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初期都有哪些症狀?

手機用戶3752426157

糖尿病根據疾病的分類和年齡的不同,初期症狀存在差異。比較典型的常見症狀就是“三多一少”,尿多、喝水多、吃得多,老是口渴和飢餓,可是體重減輕了,特別是一直肥胖的病人,無緣無故突然短時間內變瘦了,食量反而增加,就一定要查查血糖是不是升高了。

1型糖尿病起病較急,患者一般比較消瘦,常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為初發表現,可出現口渴、多尿、乏力,很多病人通常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狀而就診,不測血糖的話很容易誤診為“急性腸胃炎”;另外,“酮症酸中毒”的病人口裡呼出的氣體有“爛蘋果味”,嚴重時可出現休克、昏迷。

比較特別的是兒童糖尿病,尤其是嬰兒的多尿和多飲不易被發現,低齡兒童因為夜尿增多可發生遺尿。


藥事健康

一般而言,糖尿病在初期並非沒有症狀,當出現以下這些症狀時,就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初期症狀,如:

一、出現眼睛容易疲勞,視力急劇下降。當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勞,而且看不清東西,站起來時眼前發黑、眼皮下垂、視界變窄以及看東西模糊不清時,就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

二、出現餐後低血糖。糖尿病早期由於胰島素分泌過程緩慢,當達到胰島素分泌達高峰時,餐後血糖高峰已過,因此可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如果在兩餐中間的時間,經常發生頭暈、心慌等低血糖症狀時,需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三、出現飢餓和多食。糖尿病患者因體內的糖份作為尿糖排洩出去,吸收不到足夠的熱量維持身體的基本需求,會常常感到異常的飢餓,食量大增,但依舊飢餓如故。

四、出現皮膚瘙癢症狀。當身體的皮膚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瘙癢,特別是老年人,除考慮老年性皮膚瘙癢外,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需及時檢查血糖。

五、出現手腳麻痺、發抖。如果有頑固性手腳麻痺、手腳發抖、手指活動不靈及陣痛感、劇烈的神經炎性腳痛,還有自律神經障礙等症狀,這些都屬於常見的糖尿病早期症狀。

六、出現腹瀉的症狀。每日腹瀉次數2~10次不等,常於餐後、夜間或清晨排便,大便不成形或是脂肪瀉,表現為頑固或間歇性的腹瀉時,有可能是與糖尿病有關。 

七、出現不明原因的感染。這種感染可以發生在皮膚、口腔、泌尿系統、肺部等部位,其特點就是感染反覆發生,纏綿難愈,也要考慮檢查血糖及尿糖情況。

八、出現性功能障礙。特別是中年肥胖的性功能障礙者,可考慮糖尿病的可能,需及時檢查血糖情況。

九、女性患有糖尿病患者,會出現月經不調,出現多次自然流產,死胎或新生兒過胖。


家庭醫生在線

糖尿病儼然已經成為現在一種高發的疾病,而且這種病一般對於中老年人以及一些肥胖的人來說是非常容易患上的。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已達1.13億,佔世界糖尿病患者的五分之一。

不少人一直以“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來判斷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其實90%的糖尿病患者早期並不會發生這些症狀,所以不少糖尿病患者並不知曉自己患了糖尿病,直至糖尿病發展到晚期才後悔莫及。其實,糖尿病並非沒有“苗頭”,人們平時多加留意身體的變化,發現糖尿病的早期徵兆,還是可以及時“揪出”糖尿病。

糖尿病的徵兆指早期可能會發生的症狀,但並不是說有類似症狀就是患上糖尿病。但一旦出現以下徵兆,需要儘早去查血糖,儘早診斷糖尿病。

1.時常口渴

“口渴,瘋了似的口渴,一晚上要喝一升左右的水,也導致睡眠不好。“這是一個糖尿病患者憶起糖尿病初期徵兆時最深的記憶。口渴是糖尿病最先出現的症狀。過去不喜歡飲水的人,猛然變得常感到口渴,並且夜裡發生口渴。有時渴得無法忍受。同時,喝水量比平時明顯增多,喝下去還覺得喉嚨發乾,總想喝水。這時就要懷疑是不是糖尿病了。血糖升高→尿糖出現→尿量增多→失水→血漿滲透壓升高→口渴→多飲。糖尿病越嚴重,多飲、多尿症狀就越明顯。

