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咬人怎么办?

最近,我们收到了不少家长的急切“求助”:

“孩子爱打人,揍他也不管用!”

“宝宝总咬别的小朋友,整天给人家长道歉!”

“孩子在幼儿园里抢玩具,差点把积木扔到别人眼睛上”…

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不少人眼中,“暴力行为”是坏孩子的标签之一。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为什么会出现暴力行为?

孩子打人咬人怎么办?

1成长期自然表现

幼儿处在动作发展敏感期,手部动作有了相当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试探性的行为,包括扔东西、抓人等,但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并不是刻意捣乱。

孩子打人咬人怎么办?

2沟通能力跟不上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弱,当他无法用准确的话语表达内心时会很着急,于是就采取最直接的方式——肢体动作来代替说话。

3需求得不到满足

孩子小,没有清晰的物权意识,心里尚未有“你的”、“我的”的概念,看到喜爱的东西便想归为己有,得不到就用“武力”解决问题。

4获取更多关注

3~6岁儿童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了得到更多关注,有时会做出一些不恰当行为。而且不恰当程度越大,关注也越多,这样很容易“恶性循环”。

孩子打人咬人怎么办?

5无意识的模仿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电视剧、动画片里的情节,父母、伙伴的言行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因为缺少分辨是非的能力,其中一些暴力、辱骂的片段也过早植入了脑海。

这样引导更有效

孩子打人咬人怎么办?

1不纵容孩子的不文明行为

不论何种原因孩子出现了不文明行为,家长首先要坚决制止,严肃地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好的,立刻停下来”。

如果孩子情绪激动,不听劝导,家长可先带孩子去一个安静的空间让TA单独呆一会,待孩子冷静后说明暴力行为不合理,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TA:“妈妈爱你,妈妈希望你是个好孩子”。

注意孩子独处的空间里不要放一些尖锐物品,以免弄伤孩子。

2教给孩子沟通技巧

教给孩子正确的与人沟通方式,用语言代替肢体解决问题,能减少不少矛盾。

比如当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同意,或者交换玩具玩;

当孩子心情低落的时候,要及时说出来,而不是乱发脾气。

另外,绘本《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小脚不是用来踢人的》等《我是好孩子》系列绘本对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交往能力是非常有用的。

孩子打人咬人怎么办?

3榜样示范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

《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真正的教育是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最好的示范。

家长不可忽视自己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正确的行为示范帮孩子养成良好品行。

尤其是情绪的克制。家长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大吼大叫、摔打东西、动手打人,否则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4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一旦孩子觉得自己被忽略,则有可能产生比较极端的行为获得爸爸妈妈的关注。

如何避免这个问题呢?非常简单,只要多陪陪孩子就好了。

希望各位家长合理安排时间,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他们一起玩,做运动,讲故事;孩子有了进步,及时表扬;孩子遇到困难,多多鼓励。

这样不仅能营造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更有有益于培养健康开朗的性格。

孩子打人咬人怎么办?

5适当的惩罚措施

夸美纽斯说: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了要使日后不去再犯。惩罚孩子,家长不妨试试下面的小妙招:

限制某种权利(如少看一集动画片,不准吃零食)

没收喜欢的东西(如玩具)

罚站(时间不宜太长,罚站地点不要太明显,谁都能看见)

-结语-

没有天生的坏孩子。

一旦孩子出现了不文明行为,家长不要一味地训斥,站在孩子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心理,加之正确的引导,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乖巧懂事的。

对于孩子的“暴力行为”,你还有哪些好的解决办法呢?欢迎给我们留言,与大家分享你的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