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迴應“大數據殺熟”:不存在此情況

面對“大數據殺熟”的疑雲,攜程於5月27日午間時分在官方微博上發文予以澄清。

在這篇文章中,攜程表示,經過內部調查後,並沒有發現對使用同一賬號,不同手機預訂同酒店同房型進行差別定價,“網友看到的價差可能由於日期、支付方式、是否含早、取消政策、不同供應商等原因導致的不同”。

“大數據殺熟”是價格歧視的一種形式,具體而言,企業會根據用戶的消費數據,來對旗下的產品進行不同的定價;在“大數據殺熟”這個場景中,面對同一件商品,老顧客看到的價格可能就會比新顧客要貴上不少。

今年3月,有關滴滴、攜程等企業出現涉嫌“大數據殺熟”情況的新聞開始發酵。不少用戶在社交媒體上稱,自己和朋友在攜程上預訂酒店房間時,經常會看到預訂房型一樣的前提下,價格不一的情況。

這種現象已經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大數據殺熟”其中一種情況是同一平臺針對不同的消費者制定了不同的價格;這種方式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公平誠實信用原則,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還涉嫌價格欺詐。

4月,滴滴出行總裁柳青已經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聲,對滴滴涉嫌的“大數據殺熟”問題進行了回應。她表示,預估價不是最終支付的車費,而是參考價,方便用戶做決策,它和實際支付價是兩回事;實際的車費會根據具體路況來決定。

而此次,針對同樣的疑問,攜程也進行了相關的澄清。

上述文章提到:“攜程平臺上,同一會員等級,同一產品,在同一時間上價格是一致的。您所看到的差異,有的是因為用戶領用或購買優惠券造成,有的本身就不是同一種產品。”另外,攜程還會根據用戶的偏好來推薦具體的房型,比如用戶是否會加入早餐,都會對房價出現影響。

攜程在回應中特別表示,攜程會員可以通過自己等級對應的“金牌會員權益”、“白金會員權益”、“鑽石會員權益”的標籤,找到可享受會員折扣和權益的產品,“這並非區別對待用戶,而是攜程為了回饋老用戶的一種方式。”

攜程表示,下次如果用戶再遇到類似問題,可以通過App內的“反饋問題”入口進行投訴;攜程會有專人收集產品問題,反饋到業務部門並作出改進。

最後,攜程總結稱,出現“大數據殺熟”風波的原因在於,從用戶的角度看,攜程的App過於複雜;下一步會優化產品設計和頁面展示,給用戶儘量好的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