2.消瘦

短期內迅速消瘦,特別是原來肥胖的人在短期內出現體重明顯下降,同時自覺疲勞無力、身體沉重、腰痠背疼。未發現其他疾病,飲食未減,甚至吃的越來越多,但卻變得消瘦,體重下降,這是糖尿病的特異表現。糖尿病患者由於血液中的糖利用不足,導致能量的供應來自脂肪和蛋白質。時間長了,脂肪就會消耗過多,導致偏瘦。

3.皮膚髮癢

糖尿病患者因皮膚內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皮膚髮癢,或因皮膚長期處於慢性脫水狀態,出汗減少,皮膚過度乾燥而瘙癢。身上發癢,或反覆發生化膿性皮膚感染。雙手、雙足麻木,感覺遲鈍,感覺異常。反覆發作的皮膚癤腫或潰瘍,經久不愈。

4.視力下降

無明顯原因出現視物模糊、雙目乾澀、視力下降。

5.心慌

餐後數小時或餐前常有不明原因的心慌、乏力、多汗、顫抖或明顯飢餓感等症狀。

6.口腔疾病,齒槽溢膿

如牙周炎、口腔潰瘍日久不愈。齒槽溢膿是這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現象,也是糖尿病的一個重要信號。糖尿病患者機體對細菌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口腔頜面部組織及口腔內的牙齦和牙周組織易發生感染,可引起齒槽溢膿

7.消化道異常

沒有明顯原因的上腹悶脹、大便幹稀不調、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消化道症狀。

8.尿道異常

9.陽痿

男子出現陽痿,少數人初起時可能會出現勃起更有力,但不久即發展為陽痿。據統計,男性糖尿病患者併發陽痿的高達50%,特別是中年、肥胖的人有陽痿者,更值得高度懷疑。


百科名醫

糖尿病是一組有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

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以前稱為胰島素依賴型、青少年或兒童期發病型糖尿病,其特徵是缺乏胰島素分泌能力,需要每天注射胰島素。

2型糖尿病以前稱為非胰島素依賴或成人發病型糖尿病,是由於人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造成的。絕大多數糖尿病病例是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體重過重和缺乏身體活動導致的。2型糖尿病的症狀可能和1型糖尿病相似,但往往症狀不明顯,可能在發病多年之後才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這時候可能已經出現併發症。

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患1型或2型糖尿病,但1型糖尿病通常在兒童期或青春期出現,2型糖尿病則在40歲以上的人中更常見。

妊娠期糖尿病是高血糖症,指妊娠期間發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血糖值高於正常水平但低於糖尿病的診斷值。不包括孕前已診斷或已患糖尿病的患者(後者稱為糖尿病合併妊娠)。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婦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間出現併發症的危險增大。她們以及她們的孩子日後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大。妊娠期糖尿病通常都是通過產前篩查而不是報告症狀後被診斷出來的。

糖尿病的症狀取決於血糖升高多少,有些人(特別是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患者)最初可能沒有症狀,而1型糖尿病的症狀往往是突然出現的而且會更嚴重。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一些體徵和症狀是:口渴、尿頻、極度飢餓、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疲勞、易怒、視力模糊、癒合緩慢的瘡、頻繁感染(比如牙齦或皮膚感染和陰道感染)。


朱劍笛

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胰島素相對或者絕對缺乏,伴有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久病可引起多系統損害,病情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急性代謝紊亂。可謂是“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

