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肝硬化,做了核磁说脾脏上长了东西,CT却看不到?

肝炎门诊,听到叫号后,一位中年男子拿着检查结果,神色慌张、步履匆匆的走了进来,“大夫,您看,这是我腹部MR增强检查的结果,上面说脾脏有很多什么小体,以前检查从来没发现过啊,您看严重不严重?”大夫接过报告单,又拿出了片子,看了后说:“别紧张,这是你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它主要由纤维组织、 含铁血黄素及钙盐组成,可能以前就有,因为你以前检查一直做的是CT检查,对这些不敏感,只有钙盐沉积到一定程度、密度够高才能显现出来;而MR检查对它比较敏感,所以就发现了。”

有了肝硬化,做了核磁说脾脏上长了东西,CT却看不到?

上面提到的脾脏里面的“什么小体”,它的全名是Gamna-Gandy小体,即Gamna-Gandy body (GGB) ,GGB最先由Marini所报道描述,随后分别由法国医生Gandy及意大利医生Gamna报道,最后以两人人名联合命名。

GGB又称铁质沉着结节,常见于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脾内,约10%的门静脉高压患者脾脏出现GGB。门静脉高压引起脾静脉性充血,充血性脾肿大导致脾网织内皮系统增生,血液通过时间的延长致使细胞崩解加速,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破坏后的含铁血黄素,铁质沉着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GGB,并可伴钙盐沉着。因此,GGB包含纤维组织、 含铁血黄素及钙盐沉着,是长期门静脉高压形态学上的证据。有研究发现GGB的数目与门脉直径及脾脏大小呈正相关。

有了肝硬化,做了核磁说脾脏上长了东西,CT却看不到?

GGB影像表现:超声-脾内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分布均匀,无声影,并伴有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的声像图表现。 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多发点状高密度影,这种高密度反映了结节内的钙化,当病灶内钙盐沉积到一定水平时即可在CT上显现出来。 MRI- GGB所含的含铁血黄素在所有序列均呈低信号,尤其是梯度回波序列及近年来出现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对其显示尤为敏感,其中SWI为首选,GGB的检出率高、检出数目多。静脉注射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有助于GGB的显示,但GGB本身并不强化,GGB的直径范围约为2~10mm之间。

有了肝硬化,做了核磁说脾脏上长了东西,CT却看不到?

(左图为T1WI,右图为T1压脂增强静脉期图象,GGB显示数目更多,更明显;同时可见肝硬化)

文献报道GGB 还可罕见于脾以外的器官及疾病,如心房黏液瘤、肾细胞癌、卵巢、肝脏、胸腺瘤、甲状腺腺瘤和腹膜后淋巴结,其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相仿。

参考文献:

1.Gamna-Gandy 小体的影像表现,2012,临床放射性杂志.

2.Gamna-Gandy Bodies of the Spleen Detected with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Maybe a New Potential Non-Invasive Marker of Esophageal Varices. PLoS ONE,20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