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肯定想不到,有一天,他开创的大明王朝会让阉人一手遮天。事实上,朱元璋对于宦官专权的危害性特别清楚,所以,开国之初,他就在内宫立下了铁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朱元璋希望以此警示自己的子孙们。
那么,这块铁牌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呢?答案肯定会让朱元璋很忧伤:几乎未起任何作用——因为大明江山仅仅传到朱棣这一辈的时候,铁牌上的训诫就被打破了,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拾。
明朝之所以能够出现权阉,与东厂的存在是分不开的。而东厂的创建者,正是朱棣。
当然,朱棣创建东厂,有他自己的苦衷。众所周知,朱棣的皇位是抢来的,而且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这让天下的读书人所不齿。大臣们也是读书人,而且是读书读得最好的读书人,当然对于朱棣不会心悦诚服。
朱棣深知这一点。为了随时掌握这些大臣们的言行举止,他便创建了东厂。而主持东厂的,正是太监。因为和有节操的大臣相比,无底线的太监更让朱棣放心。
掌握了东厂这个利器后,太监便不但可以干预政事,甚至可以通过掌握一些大臣的生死,而掌控了政事。明朝的宦官专权,就是从此而来的。
提起明朝的权阉,大家肯定会想到魏忠贤。其实,魏忠贤只是明朝的最后一代权阉。在他之前,还有刘瑾。而在刘瑾之前,还有王振。
明英宗时期的权阉王振,算是明朝权阉们的老祖宗。朱元璋在内宫所立的那块铁牌,就是王振给摘掉的。
王振原本是个读书人,可他的科考之路不顺。考中秀才后,就再也无法更进一步了。科考不中,对人的打击是巨大的。中国历史上的很多造反者,根源正是科考不顺——比如唐朝的黄巢,清朝的洪秀全,都是因为科考不中,恼羞成怒,从而走上了造反之路。
王振没有这么大的气性。科考遇阻后,他当了一段时间的私塾先生,教小孩子识字。但这个活计仅供谋生,并没有多大出息。对于这种生活,满腹经纶的王振感觉很压抑。他要的是登科及第,做天子门生,并不是哄孩子。
刚开始,他忍着。一忍,再忍,继续忍,一直忍。但什么是忍?心头插刀也。
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再忍下去,他感觉自己就要疯了。恰好,宫廷贴出了招收太监的告示。王振一想,这倒未必不是条路。于是,他把牙一咬,拿把刀,自己把自己给阉了。
进宫后,王振很快显示出有文化的优势。别的太监,只能陪着皇子们瞎玩,爬树、抓鸟、和尿泥,档次很低。可王振就不同了,同样是陪着皇子抓鸟,他能适时地教给皇子几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亲,咱们刚刚抓的鸟就是黄鹂……
寓教于乐,不愧当过教书先生。
靠着这手绝技,王振被派到了太子朱祁镇宫中,专门负责陪太子读书、玩耍。后来,朱祁镇当了皇帝,是为明英宗。作为和朱祁镇从小一起玩大的小伙伴和老师傅,他的地位自然是很高的。
王振的第一桶金,就是这么捞到的。
正是因为这个地位,所以,当瓦剌军侵犯大明时,王振只要一句话,就让朱祁镇御驾亲征了。
遗憾的是,不仅朱祁镇不懂军事,王振也不懂。于是,就发生了震惊大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当了瓦剌军的俘虏,而王振也在乱军中被愤怒的大明将领给打死了。
要不是于谦审时度势,赶紧立了个新皇帝,阻挡住了瓦剌军对于北京城的进攻,否则,大明朝可能在那时就亡国了。
閱讀更多 趣談祕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