但是由於糖尿病知識的薄弱,我國的糖尿病患者有約1/3並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因此瞭解糖尿病初期症狀,是每一個居民應該掌握的知識。

1.胃口大開:在某個時間段,突然胃口大開,好像怎麼吃也吃不飽,或者是吃完飯沒多久又很快餓了,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糖尿病初期的表現。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糖代謝出現了紊亂,機體無法獲取足夠的能量,就會反射給大腦,促進攝取食物獲取能量。

2.尿液增多:葡萄糖在體內的代謝途徑有四個:氧化功能、轉化為糖原儲存在體內、轉化為其他的非糖物質如蛋白質和脂肪以及通過尿液排出體外。葡萄糖在血液中濃度過高,超過腎糖閾時,就會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導致多尿。糖尿病患者每天尿液多至三四升,容易造成體液丟失。

3.口渴不止:糖尿病患者是由於尿多所以喝水多,而不是因為喝水多才導致尿多,所以忍著不喝水來阻止尿液多是不對的。

4.體重和體力下降: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但是如果不明原因的短時間內出現體重明顯下降,並且伴有體力下降,稍微活動即感到疲乏無力,則要小心是糖尿病搗的鬼。

5.視力下降:糖尿病患者體內高血糖會影響房水系統滲透壓,從而影響視力。如果短時間內,視力莫名其妙下降,可能是高血糖所造成的。

當然,可能還會有人表現為皮膚瘙癢、肢體麻木、下肢冰涼等等,這些可能是糖尿病導致的併發症的一些初期表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規體檢和注重自我軀體感覺是及早發現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糖人健康網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消瘦,但是,在糖尿病的初期,這些症狀並不是特別明顯,甚至就不出現上述症狀,而是更多的表現為其他一些症狀:

1,容易發生低血糖:還未到下一餐的進餐時間,就感到非常飢餓,並且,會出現手抖、冒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狀。進食後好轉。食慾增強,飯量也比以前增加,吃什麼東西都覺著非常香,超乎尋常的“吃嘛嘛香”,吃飯時大有狼吞虎嚥之感。

2,感染:身體皮膚、黏膜以及各個組織、臟器容易發生感染,如皮膚表面的癤子、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的尿路感染、女性患者的會陰部感染等,並且傷口不易癒合。

3,全身乏力:這個症狀不容易被患者察覺,也沒有什麼特異性,常被患者認為是自己勞累所致。

4,視力模糊,視力下降:患者可能表述看東西看不清楚。

5,其他可能出現皮膚瘙癢等症狀。


殷殷期盼話健康

5個信號是糖尿病將至

1.口渴多飲,夜間尿多

正常情況下,腎臟的過濾作用,能使身體中的水、無機鹽和有毒物質進入腎小管,形成尿液;之後,腎臟再改變腎小管壁的通透性,提高組織的滲透壓,將鹽分和水再重吸收回體內。

當血糖升高時,體時的大量糖分儲存於原尿中,增加了原尿的滲透壓,阻礙腎臟重吸收,從而形成多尿,進而引起身體缺水,使患者出現口渴。

2.吃得多,體重卻減少

在我們眼裡,體重越輕越好。但在醫生眼裡,體重變化卻能反應你的身體狀況。

比如,很多腫瘤患者由於身體的惡病質,在一定時間內體重會有明顯下降。

所以,體重出現不明原因下降,一定要及時做檢查,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徵兆。

具體標準是: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一個月內體重下降5公斤以上。

糖尿病早期的症狀也是體重降低。因為胰島素功能不良,人體組織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大腦供能不足,引起飢餓,雖然吃得多,但組織不能完全利用能量,所以人逐漸消瘦。

