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一碗水端平?

如今,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常常出現因父母沒把一碗水端平而發生糾紛的情況。而我們那時兄弟姐妹一大幫,父母又該怎麼端平這碗水呢?

我的母親養育了七個孩子(三兒、四女)。她不重男輕女,對每個孩子都一視同仁。這對於她那個年代的人來說,實屬不易。因為孩子多,所以家裡很窮。日常生活用需品不能讓每個孩子都得到滿足,只能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怎樣把一碗水端平?

在穿衣方哥哥和姐姐優先。母親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能打扮十七八,不打扮屎疙瘩”。孩子大了要上學,而且大孩子知道漂亮,也講衛生。冬天來了,七個孩子就需要七條棉褲。不怕大家笑話,因為太窮,每年春季沒有單褲穿,母親先把棉褲拆成夾褲。等天氣熱了,再把夾褲變成單褲。純棉布料不結實,一條褲子這麼不間斷地穿上一年也早就打了補丁。等來年冬季,再扯塊布料做棉褲表,而這有補丁的舊褲就變成了裡子。所以,年年縫棉褲,年年冬天沒有棉褲穿。可是沒有錢一次把所有布料都買齊,只能逐個解決。母親縫棉褲的次序是:出村上學的、在本村上學的、不上學的。大家看,這是不是一碗水端平了呢?

怎樣把一碗水端平?

吃飯無論大小都一樣,沒有特殊照顧,水果和零食平均分配。記憶中,母親分水果可有意思了。可能有的朋友會說:“為什麼要分啊,合在一起吃不行嗎?”嘿嘿,這個嘛,是母親的注意。這麼多孩子,性格各不相同:有的老實,有的調皮,還有的會耍小心眼兒,我就屬於最後這種人。母親說,不能讓老實孩子吃虧。於是,只要有了好吃的都要分。

怎樣把一碗水端平?

現在想起來覺得真可笑!母親為了分得均勻,總是把大的、小的換來換去,直到覺得搭配均勻才說一聲:“拿吧!”我們便一擁而上......其實,有心眼兒的孩子早就在端詳哪一份“多”了。等大家都拿完了,母親會替不在家的孩子保管他(她)那一份,這樣,就不會發生不必要的糾紛了。

怎樣把一碗水端平?

母親的這碗水端得很平,一點都不歪。就像她所說:“十個手指頭,咬咬哪個都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