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最早載於《神農本草經》,相傳是仙家上品之藥,久服可以延年不老。
“庶幾可以固形養氣,延年而卻老者,因為之賦以道之。”,這句話出自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轍所寫的《服茯苓賦並引》,大概意思是常吃茯苓,人的身體可以保持年輕健康狀態,壽命也可以增加,所以要專門寫文章來頌揚它。
蘇轍之所以對茯苓這麼推崇,是來自他自身的養生經驗。據說他年輕時候身體不好,經常生病,“夏則脾不勝食,秋則肺不勝寒。治肺則病脾,治脾則病肺。平居服藥,殆不復能愈。”。吃藥一直搞不定,後來還是一個道士教會他服氣養生的方法,練了一年,好了,於是就對道家的養生之說特別感興趣。修煉成仙呢,要煉服金丹,他自知難以做到,於是退而求其次,服用草本之藥滋補養生,追求延年長壽。於是他就開始研究和尋找草本,特別是那些本身就長壽,“歲月不能敗”的草本之藥。就這樣,蘇轍在道家古籍中找到了茯苓,書中說:茯苓千歲,雖非金玉,亦久矣。意思說,茯苓自己都能生長千年,已經活的足夠長久了。蘇轍服用了茯苓一段時間,果然感覺效果不錯,“庶幾可以固形養氣,延年而卻老者”,真的是常吃可以延年長壽。
蘇轍確實比較長壽,但是不是茯苓起的作用,也不盡然,他本身就注意養生,長壽自是意料之中。但是,茯苓自古以來,是一味非常好的食藥材,已經得到了歷代醫家和養生家的證實。
《神農本草經》記載:茯苓,味甘平。主治胸脅逆氣,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乾,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本草綱目》記載,弘景曰︰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俗用甚多,仙方服食亦為至要。雲其通神而致靈,和魂而煉魄,利竅而益肌,濃腸而開心,調營而理衛,上品仙藥也。善能斷谷不飢。
《中國藥典》【2015】記載:茯苓,味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功用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在民間,茯苓作為一道滋補食藥材,更是深受百姓喜愛。茯苓有很多種滋補食用的方法,可以煎藥、煲粥、煮湯、泡茶等,還可以做零食。
煎藥:
茯苓一般選擇煎服,常用量為10-15g。常配伍其他中藥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的作用。
煲粥:
茯苓粥的做法是,將白茯苓 500克磨細粉,每次用白茯苓粉 15克,同粳米 50克煮粥食。《直指方》中記載:“白茯苓粥,治心虛、夢洩、白濁”。《本草綱目》載曰:“茯苓粥清上實下。”
煮湯:
泡茶:
比如做個茯苓陳皮薑汁茶,取茯苓25g,陳皮5g,水煎,飲服時,加入薑汁10滴左右有健脾和胃之功效。
茯苓餅:
關注【老李講中藥】,一起學習中醫藥知識,分享健康養生經驗。
閱讀更多 老李講中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