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被騙了!劉備根本沒有三顧茅廬,而是諸葛亮主動找上劉備!

說起三國演義之中的蜀漢陣營,就不得不提丞相諸葛亮。當年劉備寄居漢室宗親劉表的荊州處,得知隆中隱居著一個“得之可安天下”的當世奇才,於是不惜三顧茅廬,最終求得諸葛亮出山協助自己。此後劉備彷彿開了掛一般,先佔荊南四郡,再得益州,最終拿下漢中,與曹操,孫權一起三分天下。

世人都被騙了!劉備根本沒有三顧茅廬,而是諸葛亮主動找上劉備!

而在這當中,當年在隆中求得諸葛亮一事最為關鍵。那諸葛亮隱居並在此耕種的隆中究竟在哪裡呢?由於事發當時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加上關於這方面描述與記載的史料十分有限,對諸葛亮的生平很難給出一個完全合理的推斷,因此隆中一地的地理位置到底在哪,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說起來,關於諸葛亮當年隱居之地隆中最早的記載,要數東晉時期《漢晉春秋》之中的記載,書中稱諸葛亮的家在南陽的鄧縣,此地位於襄陽城西大約二十里,稱之為隆中。要知道《漢晉春秋》的作者習鑿齒距諸葛亮去世百餘年,並不算遠,加上習鑿齒本人就是襄陽人,對於當地的環境,地理位置,名稱等定然十分熟悉,再加上習鑿齒寫《漢晉春秋》這本書的背後並沒有太多深不可測的意圖與利益趨勢,因此習鑿齒在書中的記錄應該是靠譜的。正因如此,後來裴松之註解陳壽的《三國志》時,對習鑿齒的說法給予了肯定,因此在書中引用了《漢晉春秋》的描述。

世人都被騙了!劉備根本沒有三顧茅廬,而是諸葛亮主動找上劉備!

後來裴松之引《魏略》註解《三國志》時,曾寫過,當年劉備在樊城屯兵,這個時候曹操已經基本統一北方。諸葛亮深知此時的荊州必定要承受曹操的進攻,而荊州牧劉表性子緩慢,對軍事一時並不通曉,不會因此做出防範,於是諸葛亮朝北前行,找到劉備。當時劉備並不認識諸葛亮,再加上諸葛亮年少,因此並沒有特別重視他。

世人都被騙了!劉備根本沒有三顧茅廬,而是諸葛亮主動找上劉備!

要知道《魏略》是曹魏郎中魚豢私撰的史書,就年代而言,比之《漢晉春秋》更接近當時東漢末年天下三分之時。在這裡的記錄就更有意思了,當年劉備並沒有“三顧茅廬“,反而是諸葛亮向北方前行,前來見的劉備。而劉備與諸葛亮的相遇我們暫且不提,僅從當時諸葛亮找劉備的行走路線來進行分析。當時的樊城在襄陽的北方,與襄陽有一水之隔,而諸葛亮從南方而來,因此諸葛亮住的隆中,定然是在樊城的南方。而且《漢晉春秋》之中,諸葛亮在南陽(也就是宛城)居住並且耕種,而宛城實際上在樊城的北方,那當時諸葛亮應該是向南去找劉備才對。

世人都被騙了!劉備根本沒有三顧茅廬,而是諸葛亮主動找上劉備!

荊州最早設有九郡,後來逐步併為七均,東漢末年,又演變為八郡,分別為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長沙郡、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與章陵郡。當時素有州郡治所代指州郡的說法,如江陵乃南郡郡治,因此在一些史料之中,常常一江陵替換南郡,同理,南陽與宛城也絕對不能一概而論。

當初劉表控制的僅僅只是南陽南部的一片區域,而當年諸葛亮跟著諸葛玄投靠劉表,因此只能在劉表的勢力範圍之內。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不可能到宛城隱居。況且諸葛亮後來娶的妻子黃氏乃襄陽的名門望族,黃氏的舅舅就是荊州的蔡瑁,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就更不可能住在荊州劉表勢力範圍之外的宛城了。

世人都被騙了!劉備根本沒有三顧茅廬,而是諸葛亮主動找上劉備!

諸葛亮隱居耕種於南陽,主要是在《出師表》中的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然而南陽顯然不能與宛城一概而論。而從上面的分析之中,最終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明確的答案,那就是在《漢晉春秋》中記載的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鄧縣,就是後世稱的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