的开店策略是在顶级地段密集开店,直到毫无空间让竞争者介入。如从上海淮海中路“东方美莎”,到“中环广场”短短一公里内就开了4 家店,北京国贸商圈一公里范围内也有10 家。这种战略,旨威慑同业竞争者。过去,也一直有效。然而,来自投行高盛的数据显示,在北京地区,瑞幸咖啡55%的门店开在星巴克直线距离500米之内——“当面锣、对面鼓”,不怕货比货的强势在这个新晋咖啡品牌上展露无疑,而其背后倚靠的,除了当前极具竞争力的补贴价格,还有星巴克不具备的多元化场景消费和社交网络营销体系。近期,瑞幸咖啡更是起诉星巴克涉嫌垄断,而且所指的两方面也颇值得玩味,一是与物业签订排他协议,禁止同业进驻;二是逼迫供应商站队,不得向瑞幸供货。

这等于是在告诉公众两点:星巴克能提供的场景,我们也能提供;星巴克能提供的品质,我们也能提供。

除了瑞幸咖啡这样的挑战者,近年来精品咖啡的崛起也在打击着星巴克赖以维持的高端形象。《财富》杂志在形容这场由小咖啡供应商发起的“第三波浪潮”时写道:这是一场排斥星巴克,拥抱更广泛食品类别的运动,推崇纯洁、真实性等理念,以及“了解你的农户”哲学。这些“小鱼小虾”正在像昔日的星巴克那样,推动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更加高档化。

星巴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在凡尔登战役中通过“完全防御”的军事战略击败了德国,从这场战役中得来的“炽盛火力结合坚强防御”的经验在日后的战斗中被屡屡实践,法国从中得出“炮兵开路、步兵占领的进攻新方式”。一战结束后,法国开始对边境工程设防问题进行研究,1928到1940年期间,法国划拨每年军费的一半,总计投入50亿法郎,在法德边境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堡垒——马奇诺防线。

结果,德国机械化部队绕过马奇诺防线,偷袭阿登高地,号称拥有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三个月沦陷。回头来看,对旧有经验的过度依赖和新型战争方式的忽视,是法国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