3.皮膚乾燥,身體奇癢

突然出現皮膚乾燥、發癢,也有可能是糖尿病所致。

過高的血糖影響感覺神經的正常代謝,同時它也會影響周圍神經的營養供應,使患者出現皮膚瘙癢、麻木、刺痛等症狀。

另一方面,由於身體缺水,皮膚比較乾燥,也會引起皮膚瘙癢。

4.眼睛疲勞,視力減退

因此,中老年人突然出現視物不清,建議先測測血糖,千萬別盲目買老花鏡戴。

5.傷口難愈,下肢麻痺

高血糖會損害周圍神經,使患者出現下肢麻木、麻痺的狀態,觸感也不靈敏。

再加上高血糖對血管的損害,會出現傷口難以癒合,潰爛的情況。

因此,下肢多傷,難以癒合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狀之一。


39健康網

糖尿病初期都有哪些症狀?知麻糖來啦!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典型的臨床症狀被描述為“三多一少”,也就是多飲、多尿、多食和體重減輕。

那麼糖尿病初期都有哪些症狀呢?

下面就讓小糖一個一個說給大家聽。

1. 視力改變: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因為糖代謝出了問題,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血糖高,這種高血糖就會導致滲透壓等等出現變化,對眼睛也有影響,出現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等。

2. 口腔症狀: 同樣,還是因為高血糖,對血管、神經等產生不好的影響,出現鈣質流失等等情況,表現出來的就是牙齦萎縮、牙齒鬆動等等。

3. 皮膚瘙癢:高血糖直接就能引起皮膚瘙癢。

4. 肢體末端感覺異常: 因為高血糖能引起神經病變,我們的肢體的感覺都是離不開神經的“傳輸”,一旦出現病變,就會導致肢體末端感覺異常。

5. 餐前低血糖: 糖在人體裡面不能使用了,其他途徑的功能又沒跟上,在快要吃飯的時候,就顯得特別的餓,因為能量不足,感覺飢餓感不能忍受。

6. 傷口久不癒合: 糖尿病會導致全身營養的丟失,沒有營養傷口也就長不快,加上糖尿病患者抵抗力下降,傷口容易感染,那就更不容易癒合了。

8. 反覆的尿道、陰道感染:抵抗力下降,最容易導致感染的發生。常見的就是尿道、陰道等部位。

9. 骨骼改變:因為高血糖導致鈣離子流失加快,缺少鈣後,骨質疏鬆等等骨骼症狀就慢慢出現了。

顧小花 Suin Apple·蘋


知麻糖

關於糖尿病初期症狀對於大部分患者來說最為常見的還是“三多一少”症狀,“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輕。血糖升高後因為滲透性利尿,繼而因為口渴而飲水增多。患者外周組織對葡萄糖利用障礙,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質代謝障礙,患者一般會出現肌肉逐漸消瘦,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兒童生長髮育受阻。為了補償損失的糖分,維持機體活動,患者常常出現容易飢餓、同時吃的多,故而出現開頭我們所說的“三多一少”症狀。

1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數起病較快,病情較重,症狀明顯嚴重。2型糖尿病患者多數起病緩慢,病情相對較輕,肥胖患者起病後也會有體重減輕。患者可以有皮膚瘙癢,尤其是外陰瘙癢。高血糖可以使眼房水、晶體滲透壓改變而一起屈光改變導致視力模糊。對於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進食後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餐後3-5小時血漿胰島素水平不適當升高,可能引起反應性低血糖,有些患者起病也是因為反應性低血糖發病。也就是說有些患者起初最初的症狀只有反應性低血糖。

同時應該指出的是很多患者起病並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僅僅因為各種併發症或者伴發疾病而就診,化驗後發現高血糖。有些患者的症狀非常不典型,比如近期發現口渴嚴重,其實就是多飲,但是自己並沒有重視,直至出現其他伴發症狀才予以重視,實在是不應該。


張之瀛大夫

典型會三多一少,飲水增多,排尿增多,吃得多,體重減少。

胖子容易得糖。

常熬夜容易得糖。

壓力大容易得糖。

很多糖友其實都是通過酮症酸中毒昏迷住院才發現自己糖尿病的。一定要重視初期症狀,家庭自備一臺血糖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